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锋:我的白发人生
我的白发人生
山东德州 李德锋
人体衰老的标志是什么?我说答案是白发,相信没有什么人会反驳。语言词语也验证了这点,比如白发苍苍、两鬓斑白、苍颜白发之类。这么说吧,人一旦生了白发,也就宣布已与青春绝缘。
很不幸,我未老先衰,而且属于“雪白”的那种,亮闪闪的,黑发倒成了稀缺的“国宝”。论原由,非是操心发愁,遗传使然。有那么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亲就是“少白头”,我这样也就不足为怪了,天命如此。其实,我以前是染发的,后来因家庭变故(父亲去世),一则没有心情,二来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从此,果断与黑发“断交”。
恢复本色,容颜立显苍老,看着人们异样的目光,心里颇不自在。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倒也不觉得什么。新事物的出现,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与人与己都是如此。当然,面对白发,你得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随时做好应对不公的思想准备,冷不防的打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到来。如果过多地考虑自身形象、在意他人的议论,除了自寻烦恼,怕是没有任何的意义。在这方面我倒是看得开,朋友曾劝我染发,我置之一笑:白则白矣,何须多虑?
但你不在意,并不代表他人不产生误会,来自现实的笑料不胜枚举。有次住院,和同室的病友闲聊,话题自然转到年龄上。也许有些吃不准,他率先发问:“你今年多大岁数?”我卖了个关子:“你猜”。他审视再三:“别看你这人头发全白,其实年龄并不大,也就刚退休(真实年龄五十五岁)”。我知道,这是他恭维的说法,其实是打了折的,天晓得他真实的想法是多少。我苦笑着点点头:“你猜的真对”。他愈发地兴奋:“我说吗,你还是很年轻的”。天哪,在他眼里,六十岁的面相对我来说,竟是天大的恩赐。真的无语,但争辩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只得暗自添着那颗受伤的心。
类似的误解依然继续,概因我的发色太扎眼的缘故。有天晚上和朋友在路旁闲聊,过来一老者(面相六十五岁往上,也只是猜测)问路,开口言道:“大爷,去汽车站怎么走?”担得起当他大爷,怎么也得八十多了,我有这么老吗?也许天黑他看不清楚,何况还赚了个大爷呢,我这样安慰自己。但这样的便宜我是真的不想占,毕竟对方也是老人。指点完毕,望着老者远逝的背影,我的心里一阵失落。
平时散步,我基本都是和同庚的妻子一块儿的。与我不同,她长相年轻,一反一正,看起来有十岁的差距。就因这,走在街上,总会过多吸引回头率,有时不友好的议论声也会传进耳朵,我权且装聋作哑,总不能为这和人家吵一架吧,这点肚量咱还是有的。
有这么一次,碰到一位多日不见的前同事,见到我们她哈哈大笑:“我已在后面跟了一段时间,一直猜测你们到底什么关系,看背影吧差着年龄,看样子却又那么亲密,原来是你们二位啊”。对“委屈”司空见惯的我早已平淡了心态,自我解嘲道:“我娶了个小媳妇儿啊”。嘴里说着,心里倒有一丝甜密,只要老婆不嫌弃,别人爱怎么看就随他去吧。
其实,我也曾有过属于自己的黄金时刻。想当年风华正茂,近三十岁时才长胡子,加之皮肤尚算白皙,性情童稚化,人人见了都说我长得“少相”,猜年龄时总要小那么几岁,听着心里很是受用。说实话,赞美之誉倒也并非恭维之辞,再说了,对一个毛头小子唱喜歌,犯得着吗?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以前的自豪荡然无存,白发越来越多,自信越来越少,苍老的不只岁月,更多的还有心态。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前一后,天壤之别,心理的落差自不待言。好在我的自愈能力尚强,既然头发已白,那就坦然以对、安之若素吧。
现今的我已彻底走出阴霾。记得有次雪天漫步,女儿看着我发笑:“爸爸,你的白发已和环境融为一色了”。这句话给了我颇多的感悟:天地之间,有融乃大,本色出演是最美的享受。面对现实,无须伪装,还是做一个真实的自我吧!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李德锋,一位60后,安于恬淡,爱好文学,乐于和志同道合者交流,喜欢与文字打交道。笔耕无他,唯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