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下)
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下)
刘晓林
要之,“以形写神”在绝对意义上是正确的。在现实中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形可以写神,形也可以令神失去。
关于“以神写形”可能早就有人注意到或提到,而在中国艺术史上公开提到并做了详细阐释、身体力行者当推大艺术家石鲁先生。他谈到:“故我之观物,先神后形,由形而后神,神先入为主,我则沾神而穷形。”上述的提法有如哲学中的三段论:神——形——神,似乎对物象的反映上更为完备。的确,你我在对物象进行状陈时是先记取其轮廓,复注意其构成,终则传其神。这样来看似乎更加符合人之为人的特性,他物的“神”实在是你我的“第一感”而已!或激情、或温顺、或智慧、或愚瞽……难道不是吗?
不可否认,如果你我近距离观人赏物时,“神”是可以先入的!远距离观人赏物仍然如此:群山的苍茫、树木的萧疏、寺院的孤寂、都市的喧嚣……这一切在你我没有进入其中时依然可以有“第一感”出现在你我的“头颅”中。先神而后形,由形而后神。以神为主旨来决定“形”的取舍,有目的使“形”为“神”服务,如此创作出的作品自是风神别具。
不可否认,“神”在艺术家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多会存在着变化。初始的“神”在你我的灵腹中,而后的“神”因为加入了物象的“形”从而变得或“神全”或“神残”。“神全”或“神残”的结果取决于艺术创作者对艺术、人生、宇宙的感悟、把控与实际的运用能力。“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得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神就如同庐山烟雨浙江潮,前后或一样或不同,不同的可能性实在是大之又大 。
要之,“以神写形”也是可以行得通。关键看你我的感知、认识、化解是否到位!否则,再好的灵丹妙药也是枉然!
有人认为“以形写神”是造型的基础,“以神写形”是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我认为不尽如此!二者在艺术创作上都有可取之处又都不是万能。
“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都能使得形活而神出,关键在于艺术的创造者——人!你是你,我是我。作品中有了“神”是艺术创作中根本的根本,其他都可以被笼罩在“神”中。“但问罗马君到否?何必斤斤辨斧弓。”九天居士所讲,我同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