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一出一入,如果把握不好,是要出问题的。
祸从口出,这个人人都懂。
有一种“祸”是普遍性的,即正常人与人之间,有的人不会说话,明明内心没那个意思,但因表达不好,往往就惹来对方不快,严重的还会产生隙嫌乃至仇怨。
我们这一生的大部分麻烦,都是由于不好好说话造成的。
也有一种“祸”是特殊性的,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文字狱”,就是祸从口出的一种特殊表现。现今,有各种红线、底线、高压线,多少人因追求说话自由而失去人身自由,这也是祸从口出的一种特殊表现。
而病从口入呢?!
人的毛病,有先天性的,也有不少是后天吃出来的。在吃上,讲究的是平衡,饿得要死、胀得发晕都不是好事。
在那个缺吃的年代,人没有营养下肚,多少人饿的面黄肌瘦,病病恹恹,就去吃草,吃树皮,吃观音土,一吃就吃出病来了,把命吃掉的也大有人在。
随着大气候的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好吃的东西太多了,不怕没得吃,就怕你吃不下去。多少人吃的营养过剩转换成脂肪堆积。街上随处可见大胖小胖,就是因为他们能吃能受、不想克制才如此的。
其实过胖也是一种病,于是多少胖子开始减肥,可惜意志力不够,控制不住食欲,一时忍饿,一时猛吃,就在减肥与发胖之间反反复复,弄得的心神不宁,等于活受罪。
如果食物绿色无污染,胖就胖点,还算正常。如果吃下的是各种“激素”、各种“催化”而引起的早熟或者虚胖,那就不是好事而要小心对待了。
而现在流行吃快餐速食,喝碳酸饮料,大街小巷各种鸡、基店,各种锅、捞店,好多人年纪轻轻,家常便饭不吃,偏要吃这些重口味才过瘾。多少人瘾过了,毛病也跟着来了。
我有一个老乡,因为生意忙而应酬多,家里基本不开火仓,吃饭问题都是在外面大小饭店解决;或者方便面加辣条,或者叫外卖就可乐。有时吃饱喝足路过我门口,故意对着我拍拍鼓着的肚皮,连说:爽,爽……
一来二去,就在这夏秋换季的时节,也就是昨天,他胃病犯了,相当严重,去了医院,没想到又遇“庸医”,经受各种检查。
我这朋友才三十来岁,正是虎狼之年,却被查出其它并发症,什么脂肪肝、胆囊炎、高血脂……全出来了。于是打针、吃药、挂水,各种折腾,多受罪啊!
痛定思痛,他今天告诉我:以后再也不瞎吃东西了,还要锻炼身体,年纪轻轻的躺在病床上,那种感觉实在不好。
我们吃东西,不只是求饱,更不是求一时之过瘾,其实也在消化一种情感。
有很多在外面打拼的人,吃到一种东西时,觉得有妈妈的味道,这与那些在冬天回家的人钻到被窝里时,觉得有阳光的味道,是一个“味道”。当我们吃到这样的味道时,就会很开心、很感动,因为我们吃下去的不是单纯食物里的酸甜苦辣,我们吃到的是一份记忆里的母爱,一股乡愁。吃下有这样味道的东西,就是健康的,干净的,不容易生毛病的。
多事之秋,管住嘴,迈开腿,这大概是防止“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最没有办法的好办法了。
世间之事,点滴感悟
一孔之我见,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