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故事⑮ | 古光阁主人周希丁
夏和顺
北京琉璃厂,又称厂甸。辽代为海王村旧址,元代曾在此设官窑烧制御用琉璃瓦。清代中叶起,每逢科举会试,文人雅士常聚集于此,商贾之家亦开铺设摊,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次之,俨然京都文化中心。乾隆年间开馆修订四库全书,益显繁荣;民国以降更是充当文化古城资料室、图书馆和研究所等角色,为繁荣学术文化助益良多。数百年间,有关琉璃厂的故事多不胜数,笔者不揣浅陋,缀拾撰写成篇,以飨读者,并就正于方家。
△周希丁全形拓
周希丁是琉璃厂古光阁店主,却以全形拓和篆刻名世。全形拓以墨拓为主要手段,将青铜器等古器物立体形状复制表现在纸面上,故又称立体拓,使用宣纸和墨汁,辅以素描、剪纸等技术,在所有传拓类别中难度最高。拓前需先用白芨水刷在器物上,再用湿棉花上纸,待纸干后,以绸包棉花拓印额形式,要求拓者具备熟练的素描、绘画、裱拓、传拓等技法。
周希丁(1891—1961),本名康元,以字行,江西临川人。以西洋透视技法入传拓,故所拓器物全形立体感强,比例结构合理,用墨极为讲究,能给人以匀净苍润之感。他曾手拓故宫武英殿、宝蕴楼及陈宝琛、罗振玉、孙伯恒等诸家所藏铜器,尤其是为陈宝琛瀓秋馆所拓青铜器全形,多以六吉棉连纸淡墨精拓,后整理出版成《瀓秋馆吉金图》一书,影响尤大。
△胡叔簠拓片
1926年1月21日容庚日记:“九时由老馆往古光阁,为学校购萧山陆氏所藏彝器全形拓本,计全形七、铭辞四,价十元。”同年3月21日“代君美交洋八十二元八角与古光阁周希丁收”。君美即罗福成,罗振玉长子。容庚结识周希丁或与罗振玉父子有关,罗振玉与周希丁均为冰社社员。
据史树青、傅大卣《冰社小记》,1921年,北京一批金石文字研究者和文物爱好者发起组织冰社,取《荀子·劝学篇》“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之义,其时容庚尚未赴京。冰社设于琉璃厂路北54号,即周希丁古光阁古玩店后院,早期会员四十馀人,包括易大庵、齐宗康、周康元、罗振玉、陈宝琛、罗惇曧、马衡、梅兰芳、尚小云等。每逢周末,常有社集,社员各携所藏金石文物到会,考释文字,鉴别年代,以收切磋琢磨之效,并互赠拓本书报,互通学术消息。冰社早期雅集中,金石拓本广泛流布,为后世积累了史料,对后世古文字学研究影响极大。
1928年1月6日,容庚“在古光阁借得一部有图之《宣德鼎彝谱》,将倩人摹之”,10日,“裁纸,请人抄《宣德鼎彝谱》”。20日,他“在古光阁见一殷虚骨片,刻饕餮文,甚精,索价八元,携归细阅”,经过洗擦后细阅,骨片“甚精,三千年前雕刻乃无意得之”,不禁大喜过望。2月8日,他又为学校购商爵一于古光阁。
1929年初,商承祚从南京抵平,与容庚、周希丁等过从甚密。如2月12日,容庚“早请商、关二人及高少木、周希丁在撷英西菜馆早餐”。5月14日,容庚“与周希丁到古光阁,选拓本数十叶,以《宝蕴楼彝器图録》一部报之”。
周希丁的另一绝活是篆刻。据容庚日记,1931年2月14日,“周希丁为刻‘容庚’铜印”。1933年2月11日,他将所有铜器交铸新照相,交古光阁拓铭,又交铜器八纸与李方禹制版。此即《颂斋彝器图录》。容庚与周希丁交往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之前,1944年3月10日,“早游琉璃厂。下午访周康元、梁上椿(以《岩窟吉金图录》见贻)、柯昌泗、孙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