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10:“运动神经元病”这一诊断为什么不能轻易给?
回答:因为可查不可治,过程很痛苦,结局很残忍!
非著名电影《小小的愿望》里,男主人公就是这个病。
渐冻人活动的发起人,了解一下。
以及首次给出ALS这一诊断的:CHARCOT:
划重点:发病年龄平均55岁,发病起平均存活3.5年.2.5年后50%患者存活,5年后20%患者存活
一、运动神经元病的定义: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类散发或遗传的致死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选择性累及脑和脊髓的上、下运动神经元,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肌肉萎缩、无力伴有锥体束征,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当呼吸肌受累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划重点:散发或遗传;上、下运动神经元;
二、运动神经元病的分类
1.肢体起病型ALS:
上肢或下肢首先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体征,此型占患者总数的70%。
2.延髓起病型ALS:
以言语不清和吞咽困难为首要表现,随后出现肢体受累症状,此型占患者总数的25%。
3.原发侧索硬化(PLS):(4年内仅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
此型较为少见,表现为40岁以后起病,4年内仅有上运动神经元受累而不出现下运动神经元受累,4年内出现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表现者诊断为以上运动神经元受累为主要表现的ALS。
4.进行性肌萎缩(PMA):(仅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
此型仅有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体征,并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
5.其他少见类型:(仅表现为一个肢体区域)
如连枷臂综合征(FAS)和连枷腿综合征(FLS),FAS和FLS均表现为症状和体征局限于肢体1个区域达12个月以上而不出现其他区域受累的体征
三、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
总结:
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才叫运动神经元病;
确诊需要三个节段;
拟诊需要2个节段;
如果仅有1个节段,但肌电图看到2个节段的问题,也可拟诊;
如果仅有1个节段/2个部位只有“上”/1个上,1个下,只能算是可能级
注意:①一旦发现阳性结果,应对家系中全部直系亲属进行验证,并结合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明确疾病的诊断;② ALS作为一种复杂的疾病,基因检测报告的解读也十分复杂。对检测报告阴性的患者,也不能完全排除遗传因素在该患者中的作用。
四、运动神经元病的鉴别诊断:
1.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atic myelopathy,CSM):
CSM一般不累及下肢及球部,且肌萎缩范围较局限,常累及三角肌、肱二头肌(C5~6)、背阔肌(C7)、小鱼际肌、骨间肌(C8~T1);
上肢出现肌肉萎缩的同时通常伴有肩部或上臂的疼痛,常伴感觉受累以及括约肌功能受损;
MRI检查可显示脊髓受压迫的程度;
神经电生理检查呈明显节段损害,相应受压部位神经根支配肌肉受累。
划重点:MRI检查
2.脊髓空洞症:
症状就不多说了;
做个颈椎MRI,空洞以颈髓多见伴或不伴Chairi畸形及枕骨大孔区其他畸形。
3.Guam-ALS-PDC:(装X用的)
在关岛和几内亚等一些岛屿多见,与环境因素相关。
临床表现以ALS、帕金森综合征、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
Guan-ALS-PDC的病理特征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原纤维缠结类似,可见tau蛋白阳性包涵体,
划重点:装X用的鉴别,该病确诊主要依靠临床和病理。
4.SBMA(肯尼迪病):
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
见于男性,女性为无症状携带者,
一般先出现肩带肌和骨盆带肌无力和萎缩,继而出现延髓受累症状;
体检可见四肢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通常无锥体束征表现。;
男性乳房女性化、糖尿病;
患者的肌酸激酶、睾酮水平常增高;
雄激素受体基因检测有助于鉴别及明确诊断。
划重点:只“下”不“上”,体征丰富
5.MMN(多灶运动神经病):
MMN是一类呈慢性进行性的局灶性LMN损害疾病。
以双上肢为主的不对称性起病的肌无力,伴有肌肉萎缩和肌束颤动;
感觉纤维及脑神经损害较为少见;
无球部和呼吸肌受累;
神经电生理检查的特征表现为多灶性运动传导阻滞,;
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滴度升高。;
MMN对环磷酰胺或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
划重点:不对称起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GM1),可治;
6.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平山病):
良性自限性;
该病好发于青年男性,隐匿起病;
出现手部肌肉和前臂肌肉(通常尺侧明显)的无力伴萎缩,多不对称起病,可由一侧发展至双侧,通常在起病数年后静止;
神经电生理的针电极肌电图检查提示C7~T1节段为主的神经源性损害,病变范围较局限;
颈髓MRI可见曲颈时下颈髓前移、前后径小、脊髓受压、局部脊髓变细并可伴信号异常。这些特点有助于平山病与ALS进行相鉴别。
划重点:青少年,局部起病,良性自限,MRI检查
7.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
一般有脊髓灰质炎的既往病史,
在临床症状部分或完全恢复并稳定多年(通常15年或更长)后,新出现急性或慢性的肌肉无力或易疲劳现象,伴或不伴全身乏力、肌萎缩、肌肉或关节疼痛;
肌电图证实LMN损害,一般无锥体束征等UMN受累表现。
症状可发生在既往受累的肌肉,也可发生在新部位的肌肉。
症状至少持续1年并除外其他引起这些非特异性症状的疾病即可诊断。
划重点:既往史
8.良性肌束震颤:
自发性肌束震颤可见于部分正常人,属于良性肌束震颤。一般不伴有明显的肌肉萎缩、无力,体检及辅助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长期随访表明,良性肌束震颤并不会增加MND发展的风险,是一种真正的良性疾病。
9、系统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力弱、反射活跃、肌束颤动、体重下降;
副肿瘤综合征可表现为消瘦乏力、肌肉萎缩、周围神经损害,亦需要与MND相鉴别;
HIV相关MND尽管少见,也可引起类ALS综合征表现,如无力、束颤、无明显感觉异常,尤其对于散发性ALS需要特别注意HIV感染可能。
五、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
谷氨酸释放抑制剂利鲁唑可减缓疾病的进展;
依达拉奉也获得了FDA的认证。
最后,请大家注意鉴别诊断的第8条(良性肌束震颤),
如果你也因为这个症状的出现曾经担心过,请反手点个分享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