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 | 入秋了,听村里人说“豆”

全文约2900字。

张个嘴,撂个豆

皖北地面上,“旱改水”之前,很多地方都是“一麦一豆”的种植模式。水稻越过淮河北来,大豆的面积缩小了不少。比如沿淮的颍上县,近年来,只维持在二三十万亩的样子。

大豆是油料作物。皖北人家的食用油,第一等好的,就是大豆油。曾经,皖北人吃过菜籽油,棉籽油。但感觉都没有大豆油好吃。近一二十年来,因为产量不高,比较效益不咋样,大豆的种植让位于水稻,以及别的经济作物。物以稀为贵。用“小榨子”这样传统工艺榨出来的纯豆油,价格不菲。有些人,已拿它当作送礼佳品了。

正因为大豆在皖北地方广泛种植,庄稼之中,皖北人跟大豆的关系,似乎更为亲近一些。收成好的时候,打下来的大豆,又大又圆,黄灿灿的。人都说成“金豆子”。几十年前过年,村子里有孩童的人家,都要打发孩子在正月初一,挨着门头拜年。主人家给拜年孩子的,有瓜子,花生,也一定少不了一把炒豆子。那炒豆子,略微有些裂皮,还有些咸味,张开嘴撂一颗进去,嘎嘣嚼起来,满嘴喷香。

也许,皖北人从大豆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或者灵感,创造出一些与之相关的俗语。其中头一句,我想说说“张个嘴,撂个豆”。

人与人之间,有亲疏远近之分。亲疏,取决于血缘关系。这就有至亲、近亲、远亲的区别。远近,则是人们相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两户人家、两个人的关系近,人说近乎。近乎再近一层,就是热乎。过去,皖北人说成“热的跟袄套样”。到了这一层境界,基本上就该“张个嘴,撂个豆”了。一户人家遇到了难题,比如资金困难,只要张了嘴,另一户人家一般不会说“二话”。需要多少,人家都会尽其所能满足。他们之间,“热的跟袄套样”啊。如果让张嘴的一方“掉地下”,情分上哪能过得去。

听出来了吧。“张个嘴,撂个豆”的俗语,该就是有求必应的形象说法。在这里,一方“张个嘴”,另一方“撂个豆”。双方的嘴和手,配合得如此默契。其实,憨厚实诚的颍淮人之间,“张个嘴,撂个豆”,并非必须有关系热乎的前置条件。很多小而言之的“张个嘴”,哪怕对方是陌生人,也都会“撂个豆”。比如上了年纪的人拉车上坡。他“张个嘴”,或者他不张嘴,旁边的行人一定会“撂个豆”,帮他推一把,绝无不管不顾、不闻不问的道理。

是不是可以说,“张个嘴,撂个豆”,从一个侧面诠释了颍淮人互帮互助的品行呢。一张嘴,一撂豆,就是一幅淳朴的风俗剪影。

不值一个豆

大豆作为油料作物,皖北人都视作“金豆子”。这样的比方,一方面因为大豆的金贵。大豆的价格,总超出别的粮食一大截。另一方面,也表明皖北人的日常生活中,豆子的重要。

纯豆油是上佳的食用油。这没得说。有的人专门到乡村,踅摸“小榨子”油坊榨出来的纯豆油,要啥价给啥价,眼都不带眨一下的。榨油后剩下的豆饼,喂猪能长膘,上地能增添肥力。大冬天里,炒胡萝卜片,拌些豆饼,那叫一个美味。

因此,皖北人的观念深处,哪怕“一个豆”都很金贵,舍不得浪费。大豆收获后,不论地里还是场上,多见蹲着一粒一粒拣拾豆子的老人或孩子。于大豆来说,所谓颗粒归仓,才最为真实。而在他们日常说话中,尤其是评价一个人的人品时,总会有意无意地,顺口就拿“一个豆”作比。说某个人“不值一个豆”,那他在为人处世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德性,就已经低下到了极端,再也“拿不上手”,无可救药了。

啥样人才算是“不值一个豆”?耍赖皮的人。他前头讲话,后头摆手。转过脸来,说过的话就不记得了。“我说了吗?”“啥时候说的?”一脸的茫然状。跟他当面对质,都不管用。借债不还,装作忘了;你不好意思提,他永远没有提出来的意思。托他办事,哪怕紧要事,他也总是把事情“放到慢水里”。起初问他,他还能记起来;久了,跟他提,他会挠头,或者拍脑袋:“有这回事吗?”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人家耍赖皮,皖北人就说他“不值一个豆”。

还有的人,人来人往的处事中,不顾情面,不讲情分,甚至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做起事来,只讲自己,不管别人;只讲小家,不顾大局。人家有了难处,他不帮衬不说,连句宽心的话都没有。漠然视之,视而不见。这样的人,跟外人来这一套,倒还情有可原。他跟至亲、同族的老老少少,也这样。对他的所作所为,人都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用“不值一个豆”编排他。

皖北人看来,“一个豆”也就是一个人品行的底线。有了这“一个豆”,他的人品即使低了些,也低不到哪里去。因为“一个豆”还在,还值,还有品。如果连“一个豆”都没有了,那他就彻底划破了底线,滑向了“冰点”以下。人们眼中,他也就真的没品了。对那“不值一个豆”的人,颍淮人惟一的办法,就是蔑而远之。

古往今来的皖北人,最讲究有品。品就是人品,就是情份情谊。它简直就是皖北人的一张品德身份证。如果一个人混到了“不值一个豆”的地步,那他的社会交往,就会陷入寸步难行之境。

猴抱豆叶

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深入人心。那只小猴子扔了玉米,扔了桃子,扔了西瓜,又去撵兔子。兔子跑远了,小猴子只能空着手回家。

秋天的时候,这只小猴子不经意间,一蹦一跳到了皖北大地上。从山区来到了平原,它这里瞅瞅,那里瞧瞧,在刚刚收割的大豆地里,抱起了豆叶。

时令入秋,大豆进入成熟期。豆粒儿渐次饱满,一片片豆叶也逐渐由绿而黄,由黄而苍——皖北农民就叫它“苍叶”,最后自然掉落。等到豆棵成了光杆,豆叶满地的时候,农民就拿把镰刀收割了。

收获后的豆茬地,遍地都是豆叶,厚厚的一层。这些豆叶,人们是不忍心丢在地里的。那是上好的柴火。很多人家都用一种专门的工具——筢子——“搂”豆叶。“搂”,是个聚拢的动作。有人也称之为“赶”。一“搂”一“赶”中,就是一小堆。一块地里,若干的小堆豆叶,还得“抱”到架子车上,运回家,才算完事。

豆叶片小,且轻。于是,“抱”豆叶就有一个技术上的要求:速度快。一步一步慢吞吞地“抱”豆叶,等“抱”到架子车跟前,恐怕只剩下两只手里的一点点了——更多的豆叶,早就又掉到了地上。由此,皖北人开始联想:如果是蹦蹦跳跳的猴子“抱”豆叶,会是怎么样一种奇观呢?一定是够慌够忙够乱的吧。

是的。这一句“猴抱豆叶”,描摹的就是那一种又慌又忙的状态。

农耕时代的农家活,本来就是一个忙字了得。一样一样地排着,没有忙完的时候。那时候,所谓披星戴月,是常事。尤其午秋两季的收割与播种,得赶上农时,一天都慢不得,误不得。慢了,耽误的就是一季子。因此,午秋时节,皖北农民最讲究的就是个“抢”字。凡事一“抢”就慌乱。人们在田间地头匆匆见面,打招呼,几乎都把“猴抱豆叶”挂嘴边。

由此延展开去。皖北人也把某一个特殊时间的急急忙忙,说成“猴抱豆叶”。比如婚丧嫁娶,比如事赶着事需要解决时,他们就用这话自嘲:“我这忙的啥,就是猴抱豆叶。”

县党校的高立老师,是个小年轻。他在记忆里搜寻“猴抱豆叶”,无果。但他想起了他祖父祖母常说的一句话:“老母猪衔柴”。他小时候,长辈叫他去柴堆子上拽柴火。因为年纪小,从柴堆到锅屋,一路上散落的都是柴。祖父或者祖母就说他“老母猪衔柴”。

高立老师说的不错。应当说,“猴抱豆叶”跟“老母猪衔柴”之间有交集,都表示一种没头绪的忙乱。但“老母猪衔柴”,似乎只用于评述孩子帮大人做事,又没做好的状况。从表达语境说,“猴抱豆叶”的使用,可能更普遍一些。

(0)

相关推荐

  • 顾茂权 | 大豆

    [往期回读] 大  豆 宝应   顾茂权 大豆在古时候有一个文绉绉的名字,叫做"菽".是为五谷杂粮之首. 有两句成语与豆紧密相关.一个叫做"啜菽饮水",意思为喝 ...

  • 豆浆豆子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豆浆 黄豆 1 打豆浆豆子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水和豆子比例为9:1时,全豆豆浆的感宫评分最高,豆子比例多于水的会使豆浆浓度过高,口感差且色泽较深:水的比例多于豆子的比例,豆浆较稀薄进而也会影响到口感. ...

  • 食滋味|豆子记

    中国种植大豆(黄豆.黑豆)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记载,豆是五谷之一,入肾经,是养肾气的主粮. 现代西方营养学发现大豆是含蛋白质最丰富的植物性食物,它的蛋白质的质量 ...

  • 农村俗语:“母猪性欲竭,常喂大豆叶”,究竟是不是真的?

    这两年猪价比较高,养猪的利润比较大,于是,许多人想到了利用养猪增加经济收入.但养猪是需要猪崽的,而猪崽来自于母猪生产,因此,养殖母猪的经济效益也相当不错.基于此,李大哥便从别人手里买回来了一头母猪,试 ...

  • 二月二,吃糖衣豆子,一年都有好运头

    民间一直有"二月二吃糖豆"的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本着"二月二吃糖豆,人不害病地丰收"的愿望炒上点糖豆,寓意人们平安健康,庄家丰收. 糖豆营养美味,品种也越来 ...

  • 村庄物语︱听“候(hóu)”的尴尬

    这是 村庄物语 第204篇原创推送 候,这个字跟时间有关.所以有时候,也有等候之意.等候,其实就是候着. 皖北乡间的一个典型场景是,较为隆重的请客饭桌上,端杯喝酒,拿筷子夹菜,主人家和陪客人,都是要& ...

  • 村庄物语︱听“局(jǖ)”的面子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7篇原创推送 从前的皖北村人,尤其是老辈人,对"局"很敏感,也很看重,且更加在乎.这从他们常说的一个词那里,能够得到印证.那个词是:"做局" ...

  • 村庄物语︱听“攚(wěng)”的决心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2篇原创推送 攚,我查到的是,唤牛声.但我好像觉得,这个解释,至少在皖北村人那里,是不确的.我自小听过唤牛,但没听过这样唤牛的. 皖北村人说"攚",其实就是推 ...

  • 村庄物语︱听“串(chuàn)”的本事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0篇原创推送 很长时间了.我在串,窜,蹿,几个字之间纠结.皖北村人说的那个"chuàn",该写成哪个? 这个也会意,那个也有道理.最后我选的是"串& ...

  • 村庄物语︱听“歪(wǎi)”的小憩

    意大利有个著名的比萨斜塔.它有多著名?不知道它所在的地方,可以:不知道比萨斜塔,则不可以.因为伽利略在它上面,做过自由落体的试验.这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故事. 我查到的资料说,倾斜角度3.99度 ...

  • 村庄物语︱听“馕(nang)”的过量

    馕,从食.望字生义,该与吃饭有关.嗯.这已经贴边了. 皖北村人说的馕,一般有两个音调:náng,nǎng.我且逐一说说. 孩子挑食,可能是一种常见现象.挑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 ...

  • 村庄物语︱听“搲(wá)”的抓紧

    这几天已是中伏了.热浪扑面. 我想起来,刚入伏的那几天,天气并不热.单位的王磊,还问过我:这都入伏了,还是这样的天气,说好的伏天呢?我当时说的是:别急,在路上. 这不是嘛.说来就来了,而且来势凶猛. ...

  • 村庄物语︱听“拌(bán)”的舍弃

    时间真"潲"! 2019年的这个时候,那个叫"贾君鹏"的少年,以一种偶然的姿态,从线上风靡到线下.10年过去,他已经长大了. 谁叫"贾君鹏" ...

  • 村庄物语︱听“泡(pǎo)”的虚空

    那天,我在PC端操作.在后台,有一位@王允的网友,点关注了.还给我发来了"您好!"的消息,又提了一个建议.我得赶紧接茬啊.要知道,这个,涉及到--粘性. 第二天,我又在后台给TA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