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资本运作的角度上看,海尔电器的私有化对集团是一桩百利无害的交易。”
随着海尔电器(01169.HK)私有化消息的发布,复牌后受利好消息刺激该股开盘即上涨逾18%,一度冲高上涨近20%,虽之后股价回落,至收盘上涨9.38%,价格为23.9港元。看似一桩普通的私有化案例,但是站在资本运作的角度上看,对于海尔集团而言是一桩百利无害的交易。
优势1:有助于提升对海尔智家的持股比例
据悉,公司采取的私有化方式有别于大多数私有化的案例,将采取发行A股换港股的方式,从而实现对海尔电器的私有化。非常精妙的操作方式,不需要花费高额的现金,发行股票,便可将海尔电器与海尔智家融入同一个资本平台,与此同时,集团还可以提高对海尔智家的持股比例。这个判断从何而来?让我们从海尔集团对二者的持股比例说起。不难看出,海尔集团于海尔电器的持股比例显著高于海尔智家,若以发行A股置换港股对海尔电器进行私有化,其实更大比例置换的股票仍将留在海尔集团,其结果便是集团对海尔智家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虽然具体的换股方式还未最终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对港股发行的A股越多,集团对海尔智家的持股比例提升便越明显。笔者尝试做了几种可能性分析。中性假设,按照当前海尔电器与海尔智家H股及A股的折价比例进行置换,按1.1:1的A股换H股的话,海尔智家的总股本将扩至95.01亿,但是按照两边持股比例换算,私有化海尔电器之后,海尔集团对海尔智家的持股比例将从36.6%提升至43.44%,更集中的股权,或许可以为集团今后的资本运作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间。
优势2:整合家电资产,减少关联交易
长期以来,海尔集团将两块家电资产分布在两个市场,海尔智家主要负责冰箱、空调及海外家电;海尔电器则主要负责国内洗衣机、热水器以及国内渠道。然两者之间均存在不少的内部结算,不同的上市平台又对应着不同的股东利益,若将两块资产纳入一个平台,不仅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精简,提升效率,亦可理顺股东之间的利益。整合之后的海尔智家不仅从收入规模上将超越美的与格力,而且降低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获得海尔电器资产完全支配权的海尔智家在增厚资产实力的同时,亦获得了对海尔电器150亿账上现金的支配权力,换个角度看这次资本运作,虽是左口袋换右口袋的交易,但是综合来看,公司即保住了两个上市的交易平台,又有效的盘活了资产使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对业绩稀释的探讨
换股发行对大股东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对海尔智家及海尔电器其他的原股东会有什么影响呢?以每股净利润(EPS)做参考,众所周知,股价=EPS*PE(估值倍数),PE的变化是市场偏好的反应,每股净利润反应的则是每个股东持股所对应的利润。参考前文对换股比例的几种可能性探讨,以中性假设1.1股海尔智家换1股海尔电器,合并后的海尔智家EPS为1.43,相较于原A股EPS的1.52而言,是摊薄了,而相对于H股1.35的EPS而言则为增厚。可见发行A股换H股,此举对于海尔电信的股东显得更为有利,只有当A股股价相较于H股溢价10%的情况下,那么对A股的原股东所摊薄的利益才不受影响。海尔电器私有化的最终方案虽未落地,但是从当前设计的大致方向来看,换股私有化锁定的是两个市场的价格,公司不必耗费额外的现金,市场在合理的股价波动范围内,海尔集团将获得更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