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一出一入,如果把握不好,是要出问题的。

祸从口出,这个人人都懂。

有一种“祸”是普遍性的,即正常人与人之间,有的人不会说话,明明内心没那个意思,但因表达不好,往往就惹来对方不快,严重的还会产生隙嫌乃至仇怨。

我们这一生的大部分麻烦,都是由于不好好说话造成的。

也有一种“祸”是特殊性的,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文字狱”,就是祸从口出的一种特殊表现。现今,有各种红线、底线、高压线,多少人因追求说话自由而失去人身自由,这也是祸从口出的一种特殊表现。

而病从口入呢?!

人的毛病,有先天性的,也有不少是后天吃出来的。在吃上,讲究的是平衡,饿得要死、胀得发晕都不是好事。

在那个缺吃的年代,人没有营养下肚,多少人饿的面黄肌瘦,病病恹恹,就去吃草,吃树皮,吃观音土,一吃就吃出病来了,把命吃掉的也大有人在。

随着大气候的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好吃的东西太多了,不怕没得吃,就怕你吃不下去。多少人吃的营养过剩转换成脂肪堆积。街上随处可见大胖小胖,就是因为他们能吃能受、不想克制才如此的。

其实过胖也是一种病,于是多少胖子开始减肥,可惜意志力不够,控制不住食欲,一时忍饿,一时猛吃,就在减肥与发胖之间反反复复,弄得的心神不宁,等于活受罪。

如果食物绿色无污染,胖就胖点,还算正常。如果吃下的是各种“激素”、各种“催化”而引起的早熟或者虚胖,那就不是好事而要小心对待了。

而现在流行吃快餐速食,喝碳酸饮料,大街小巷各种鸡、基店,各种锅、捞店,好多人年纪轻轻,家常便饭不吃,偏要吃这些重口味才过瘾。多少人瘾过了,毛病也跟着来了。

我有一个老乡,因为生意忙而应酬多,家里基本不开火仓,吃饭问题都是在外面大小饭店解决;或者方便面加辣条,或者叫外卖就可乐。有时吃饱喝足路过我门口,故意对着我拍拍鼓着的肚皮,连说:爽,爽……

一来二去,就在这夏秋换季的时节,也就是昨天,他胃病犯了,相当严重,去了医院,没想到又遇“庸医”,经受各种检查。

我这朋友才三十来岁,正是虎狼之年,却被查出其它并发症,什么脂肪肝、胆囊炎、高血脂……全出来了。于是打针、吃药、挂水,各种折腾,多受罪啊!

痛定思痛,他今天告诉我:以后再也不瞎吃东西了,还要锻炼身体,年纪轻轻的躺在病床上,那种感觉实在不好。

我们吃东西,不只是求饱,更不是求一时之过瘾,其实也在消化一种情感。

有很多在外面打拼的人,吃到一种东西时,觉得有妈妈的味道,这与那些在冬天回家的人钻到被窝里时,觉得有阳光的味道,是一个“味道”。当我们吃到这样的味道时,就会很开心、很感动,因为我们吃下去的不是单纯食物里的酸甜苦辣,我们吃到的是一份记忆里的母爱,一股乡愁。吃下有这样味道的东西,就是健康的,干净的,不容易生毛病的。

多事之秋,管住嘴,迈开腿,这大概是防止“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最没有办法的好办法了。

世间之事,点滴感悟

一孔之我见,酸甜苦辣咸

(0)

相关推荐

  • 巷子里的阳光

    安妮宝贝说:"人至中年,应该渐渐习惯和一些不会见面的人,保持某种默契的亲近的关系,有女性有男性.这使我觉得和情感尚维续着联系.他们不会轻易靠近我,我也不会.但某个时刻,我们又很亲爱,仿佛互相 ...

  • 闭关文集之念恩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022  定价 四海发尾在大马路,剪发18块,不用排队,中和墟10块,中和墟在发尾在小巷里却要排队,人满为患. 物美价廉,才是众人一惯追求!故按脚 ...

  • 清晨碎语 | 老牛破车,捉襟见肘(20210908)

    前天,晚饭后,校园溜达,看到有几个女学生在卖月饼. 过去看了看. 女孩子很热情,说是学校自己做的,安全放心. 月饼花色品种很多,五仁的.枣泥的,重油的.椒盐的,大的.小的,忍不住有些动心. 买了一包无 ...

  • 4.11内经逐句-五脏之肺与皮毛之润燥

    4.11内经逐句-五脏之肺与皮毛之润燥 http://www.ximalaya.com/1841872/sound/3240134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 ...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永远不能说出口的“六句话”!

      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人生在世,话越多,祸患也就越多,能少说就少说.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创下十年连跳十级的官场奇迹. 官场如战场,曾国藩官场上的成功大多归功于他"戒多言 ...

  •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 是什么意思

    疾病是由于饮食不慎引起的,灾祸是因为语言不妥招来的.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释义:指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用法 ...

  •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永远不能说出口的“六句话”!

    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人生在世,话越多,祸患也就越多,能少说就少说.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创下十年连跳十级的官场奇迹. 官场如战场,曾国藩官场上的成功大多归功于他"戒多言&q ...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才是养生的大道理

    有句警语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它对老年养生尤其有指导意义,因为人老后许多生理和心理变化都是从'嘴'的改变开始的.黄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张徽声 馋嘴:人到老年后由于胃肠消化液分泌减少,食量自然减少.这就 ...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的太好了)!

    来源:百家国学堂 字数:2090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人多时,管住嘴.人少时,管住心!不乱说话,便是成佛一半. 一个人命好不好,看嘴就知道.嘴好,福报绵绵:嘴损,福气自会跑掉.命若不好,最该反省的, ...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该多说的, 一句都不少: 不该说的, 一个字都不说. 问 为什么做人要寡言? 答 无用的话.没有意义的话,易伤人害己. 读诵/积萱 寡言,字面上的意思是少说话,但实际上,其真正的内涵不是少说话,也不是 ...

  •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

    [散文随笔]<涩忆苦旅>第(六十一)章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 作者:范敬贵 眼睛会说话 自由派对 - 自由派对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出自晋代傅玄< ...

  • ​大金鼠: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生肖鼠人听我一句劝:明、后两天有“事”!请保护好自己!(能躲则躲)

    生肖鼠收益也会伴随着工作中的发展而持续提升,但自身的努力也会相对性的提升,属鼠人应当适度管理自己的买东西冲动,夫妻关系愈来愈平稳,假如他们有时间,尽可能和家人呆在一起旅游. 属鼠的朋友等到了12月,家 ...

  •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四二)“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感谢"大余朗读者"简单生活)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 俗话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这两个"口"都是指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