“知识下乡”,图书界的百亿补贴真香!
图书电商化,一直带着“铜臭味”,只是百亿补贴不同于过去的价格战。
“知识改变命运”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
27年前,只有初中学历的张俊成来到北大当保安,奉公执守过程中偶遇老外无证硬闯,由于他不会英语,双方产生争执而遭到对方蔑视。深受刺激后,张俊成自学英语,并通过努力考上了北大法律系(专科),被誉为“北大保安成人高考第一人”。
受张俊成自学考试的影响,过去20多年北大保安队伍中,又有500多名保安先后进行了考学深造。而张俊成本人从北大毕业后,选择回农村老家成为一名老师,把知识进行传递。
4月23日,今年世界读书日当天,他感慨,“读书可以进化我们心灵、完善人格,增强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中科院黄国平博士论文后的《致谢》全网刷屏,真情流露了这位家庭不幸运、命运坎坷的大男孩,如何靠着坚定的读书信念,通过二十二载求学路,“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张俊成、黄国平只是8亿农村人里的冰山一角。《我不是药神》电影中,曾有过一句震耳发聩的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
但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在去年已取得全面胜利,当下正大步迈向“乡村振兴”,如果经济发展是手段,那么知识提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有着驱动作用。
4月25日,在武汉读大四的巍裙,给身边好友发了一条拼单链接,以4.9元的价格,在拼多多上买到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经典作品《夜的草》。
虽然巍裙是个工科生,但她一直热爱文学作品,课外之余,也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写小说。
出生在广西桂北偏远农村的她,对在县城读中学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10余万常住人口的城镇,只有三个像样的书店,且图书量非常有限,多是以工具书、教材辅导、考试资料为主,和当地的文具书店一样,只有搞促销时,才卖得到打8-9折的书。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读书就是占便宜,你用一杯奶茶钱买一本书,就可以和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交朋友!”
或许巍裙所在的农村,正是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对大部分年轻人而言,升学考试的知识就显得更为“务实”,所以大家在当地传统书店,很难和更多“世界上厉害的人交朋友”,更别提买书能占到便宜了。
不可否认,过去主流电商平台下沉低线城市时,给当地人增加了图书多样性选择,但在能“占便宜”的力度上,拼多多是空前的。
4月初,拼多多启动的“多多读书月”活动,百亿补贴社科、文艺、教辅等多个类目超过1000款图,并设立5000万元读书基金直补正版好书,优质图书价格最低可至每本2.5元。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不设满减、发券门槛,不用比价,直接补贴,以进一步降低阅读门槛,推动知识普惠。”
据《2020多多阅读报告》显示,去年拼多多平台来自农村地区的图书销量增长了180%;“拼书”最多的五个地方,分别为广东、山东、河南、江苏、河北;“拼书”增长最快的五个地区,分别为新疆、西藏、上海、北京、青海;四类增速最快的图书,分别为科学技术282%、学习辅导202%、小说文学170%、工具百科155%。
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第八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电商带给图书数字化的进程,正在缩小城乡“阅读鸿沟”,体现在知识层面的“信息平权”,为大家精神世界的丰富多样性,“拼”出更多可能。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
我们的老祖宗都能意识到,把读书变成一种好习惯有多难,何况当下人们手机不离手,高度碎片化时间中要坚持读书不被干扰。“多多读书月”活动在百亿补贴及启动的5000万读书基金中,从电商的角度来看,只是前端呈现。
很容易简单粗暴地被理解为“价格战”,但经过详细了解后,事实并非如此。区别于市面上电商平台的打法,在图书业务板块,拼多多在用一套“后端”系统工程,来支持配合其前端百亿补贴。
首先,拼多多持续加强优质图书的引进力度,目前已引进超过2700余家出版社、图书公司、渠道商入驻,并达成密切合作。双方通过定制、专供等多种形式,推出更多优质、平价的正版图书。
并联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正品保证保险”,覆盖海量图书商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4月5日,国家反盗版形象大使郑渊洁携“童话大王旗舰店”进驻拼多多,为更多读者带来优质少儿读物。
其次,拼多多还在加大对盗版图书的打击力度。其平台治理负责人介绍,当下率先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基于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底层重构了违规商家、商品识别、假货识别、劣品识别等模型库,对图书商品进行24小时线上巡检。
再次,营造良好的创作生态,启动“众声创作者计划”,加入该计划的作家,将由拼多多免费开通专属品牌页(明星店铺),并倾斜流量支持,在页面可通过搜索作家关键词直连个人IP品牌专区,由拼多多运营小组提供策略建议,助力优质创作者通过正版书籍销售量增长获得更多收益。
最后,通过搭建虚拟“乡村图书馆”形式,线下联合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发起“书香角”捐赠计划,首站进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当地中小学捐赠一万册教辅书籍。未来,拼多多还将继续在贵州、云南、青海等地发起“书香角”捐赠计划,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文化读物。
线上,开设“为你读书”直播间,开展公益活动邀请文化界、出版社名人,分享读书感悟,或走进中国基层的山区、乡村为学校的孩子们捐书和读书。
把全民阅读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不只是靠拼多多的力量能完成的,要持续这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更多的电商平台、出版社、作者名人、机构组织的共同努力。
26年前,亚马逊靠图书业务起家,如今已发展成市值超1.72万亿美金的全球第一大电商巨头。其2004年斥资7500万美金收购卓越网进入中国市场,而后更名亚马逊中国。
即便其实力雄厚,但到2019年7月,亚马逊中国宣布关停纸质书业务,商品分类已没有“图书”一栏,只有kindle电子书分类。
当前,图书行业在中国电商市场的渗透率已接近60%。亚马逊中国停售纸质书业务,或多或少也受到过国内电商平台的图书价格战的影响。标志性事件,来自2010年11月,当当网上市时,遭到京东开辟图书业务的价格战阻击。
自那之后,每逢促销日,几大电商平台购书“满300,减100”、“卖10本,赠3本(固定图书)”等套路,几乎成为标配。而电商平台们的主攻群体,主要针对一二线城市城市大学生、白领、中产等人群。
所以,图书行业电商化,一直以来就带着“铜臭味”,只是过去的价格战与主攻群体,与当下在拼多多百亿补贴发力的点有所不同,从下沉市场做突破口,后者更接地气。
一方面,拼多多开创的拼团模式,在“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过程中,已经渗透7.88亿活跃用户,其中70%来自农村下沉市场,群众基础好,对“知识下乡”有天然优势条件。
另一方面,在农产品、工业品及日常消费品为主流赛道的电商平台中,拼多多在2020年下半年,日均包裹量已经破亿,占全国包裹数的1/3。庞大的物流合作网络,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保障了拼多多“知识下乡”普惠群众的良好用户体验。
毋庸置疑,图书业务对已成为电商平台中,活跃用户第一的拼多多极具战略价值。虽然图书业务在拼多多上并非新开业务,但此次系统性工程的落地升级,可见拼多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及“知识下乡”的三部曲已形成。
更有趣的是,参与本次“多多读书月”的消费者身份多元,既有政府官员、文化界人士,也有北上广深的企业高管、CBD白领精英,还有来自豆瓣文青、小红书美妆达人的自发晒单。
多多读书月”负责人表示,“读书月是我们第一次对精神消费产品进行大型官方补贴,也是对知识普惠理念的一次实践。我们将持续推进,继续服务于全民阅读。”
在读书这件事上,让大家“有便宜可占”,即不是陷入过往图书价格战,对创作者、出版商、渠道商的关系,变成“零和游戏”;也不是在促销手法上,变成用户收割途径。最难的还是如何在全社会,把读书变成一种习惯,让知识真正给每个人的生活变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