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到的圆满
不请自来的偏见。
要说这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没有偏见是不可能的。阿宁曾认为自己待人毫无偏见,自认是菩萨心肠,从不看人下菜碟,相处就是和那个实实在在的人相处,别的该抛开的就都抛开。
可现在阿宁明白了,上面的话依旧有道理,但是偏见和这话不是一码事,若是你混在了一起,那可能是证明时光还没找上你。
阿宁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一句话形容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阿宁从小到大没为了钱发过愁,她物欲不大,消费观也明确。看到合适的东西,价格和质量品牌合适,需求合适,便毫不犹豫的下手,从不买不合适的东西,买则一定将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
她家庭和睦,父母是自由恋爱结合,日常吵架拌嘴,又日常联手起来管教阿宁。从小到大,阿宁过得顺遂平安,该栽进的坑进去过,该肆意的笑展露过,知人生酸甜苦辣,也心肠滚烫,为人坦荡。
小学到高中,周围相熟的还是家长圈子里孩子,阿宁和这些孩子都差不多,能接受的差不多,不能接受的也差不多。后来上了大学,与家的距离立马拉长,与那边的圈子里的也远了,话题中心和观察的中心也变了方向。
阿宁大学里的斜对床叫小七,生活能力很强,自律爱干净。这品质很吸引阿宁,阿宁认为这人拥有这些品质就是有了很大的发光点,一些不那么出彩的地方也理所当然的应该被遮盖掉,这是合情合理的。可后来阿宁发现,这些品质没有那么强大,从小耳提命面听到的,和这实际经历的又是不同的。
穿衣的牌子,适合现在年龄的,熟悉的就那几个,哪个价位高些,哪个价位低些,大致心里都有个谱,这谱在阿宁心里清楚明白,在小七心里却是根本不存在。阿宁被这样的情形震惊到了,那些一个眼神就可以明白的,不用说就心知肚明,不需要可能也不知道怎样用言语表明的标准,变得突出鲜明起来,阿宁心里有道线,可显然小七没在线内。后来,阿宁才知道,这划分的一道道线就是偏见。
自从有了这个概念,阿宁开始变得不自在,有些话得斟酌半天,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好似在重新洗牌。
这边,阿宁在分析着新的相处关系,那边,站在小七的角度,她对阿宁就没有偏见吗?她常说的那些话语,在小七这里变成了这个那个,有了偏见的润色,似乎怎样向歪里想都不为过。两人的观念似乎在翻天覆地的洗牌,曾经自然的笑容话语,如今琢磨起来,都好像有了新的标准。
环境变了,很多固有的氛围改变了,没了那些外壳,这个情况是在逼你回到最初的最初,你需要考虑,你经常的习惯,真正的意图是什么,真正想表达的自己的东西是什么。有了这些,你才会观察到偏见的本质。为何说都会有偏见,因为它融进了我们的身体,是实在的,属于抛不开的那些东西里。但这并不代表,不能好好相处。
完工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