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你不是恐婚,是恐关系

为什么很多爱情始于激情,终于薄情?

为什么婚姻经常成了爱情的坟墓?

为什么爱着爱着就剩了伤害?

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

······

此事古难全。

今天,到了2021年,到了80后成了主流,00后走上舞台,此事有什么不同吗?

最大的不同,可能是更多的爱不动了,爱不能了,爱不愿了。愈来愈多的人加入恐婚族、不婚族,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无奈?

可能,这至少是社会的一种调整——对“必婚”甚至“逼婚”的反向调整。人类社会发展内在有一种机制就是试错和反向调整。所谓,物极必反。这与个体的心理和人格发展也是一致的,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既是对潜意识里的原生家庭的继承也是反向调整。

从这个角度看,也许中国社会中的青年一代正在用自己的“绳命”重塑传统的爱情婚恋观。这个反向调整中,逆动的是什么呢?

电影《誓约》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大概是“没有共情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没有共情的亲密关系”?

没有共情的“爱情”只有亲密,没有关系。

没有共情的“爱情”只有自爱,没有他爱。

没有共情的“爱情”只有共生,没有独立。

没有共情的“爱情”只有索取,没有滋养。

没有共情的“爱情”只有巨婴,没有成人。

之所以现在很多人恐婚和不婚,恐怕是因为传统的婚恋关系中,真正滋养人的关系是稀缺资源。

电影《婚姻故事》

首先,人类并不会只要两个人物理地在一起,这两个人就自然而然地有了真正的“关系”。在一起,而没有“关系”是很普遍的现象。

曾经很流行一个说法:中国式的婚姻是丧偶式婚姻,中国式亲子关系的一大特点是缺位的父亲。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人在,关系不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这个文化恰恰是非常讲“关系”的一种文化。这就有一个很奇怪的反差强烈的现象:

一方面每个人都非常注意人情面子,经常要顾及别人的眼光和人情世故,落实到婚恋中经常不是两个人在过日子,而是两大家族的人都成了婚恋生活的关系人;

另一方面真正在婚恋中的两个人却经常发现彼此隔阂,难以相互理解,疏于关照彼此的心灵需求,很多人最后对对方和彼此的关系是绝望的。

这是一种没有关系的关系。

电影《婚姻故事》

其次,虽然在一起且有了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没有滋养,反而是压抑的、冲突的、破坏的、伤害的。

有的婚姻中两个人从不吵架。有句俗话说“俩人从没红过脸”。从没红过脸,有的是因为关系非常和谐、滋养,所以几乎没有大的冲突;有的则是双方都很压抑,不允许自己正面表达,不能接纳关系中真实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凡事都“忍一忍算了”。

后者可以视为隐形的冲突。它与显性的冲突一起构成了第二种关系——充满了冲突关系的关系。

2021年了,80后、90后、00后因为他们先天自带的时代优势,在他们心中,无论是没有关系的关系,还是充满了冲突的关系,很多人既不愿意隐忍,也不能承受,所以,在新的关系模式成型前,大家开始对这种没有滋养关系的婚恋家庭说“不”。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不仅潜在的婚恋人群在说“不”,存量的在婚人群也开始说“不”,据统计,过去二十多年来,离婚率节节攀升,少有下降。

2017年结婚对数是1063.10万对,离婚对数是437.40万对,“离结比”约40%。(“离结比”是一定时期内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据民政部最新的统计数据,2019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470.1万对,比上年增长5.4%。离婚率为3.4%,比上年增长0.2个千分点。

而离婚原因中,感情不和达到了99%。

当一对异性因为感情而走入婚姻以后,决定两个人是否眷恋这个婚姻的因素里,核心是“关系”。就像任何人际之间一样,决定人们好感度和黏着度的,一定是“关系”;

不一样的是,婚姻中的关系心理学称之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陪伴,而陪伴的质量取决于“共情力”和“接纳度”,即,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看到”伴侣的心灵需要,并愿意“涵容”这种需要。

什么是“共情”?

共情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人类最早的共情体验源自母婴关系:当一个人格和心理比较健康的女性成为母亲,开始哺乳小婴儿的时候,会发生一件事情,心理学上叫“共生现象”,即,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似乎妈妈与婴儿是一体的,尽管婴儿不会说话,但是母婴之间似乎是心灵相通的,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

电影《天才少女》

这其实是一种最原始也是最高程度的“共情”,不需要言语,妈妈知道婴儿的情绪和需要。

这个时候,婴儿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称之为“婴儿全能感”,即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也就是妈妈)会全然为自己服务,似乎地球真的是围绕着自己转的。

这个婴儿似乎很“爱”妈妈,但是这种爱里面,更多的是“自恋”——妈妈为自己服务。

当男女因为坠入爱河的时候,双方其实都在潜意识里多少激活了早期婴儿般的那种全能感和共生需要,即在潜意识里渴望与对方进入到共生状态,满足自己的残留的婴儿全能感。

电影《只是爱着你》

这个时候的爱侣,往往是高度自恋的。表面看是爱对方,潜意识里其实是高度自恋的,渴望借由对方而重新体验婴儿般的全能感和共生状态。

这个阶段的人,很多人爱的其实是自己爱的感觉,而不是真正的活生生的对面的那个人,那个人只是自我实现自恋的投射对象而已。

这个阶段的两个人,心理上对共情的需要远低于婚后的需要。因为:只要你允许我爱,允许我投射和寄托,我就很满足了。

所以,这个阶段的人对现实的感受力也特别弱,甚至因为人格发展水平的缘故,完全屏蔽掉现实,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了你侬我侬仿佛成了一个人——这像极了最早时候的母婴共生阶段,外界并不存在,整个世界只有仿佛融为一体的两个人。

此时,爱情的主旋律还是“自恋”锣鼓,真正的“关系”还只是远处背景的弦乐。

但是,一旦进入婚姻,开始建立新的家庭并承担责任,开始日常的一切之后,共生的幻觉无论多么的不情愿也会逐渐淡去,现实像沙漠里的沙子一样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屏蔽现实的温柔共生逐渐被骨感的现实替代,激情退潮,“关系”这才真正走上双方合演的爱情话剧的舞台!

于是,双方忽然发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对方!

最严重的情况,甚至会认为对方原来是个骗子!

日剧《最完美的离婚》

这是因为双方的“投射”开始减弱,共生开始消弭;当爱情的狂欢退潮,当神一般的理想化投射关闭电源,剩下的是赤身裸体的真实的那个人!

其实,那个人一直是那个人,只不过先前的这个人被我们自己投射成了另一个神(仙儿)一般的存在而已。

当然,这种婚前的投射、共生和自恋的程度每个人的水平是不一样的。

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水平越低,往往意味着双方的关系越“如实”,婚后的关系也越容易发展到成为成熟稳定的亲密关系。

成熟稳定的关系中,除了现实,除了浪漫,最重要的,最打动人心,令人有发自内心的幸福感的,是“共情”与“接纳”。即,我的内心情感情绪,被这个人“看到”、共鸣和允许了。

电影《誓约》

当我害怕的时候,对方没有劝我勇敢,而是默默地抱住我,因为Ta不拒绝我的害怕;

当我孤独的时候,对方没有拉我去热闹的派对,而是默默地坐在我身边陪着我,因为Ta不拒绝我的孤单;

当我沮丧的时候,对方没有灌我鸡汤,而是温暖地捧住我的手,因为Ta不拒绝我的沮丧;

当我需要一个人的时候,对方没有各种共同活动的安排,而是快乐地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因为Ta不拒绝我的独处的需要;

······

这就是“共情”与“接纳”——我的内心情感情绪,被这个人“看到”、共鸣和允许了。

所谓的长情的陪伴,就是这种陪伴。

电影《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这是人类心灵深处最核心的需要之一——来自母亲的共生共情,来自母亲的无条件接纳,来自母亲的大地般的涵容与陪伴。我们来自这种陪伴,也终生渴望始终得到这种陪伴。而好的亲密“关系”,能够提供这种陪伴。

这是一种能够滋养心灵的关系。

它令人幸福。

电影《誓约》

不幸的婚姻基本都是一样的——没有共情,不滋养;

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幸福——一样的共情,不同的风格。

作者:森   Sir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