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轮替对马来西亚意味着什么?
名家专栏 雄观天下
罗炜雄教授,加拿大达濠斯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美国科曼大学荣誉博士。罗炜雄是马来西亚著名事评论员,多档电视访谈节目常驻嘉宾。先后担任过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泰国博仁大学、荷兰麻城大学等多间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目前任职伟事达私董会企业总裁导师。
图片来自网络
新闻背景
2018年5月9日,马来西亚举行了第14次全国大选。这次的大选成绩上了全球的头条新闻。因为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经过了61年,第一次迎来了政党轮替。
由93岁高龄的敦马哈迪率领的希望联盟击败了由原首相纳吉所带领的国阵。5月10日晚上9:30马哈迪进入皇宫,在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见证下,宣誓成为第七任首相。马哈迪也成为全球最高龄当选的国家领导人。
图片来自网络
巫统的诞生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语言并存的国家,主要由三大民族所组成,即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翻开历史,马来西亚的政治关系可以说错综复杂。
1946年,当时的马来亚还是英殖民地,二战刚结束。英殖民政府决定重组马来亚的权利架构而成立马来亚联盟 (MalayaUnion),目的就是让各族人民享有共同权益,但没想到这个想法受到了当时马来精英的反对。因此,他们成立了一个政党---巫统,即是后来执政大马超过61年的执政党与英政府谈判。最后,英殖民政府妥协,成立了马来亚联合邦,马来种族享有马来特权。随后华人成立了马华公会,印度人成立了国大党,这三党后来组成了联盟,马来亚也随之走上了带有种族色彩的政治格局。
图片来自网络
马来西亚联邦成立
1963年,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加入马来半岛,马来西亚联邦成立。以李光耀为主的人民行动党提出 “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倡导多元种族路线。不久后,1965年新加坡被逼退出马来西亚,党名也更改为民主行动党,继续主打多元种族路线。
自从1957年马来亚独立以来,马来西亚政治一直带有明显的种族色彩。执政党在1974年扩大联盟结构,成立一个拥有14个政党的国民阵线,简称国阵。在过去13次大选,联盟以及后来的国阵基本上可以说所向披靡,没有失去过政权。这个主要是反对党始终无法组成一个可以和国阵抗衡以及可以取信于各族人民的政治联盟以对抗国阵。
图片来自网络
政党轮替的转折点
这一切在2015年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马来西亚首相纳吉爆出震惊全球的1马公司贪腐案。敦马哈迪呼吁纳吉下台谢罪,结果纳吉拒绝。敦马哈迪愤而退出巫统,另组土团党转而和公正党、民主行动党等主要反对党联手,2017年底成立希望联盟。
纳吉的贪腐形象非常不得人心,而敦马哈迪则夹着22年前首相的余威,深入到各个偏远乡村,大街小巷做政治演说,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他们鼓励人民出来投票,更换政府。结果509大选,希盟获得48%选票,华人选票更是高达95%,最终希望联盟夺得121个国席(需要112席)成功组成了新政府,完成了61年首次政党轮替的历史性使命。
希望联盟成员
政党轮替意味着什么
马来西亚这次实现政党轮替可以说意义重大。首先,它显示了马来西亚人民的成熟,可以让大马实现和平政权交替。其次,它显示了马来西亚政治人物的君子风范,败选的纳吉也和平的把政权交出。第三,它也显示马来西亚是一个法治国家,议会制度运作非常成熟,一切按照议会制度的规则完成政权交替。
最后,随着希盟的胜利和上台执政,也意味着马来西亚政治开始走向了多元种族路线,打开了新篇章。
马来西亚新任首相敦马哈迪
对华人意味着什么
这次政党轮替对于华人更是意义重大。华人虽然是马来西亚的一份子,但是在政策上一直受到以巫统为首的国阵政府不公平对待。希盟上台后已经展开一连串措施以公平对待各族人民,尤其是最近希盟的财政部长林冠英,首次以马来文,英文和华文三语发布财政部的新闻文告,虽引发各方讨论,但引起了华人的激赏。而且新内阁阵容中,共有十余位华裔部长或副部长,这也让华人可以更多的参与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中来。
自1945年以来,东南亚十个国家,除了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外,每一个国家政权轮替都不是平稳交替,都出现过军事政变导致社会动荡甚至战争。因此,马来西亚这次的政党轮替体现了马来西亚社会发展的完善和人民的高素质。加上马来西亚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等因素,能够如此和谐的实现政党轮替可谓是亚洲政治的典范。
作者:罗伟雄
整理:丝路在线
编辑:子康
请长按或扫描关注公众号“丝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