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苏轼与密州
品读诗词——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一、写作背景
1074年秋,38岁的苏轼向朝廷申请调到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理由是想念多年没见的弟弟苏辙,可以离弟弟近一点,当时苏辙在齐州任职(今山东济南),从杭州通判调任密州,名义上职级升了,相当于副厅升了正厅,但从一线繁华都市调到了三线城市,生活环境是天壤之别。
他在《蝶恋花·密州上元》中写道:“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如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萧,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杭州的元宵节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而密州是火冷灯稀,冷清寂寥。苏轼刚到密州便遇到蝗灾、干旱,任职两年间他积极救灾安民,革除新法弊端,深受百姓爱戴。
1075年8月,他修葺城北旧台,苏辙作赋题名超然台(取《道德经》“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以后这里便成了苏轼诗文会友,超然物外的去处。
超然台全景
二、作品赏析
1076年暮春,40岁的苏轼登上超然台,远眺密州烟雨,仿佛又回江南,人到不惑之年,深感韶光易逝,一腔抱负难以施展,春雨浇春愁,春愁暗暗千家,在这浓浓的惆怅中,苏轼又如此超然豁达,“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心态是年轻的,没有因为挫折而苍老,40岁是他人生的又一个开始,何必伤春感怀,不如痛饮一杯,忘却一切烦恼。
这首词清丽婉约又不失豪放豁然,其中又带着几分怅然,是对弟弟的思念,对家乡的思念,又有对朝廷党争 的忧虑。母亲、妻子、父亲都离开了他,恩师欧阳修也在前几年去世了,最让他牵挂的就是弟弟苏辙了,然而他去赴任密州的路上依然没有见到弟弟,这样的惆怅和着春雨浓酒,怎不让人无限伤感?春未老,人却老了,杨柳自古是相思,满城春花的美更衬托出苏轼的困苦孤独。寒食即清明,追思逝去的亲人本该是伤感的,但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一改颓然的情绪,何必像李煜那样“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呢,不如煮新茶,趁着大好春光和年华,留下这人生永恒的一刻吧。
月下超然台
三、苏轼与密州
苏轼在密州时期些写下了千古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特别是后两首词集中体现了他的超然之情,可以说在密州的两年是他人生中比较安静的时期,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苏轼的豪放诗词引领北宋文坛新文风,他超然豁达、恬淡从容和宠辱不惊的伟大人格基本形成。密州成就了苏轼的超然,苏轼成就了密州的千年文脉。离开密州后,他先后任职徐州、湖州,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变法一派咬文嚼字构陷苏轼诗文奏章讽刺朝廷变法)人生陷入至暗时刻,险些因此送命。
10年之后的1085年,苏轼赴任登州(今山东烟台蓬莱)路过密州,又留下了《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诗中写道“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百姓听闻苏轼到来,扶老携幼来看望他,可见密州百姓对苏轼的感情之深。当地人民为了纪念感恩,在超然台上立了苏轼《超然台记》和苏辙《超然台赋》等石刻。
千年之后,如果你到山东诸城还可以登临超然台还可以追寻到苏轼的足迹,他的雕像依然在这片土地上高高矗立,他的诗词依然抚慰激励着后人。
诸城苏轼雕像
学生参观超然台上的苏东坡纪念馆
四、诸城名人
北宋时的密州辖潍坊、青岛、日照部分地区,州府在诸城,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国画第一”的《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宰相刘罗锅”刘墉和他的父亲刘统勋以及近代著名诗人臧克家都是诸城人。
苏轼在密州留下了宝贵文化财富和精神遗产,跨越千年追寻他的足迹,也是我这个潍坊人的骄傲。遗憾的是以前的老师只是讲书本,并不知苏轼这些诗词背后的故事,人到中年才发现原来苏轼就在身边。
2021年2月28日写于重庆渝北
苏轼《超然台记》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