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狱级的高考作文题,我也下场写了一篇:太难了!

▲这是阿呆爸的第167篇原创
文 | 阿呆爸
1
关注“阿呆爸”公众号比较早的朋友都知道,去年11月,我报名了2020年的江苏高考。
为了准备考试,我还是挺认真的。还特地上闲鱼买了一套语文、政治、历史二手教材,前后看了一个星期。
在我的如意算盘里,数学全蒙,语文、英语保底,历史政治拉个分,也许能上本科线。上个星期老婆到考试院代我领了准考证,我就开始想:
万一运气再好点,考上了清华怎么办?到底要不要去上呢?毕竟我现在大学毕业都13年了,儿子都上幼儿园了啊。
这样想起来,真的是有点小兴奋,小期待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上个星期五一大早,老板就通知跟他一起到浙江出差。
这趟差事直接关系到我们下半年的绩效。本来想推脱一下,直接告诉他我要高考,但最后犹豫了一下,没有开口。
在糊口与玩票之间,糊口重要一点。
所以今天的高考,我只能“爽约”了,明年会再报,希望下一次运气好点,不要再出差了。
2
没能如愿进考场,但还是非常关心高考动态。
这篇文章我是坐在从杭州回江苏的高铁上,用手机码的。在候车室里刷到江苏的作文题,有点懵,有人说是地狱级的难度,还真有点那个味。
我来分析一下江苏的作文题,然后尝试一下,如果我今天坐在考场里了,会怎么写这篇作文。
江苏的作文题如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这段材料虽然只有一百来个字,但我的感觉是,第一眼读完,有点玄,有点绕,摸不到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认真想了,一百来个字,用3个句号分开了,可以做三个层次的理解。

第一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这是总领,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之类的意思。
第二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这段话,我看完,最先想到的是“信息茧房”四个字。这个名词这两年流行的比较多,许多人都听过。何谓信息茧房,后面我再说。
第三层“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这一层则是对上面两段的发挥,意思是在强调,你今天的所作所为,会影响你未来的样子。
3
考虑来考虑去,我觉得这个题目,只能写议论文,不太可能写记叙文。如果是我,会抓住第二个层面的“信息茧房”下手。
我会怎么写呢?现在,我就将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话,第一实际用手机写下来,它大致会是这样的:
题目:《突破“茧房”,成就更丰富的人生》。
第一部分,点题,提出论点。
在今天,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曾经,一张报纸、一部电视、三两好友的闲聊,是我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
现在呢?打开手机,今日头条、抖音、微信公众号,成千上万个APP蜂拥而至。无穷无尽的信息扑面而来。
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信息之海,我们有些人兴高采烈,因为它丰富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几乎所有的兴趣爱好,都能在网上找到你的知音,你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但是,在兴高采烈之外,是不是也有一些弊端被我们忽略了呢?我觉得一大弊端就是在海量的信息中,我们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的困境。
第二部分,正文,解释举例。
所谓信息茧房就是大意就是你在生活中,互联网上,你喜欢什么,就会习惯性地去了解什么,了解的越多,就越喜欢,最后你就像被包在蚕茧里的蚕蛹一样。
这种现象,现在非常常见。比如你上今日头条、抖音这些平台,你喜欢看足球,那么你刷了几个足球的视频之后,系统就会不停地推荐各种足球视频给你。
你以为你是自主做出的决定,其实你是在算法的计算下。
数据在分析你,数据在引导你,数据在强化你。
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如果不能警惕信息茧房,那一到走上偏锋,可能就会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狭隘,对生活的参差多态少了包容。
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其实也是第一次如此,如果只是筛选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遮蔽那些不利的真相,那长此以往就认知偏差,以为全世界都错,只有自己是对的。
第三部分,收尾,升华。
要想破除“信息茧房”,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要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关注那些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之外,要看到那些生活的边边角角。
刷手机,很娱乐,多交不同的朋友,多听听不同的故事,这样我们的人格才会更真实,丰富与立体。
4
上面就是我写的高考作文初稿了。
这是我在手机上用十来分钟快速码出来的,是一个已经七分熟的牛排。
如果换做圆珠笔,时间充裕一点,可能用词造句会精准一点,排比句例子多一点,但是大方向不会变,至多从七分熟到八分熟了。
这篇作文写得好吗?很一般。满分60分,大概也就只能拿个40分。
个角度有点难,也有点偏。我常年上网,关注过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所以才知道这个词。但是大部分语文阅卷老师,可能是不知道的。
而且它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太枯涩、教条了,没有一个特别出彩的点。为了符合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需求,有些强行说废话的感觉。
我的感触是,像高考这种事,只有自己亲自下场了才会明白个中甘苦。在有限的时间里,你要高质量的完成任务,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如果是平时写作,还可以慢慢构思,打磨。但在高考的极限状态下,考的就是熟能生巧了。
拿这道作文来说,我的生活经历、思维局限了我只会想到“信息茧房”,但是,对更年轻的高中生来说,他们思想更活跃,接触面更广,可能会思路更开阔,出奇制胜。
而他们到底会想到哪些呢?我真是不知道,只能等媒体以后披露满分卷,才能一睹风采了。
5
再聊聊其他卷子的作文题吧。
全国卷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北京卷的“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天津卷的“中国面孔”,上海卷的“转折”,都中规中矩,比较适合高中生发挥。
尤其是全国卷,谈谈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的感触,让我瞬间想到了2001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那年江苏卷的作文主题是“诚信”。南京的蒋昕捷用娴熟的古文,编纂了关羽坐骑赤兔马为诚信而死的故事。
这篇作文当年很轰动,我们老师曾当堂朗诵过。蒋昕捷也凭此被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后来毕业了又去了中国青年报工作。
刚才顺手搜索了一下蒋昕捷的近况,原来已经是阿里巴巴的高管,担任过天猫公关总监、发言人,发展的非常好。
之所以看到“齐桓公、管仲和鲍叔”就想到《赤兔之死》,是因为这个题目很“古典”,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讨论过他们。
如果有考生喜欢阅读史记、汉书、古文观止,文史涉猎广,那这道题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完全可以结合他们的生平,夹叙夹议,议论风生,展现出的知识广度与深度,足可征服阅卷老师了。
6
最后再说一说,江苏今年的这道作文题,对不太关心时事,或者没什么条件上网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吃亏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