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夏礼吾能言之(3-9)
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的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损益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周代礼乐制度继承了夏商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结构,同时损其不足并予以修订完善。孔子对此十分重视,并认真学习推广,以更好地推动传承。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杞,春秋时国名,周初所封,为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征,证明。
宋,春秋时国名,微子所建,为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县一带。
文献,文指记载礼制的文字资料、历史典籍;献指熟悉历代典策的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讲述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为证;殷朝的礼,我能讲述出来,(但是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为证。这是因为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拿来证明我所讲述的了。”
孔子对周礼一贯本着求实的精神进行研究、讲述,并力求得到更好地传承。但由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很多历史典籍被毁坏,很多礼乐制度被丢失。孔子通过认真研究学习,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已经非常熟悉,非常希望能够有足够的典籍和贤人来求证、证实其规制的真实性、正统性和传承的必要性,以更加广泛地、正确地传承和弘扬。
孔子所处的时代,僭礼的人日益增多,而且这种风气开始从诸侯到平民漫延,诸侯擅用天子礼仪,平民婚丧礼仪奢侈成风,官员百姓已见惯不惊。此章看似孔子所论述的是夏商周三代礼乐的发展关系,实质上还是表达出孔子内心深处对僭礼成风深深的惋惜和不安,甚至对为政以德能否顺利推进的担忧。孔子时刻不忘通过讲述、传授,希望人们能够恪守礼乐制度,迅速恢复正常的政治风气和社会秩序。
孔子认为,要想知道夏礼怎么规定,应当怎样遵守?就应该去看(孔子所处时代)杞国是怎么做的,因为杞国是夏的后裔。但是,杞国不足“征”,找不到夏礼的证明,因为杞国已无人行夏礼,形式和精神均已丧失。商礼到了周代也是如此境况。夏朝初始天子是启,启是大禹的儿子,禹是圣人。殷商开国天子商汤也是圣人。周朝的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圣人,制定的周礼充分体现着圣贤精神,而周公的后代在鲁国却未依礼而行,孔子由此感叹,周公之礼已经衰亡。所以,孔子所讲述的到杞国、宋国去寻找典籍和贤人,根本目的是为了把礼乐的核心精神发掘出来并保存下来。
当然,孔子强调遵守礼乐并非僵化地继承,而是应该有所损益、不断发展,但礼乐的根本不能改变。距离孔子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乐”核心精神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当下全球面临地区保护主义抬头、贫富悬殊加大、诚信伦理丧失等社会矛盾,要想得到有效治理,从孔子的论述中应当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