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由《盩山厔水》首刊想到的
由《盩山厔水》首刊想到的
乾州蕞娃
看着眼前这本纸质有点发黄的《盩山厔水》,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自己选择建立以推广地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到底和这本书有没有关系?
《盩山厔水》是中共周至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指导和主管下,由北京陕西同乡联谊会、西安周至乡友联谊会、陕西盛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主办,陕西省盛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盩山厔水》事业部承办的县域文化品牌杂志。2007年11月11日,盩山厔水杂志社在西安成立。2008年3月杂志创刊,以“为天下周至人沟通”为服务宗旨。双月刊,2008年6月出版了第一期。
《盩山厔水》围绕全面反映周至的山川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个核心,开启了周至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全面对外展示金周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魅力;也为周至籍乡友了解家乡、向家乡父老汇报自己的事业成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这本刊物的封面题字为程群力(时任西安市政协主席)。乡友会会长王俊仁先生(西安市政协原副主席)的刊首语《建设周至人自己的精神家园》说出了广大周至人的心声,而《盩山厔水》事业部总经理武哲的《“文化名县”下的思想之舞》则是新的社会环境下,周至人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心声。
2008年6月,因为刚刚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所以本期刊物的第一部分为“抗震救灾”,其中除了编委会的稿件外,有一篇周明先生所写的《中华血脉两岸情——血浓于水,一脉相连,大爱无疆,两岸一家》的文章。重新阅读这篇文章,我还能感受到面对巨大的自然灾难,中国人所表现出的空前地团结,足以撼动天地。是的,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制造的麻烦,我们都可以战胜。
除此之外,在第一期,还设置了“创刊篇”“终南杰士”“翰墨丹青”“盛世收藏”“周至山水”“终南山古楼观道德经论坛”“乡镇村堡”“游子乡情”“民俗风物”“编者读者”等栏目。这其中不乏一些名家大腕的文章。如阎纲的《题周至仙游寺》《遭遇算命》,任法融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薛俊武的《陕西是汉字的故乡——关于汉字起源形成的探考》,周明的《毛泽东手书<长恨歌>纪事》,卫哲夫的《圣人大禹 周至人的骄傲》,张常良的《苏东坡品评周至山水》,张长怀的《周至方言趣话》等。
当然编辑部,也组织了一批分量极重的文章,比如说,他们邀请了沈鹏、范曾、任法融、陈忠实、贾平凹、阎纲、刘文西和王蒙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周至进行了评价。因为是第一期,所以在这期杂志的后面还有一份“《盩山厔水》杂志一期读者调查问卷”,而且调查问卷是有奖励的。
这本书是2008年初夏(大概是7月8日),一位爱好书画的本家叔伯在自家院子(灵源镇西铺村)举办“迎奥运农民书画展”的时候,应邀参加活动朋友赠送的。
六伯父早年曾经干过苦力,买过菜,开过饭店,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首先是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水平,在家里修建了一圈带锅炉的小洋房,这在当时全县农村人的建房中都是比较厉害的。但是,他并不满足,老了老了,又捣鼓起文化人那一套来了,还玩起了书法。这下子让同村的人们有些不高兴了,人们纷纷嘲笑他,斗大的字不识一升,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六伯父因此而成为家族的笑柄。人们一面羡慕他的多金,一面又鄙夷他的不知天高地厚。而我作为家族里近年来为数不多喜欢舞文弄墨的文化人,也在此时进入了六伯父的眼中。后来,六伯父还是离开家乡,搬去省城西安居住。只是每次回家,都会跟我聊上两句。
六伯父也专门邀请我参加了那次活动。那次的农民书画展,展出了120位农民作者的160多幅各具特色的书画作品。在那次书画展上,有一位礼泉县的农民书画家的一幅作品,搬了几次家也不知道遗失到什么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