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医养生知识讲座(2)艾灸(一)

艾灸(一)

周璇

中医认为:“血为气之帅,气为血之母”。人的气血差了,不足了,就会生病。血液循环不好,人的经脉、五脏六腑等都失去营养,长期下去各个器官气血不足了,什么病都找到你了。所以任何人都要补气血,不要认为我好象没什么症状,就不管,这是不对的,到时候有症状了,就晚了。

灸法自古就有“天下第一扶阳”的美称,自古就有“针之不及,药不到,灸之”的说法。对于艾灸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下边我简单的介绍以下:

一是艾炷灸。古代的艾炷灸法多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肤上来施灸的一种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发泡灸和瘢痕灸三种。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利用其他物品将艾炷与皮肤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间接灸法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且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上更为常用。间接灸法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间接灸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等。

二是艾条灸。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穴位)进行熏灸的方法。艾条灸分为悬灸和实按灸。悬灸又可以分为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

三是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在针刺得气之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穿置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卷针灸,或在针尾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

四是温灸器灸。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施灸时,将艾绒点燃后,放入温灸筒或者温灸盒的铁网上,然后将温灸筒或者温灸盒放在施灸部位15~20分钟即可。本法适用于灸治腹部、腰部的一般常见病。

艾灸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温经散寒,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在经脉中流动,完全靠“气”的推送,因此气行血才能畅。可是,很多原因都可能影响气血的运行,例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说明寒热对气血运行有影响。气寒血涩,血液运行缓慢容易凝结而生病,对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温经散寒,保持血液运行正常。《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火调就是艾灸。因此,艾灸法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十分有效。

2、行气通络,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人体各部分都分布着经络,经络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是联接内外,调节肌体正常运行的关键。因为“六淫”的侵袭,人体局部容易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或一系列功能障碍。艾灸相应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强人体抗病的作用。

3、扶阳固脱,挽救垂危。阳气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人的寿命也跟阳气是否健旺有关。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至元气虚陷,脉微欲脱,这时就可用艾灸法救治。宋代的《针灸资生经》里说:“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可见出现呕吐、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危重病患,用大艾炷灸关元、神阙等穴可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起到最好的作用。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都可用艾灸法治疗。

4、升阳举陷,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阳气虚弱不固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崩漏、久泄久痢、滑胎等症,《灵枢·经脉》说“陷下则灸之”,因此气虚下陷,脏器下垂等症可用艾灸疗法。脾胃学说创始人李东垣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惟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艾灸不仅可以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还可治疗卫阳不固、腠理疏松等症,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

5、拔毒泄热,调节机体功能。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艾灸主要治疗寒证,不少医家都提出热证禁灸,但也有一些医家赞同热证用艾灸,如《黄帝内经》里提到用艾灸治疗痈疽,唐代《千金要方》里指出艾灸法有宣泄脏腑实热的作用,如“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等。《医学入门》阐明热证用灸的机制是“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因此,艾灸法只要使用得当,既能散寒,又能清热,对机体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6、防病保健,防病于未然。中医学一直非常重视预防疾病,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等思想,艾灸在治疗疾病之外,就有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的作用,是传统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民间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意思是艾灸足三里穴可起到健身的作用。唐代《千金要方》里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温疟毒气不能着人”,可见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里则有灸足三里预防中风的记载。艾灸可温阳补虚,常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盛壮,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人体就健康;命门是人体真火的所在,为人之根本,常灸可保阳气充足;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的所在,艾灸可使精血充足,从而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君阁寄语】饭是要吃进肠胃里,只有肠胃知道我们需要吃什么,而不是用眼睛或者鼻子吃饭。

艾君阁,关爱你我他!

(0)

相关推荐

  • 阳池

    一,穴义,穴性,位置 , 二,功效:手脚冰凉: (一)按摩阳池, (二)新经络:1.艾灸阳池,2.姜水泡脚或者艾叶水泡脚,2+1 鼠标手:合按阳池穴和大陵穴. 排浊气:推腹/揉或灸中脘+灸阳池穴+灸气 ...

  • 艾灸与养生

    大家好,最近越发明显的天气转凉了,稍有不慎,我们就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所以,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安全,且效果显著的养生方法:艾灸.艾灸,通常被简称为:灸疗,或者是灸法.也就是用点燃的艾叶制成的艾 ...

  • 【传统文化】​中医养生知识讲座(1)拔罐(一)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1)拔罐(一)  周璇 一.何为拔罐法 拔罐法古称角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 ...

  • 张至顺道长讲打坐#传统文化 #中医养生 #炁体源流 #八部金刚功 @抖音短视频

    张至顺道长讲打坐#传统文化 #中医养生 #炁体源流 #八部金刚功 @抖音短视频

  •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讲座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讲座 1.为什么食物有五性之分.五味之别? 全面膳食,五字为要.<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

  • 传统中医养生知识100条

    太极文化   2020-02-05 05:00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 ...

  • #传统文化 #传承中医文化 #中医养生 #张至顺道长 #大医精诚 @抖音短视频

    #传统文化 #传承中医文化 #中医养生 #张至顺道长 #大医精诚 @抖音短视频

  • 【中医养生系列讲座】你真的会用艾灸保健吗?

    针刺养生,是运用针具对特定穴位,施以提.插.捻.转.迎.随.补.泻等不同手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和谐营卫.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 艾灸养生又称保健灸,是用艾条或艾炷 ...

  • 中医养生知识

    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则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 ...

  • 今日立夏:传统文化与养生要点(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时节"]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 今天是立夏,我们今天讲立夏时节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养生.     农业与历 ...

  • 中医基础知识讲座——藏象学说-脾

    脾位于中焦,在隔之下.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于脾和胃的生理功能,所以<素问>说:"脾胃者,仓庶之官,五味出焉."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