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结构化思维,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效到高效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比较简单,很容易解决,有的问题关系紧密,错综复杂,让我们不知从何下手,难以解决。这时我们就要用到结构化思维。
一、一些让人慌乱的场景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场景,让我们感觉十分困惑。
我们想做一桌饭,就需要先考虑清楚,要做哪几道菜,需要准备什么食材,哪些配料,采用什么烹饪方式,是蒸、炒、煮,还是炖、熬、炸,是清蒸、红烧,还是白灼、乱炖,这些问题必须先想清楚,理出头绪,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我们想出去旅行,首先得选准目的地,明确几个人,决定去几天,去哪些景点,走什么路线,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在什么地方落脚,住什么旅店,甚至吃什么小吃等,都要提前想清楚。这样才不会遇事慌张,手足无措。
至于那种说走就走的旅行,走走停停,走到哪里算哪里,除非时间允许,精力充沛,经费充裕,否则无法实现。
我们开展一项工作,经常会树立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然后把目标进行分解,把任务进行细化,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个班组、每个人。
我们常常把工作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干什么,由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都要提前想清楚,然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这样才能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开展,落到实处。
而所有这些,其实我们都用到了结构化思维,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到而已。
二、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
当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够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开展,最终取得高的绩效。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的典型表现。
结构化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清晰、稳定、有序的思考结构,使我们的知识体系实现从零散化到系统化,从无序到有序,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
思维决定行动,思维决定发展,思维不同会导致结果不同。
拥有结构化思维,能够使我们做起事来准备充分,条理清楚,有条不紊,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成长、生活丰富、职场晋升等发挥巨大的作用,还能有效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办事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使我们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构化思维的步骤
结构化思维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即分析目标(确定目标)——资源分析——制定计划。
以装修房子为例,装修房子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结构化思维来完成的系统工程。
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分析目标。有了房子,我们首先要确定装修的风格,是中式的、还是欧式的;是简单装,还是豪华装。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准备把这个房子装修成什么样子,实现哪些功能,满足哪些要求。然后经过实测,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门设计,拿出具体的装修方案。
第二步是资源分析。根据装修方案,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分析,明确需要准备哪些材料,需要多少人,花多少预算,多长时间完成装修任务。
第三步是制定计划。根据装修时间进度,明确什么时间买哪些材料,材料的大概进场时间、开工时间、中间验收时间、最终验收时间、装修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等等。
通过以上步骤,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心中有数,规范有序。
通过结构化思维,整理思路,梳理问题,把问题层层分解、区分轻重、抓住重点,使我们有条不紊地应对任何问题,不管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有没有经验。
结构化思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当目标明确时,可以用结构化思维厘清思路,分解问题。当目标不明确时,可以以假设为前提,用结构化思维进行提问,分解事实,从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结构为王,提高搭建架构的能力,决定了我们的格局,也决定了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应用结构化思维,能够使各种问题变得简单有序,易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