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沉思录(06)——辨证施治
自然法则不可逾越。凡有关于“生命现象”的任何行业,总是一片黑暗,医疗尤其如此。连美国这样的国家,也要求在药品说明书上印上“主治”,医疗愚昧可见一斑。愚以为,药品的盒子上的“主治”应该印上类似“太阳伤寒”、“阳明腑实”这样的描述,才能更加切近疾病的真相。
不论是什么病,必须先找出病因,只有找到原因,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中医和西医一样,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比如感冒了,西医给让患者做各种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你的感冒是什么引起的,然后再来用药。中医也是一样,你感冒了,医生问你哪里不舒服,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不辨证的话会怎么样?这就如同猴子扔飞镖,这样的做派你敢拿自己的健康去冒险吗?
西医是建立在“知道了明确原因,有可靠的解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的,所以西医对一些明确原因的疾病常常有很好的疗效,但对于原因不明确的疾病,表现总是相当拙劣。而中医是建立在“虚”的模型上的,这些虚的模型可以任意变形、任意匹配(抽象大于具体),中医不管是否有经历同类疾病,只要疾病有相同的“象”(相),直接套用这个模型就成,所以,从理论架构上讲,中医的理论架构足以解决一切健康问题。
常看到一些人说什么某某病用某某药,这种说法很不靠谱,之前就讲过,病通常是症状而不是病因,即便是病因,可能仍然存在“小无其内”的问题(现象之外尚有现象,本质之内尚有本质)。中药和西医的病名之间很难确立精准的一一对应关系,非要这样想,“以药推病”还行,“以病推药”则错误率非常高。有没有某种病可以直接用某种药?有,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常常也不过是大概率而已。更有一些人主张以西医的病名来对应中医证名,愚以为,这种做法是断中医的命脉。持有这类观点的人,主要是“数理逻辑”类的医生,以科班出身的人居多,根本原因,其思维方式与身体运作的原理脱节,不能接受和理解“象数思维”。我多次讲过,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医的理论模型都是“虚”的,太极、阴阳、五行、先后天八卦、天干、地支,甚至经络这些都不是是西医解剖所能了解到的,而中医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这些“虚”的模型。如果中医证名按西医病名来走,那就相当于把中医的思辨方式全部丢掉了,既然这样,中医还不如叫做“经验药物学”,已经完全不是中医了。
有人说,保健品、药膳不算是纯粹的药,不用辨证可以吗?依我说,不可以!这个道理就是孟子那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虽然保健品、药膳可能药性较缓(也可能没有药性),但是,只要有作用,那么它的性一定是“偏”的,只要是偏的,不懂辨证,最好别吃。
另外,OTC中药要不要辨证?想都不用想,还是须要辨证!比方说,就咳嗽而言,麻杏止咳片(就是麻杏甘石汤),是表证未解又有内热引起的咳嗽、喘;咳嗽糖浆(甘桔汤),少阴证火邪在咽喉引起的咳嗽红肿,焦点在咽喉而不在肺;橘红丸的咳嗽是邪火在肺和咽喉,实际上就是肺胃不降,上半身郁热引起的肺和咽喉的问题。就列举了三种药,都能治咳嗽,但是差异实际上非常大。不要认为非处方药看着说明书就能自己用,事情绝对不是那么简单,没有一定的中医功底,滥用OTC中药很容易出问题。现在不少人的小孩都是爷爷奶奶给帮助带,老年人为了孩子健康,常常比孩子的父母更容易给给孩子乱用药,稍微看到孩子流点清鼻涕就立即给吃感冒药,稍微消化不好就立即给吃消食药,我每每见到这种情况都会出来劝阻,首先是个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要使小儿安,须有三分饥与寒),其次是对不对的问题,用药是必须辨证的,不能没有辨证就给瞎吃。没有合理方式的“爱”小孩,就是害小孩。
那么,针灸、拔罐、放血、刮痧、按摩这些不服药的方法怎么样?让我说,还是不怎么样!原因很简单,你在哪家理疗店见到有人对待“客户”是辨证施治?且不说能不能辨证正确,“辨证”这个步骤有没有?反正我到目前为止没有见到过,倒是屡屡听闻一些中医馆连太阳伤寒这些入门级别的病症都搞不定。我读过的中医类书籍中,至今没有一本中医书籍把拔罐的原理能讲得清清楚楚,拔罐影响了人体的什么,不同的方法、位置有什么不同的意义,与疾病的发展阶段、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正确使用会有什么好处,错误使用会有什么坏处?没有人对此有明确的论述,理论上都过不了关的东西,在现实中能好到哪里去?针灸也是一样,针灸对了效果可能很好,问题是,要是错了呢?你知道针灸错误的弊端吗?眼前有效,会不会为将来埋下祸根?有人说,他自己做完放血以后身体感觉很好,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人在失血以后要重新造血,身体处于一种“生长”的状态(少阳状态,见《李阳波伤寒论坛讲记》),人的感受还是不错的。但是,反过来看就会更清晰,这个过程类似于,你家房子很烂,有一天房子不小心着火了,你不得已重新盖了一个新房子,你究竟是快乐于这个新盖的房子,还是痛惜于经济损失?放血也是一样的道理,对于身体盛壮的人来说,可能新房子的快乐大于经济损失,因为不差钱。对于身体不佳的人来说,可能就是要命的事情。人的气血偏盛,或者某条经络不通或过度活跃/懈怠,用针刺、放血等外治方法来调整到正常是可行的,而且见效也应该非常快,但是,不论是内治还是外治,医生必须要有脑子才行。
《寿世保元》中有很多名人用过的某某药方,有多大参考价值?没有多大参考价值。中医最重要的是辨证,弄清楚原因,根据原因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去照搬前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的,《千金要/翼方》、《外台秘要》、《类证治裁》之类,对于同一种病总是有很多种治法,不懂得辨证则无可适从。
有人说,女性月经期间不能用什么什么药物,怀孕期间不能用什么什么药物。这种看法也似是而非。人有病的时候身体是偏的,药物的作用是纠偏,只要辨证正确,偏的东西会更多受到约束,整体上对身体有益。特殊时期要不要考虑?要。但是事情都有一个轻重缓急的问题,处理问题要灵活对待,不能因为有什么古训就教条的不敢逾越半步。产后一定就是虚证吗?你到底看没看患者的具体状况?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医人非得死抱着一个“产后必虚”?
又有人鼓吹什么“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我对此更是不敢苟同。只能说,量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能说这是中医的唯一咽喉。久读医书你会发现,药量根本就不是问题,大体上就是惯例、特殊情况,主要问题、次要问题,这和我们做人做事是一样的道理,头脑清楚的人都会注意到的,有什么值得拿来大造言论的?中医最大的问题在于辨证,方药理法是一个系统,不能拆开讨论,懂辨证的人怎么会不懂中药?只要能辨证正确,药量一定不是问题!这些人鼓吹药量有什么意义呢?就像学生考试,本来成绩好才会被录取,现在有人站出来说,只要学生的鞋带系得漂亮,就可以被录取。然后学生都不学习了,而是去研究怎么系鞋带。最终,那个搞培训班教人系鞋带的发了财,学生却虚度了光阴。辨证、辨证,辨证才是首要关卡。
又有人说自己中医“四诊”水平高,真的是这样吗?望闻问切,望、闻,懂的人有几个,问诊,几个人能问到点子上?脉诊,呵呵,就一个寸口脉法,够你学很多年也弄不明白。且不说《濒湖脉学》不足为据,《难经》脉法、《伤寒论》脉法、王叔和《脉经》,后世陶节庵、周胜斋、叶天士、赵文魁等等各有说辞,你能辨出真伪?你能有所心得?中医从业者不会把脉或不懂脉理的人比比皆是。舌诊简单吧?当然不简单。舌诊也有不同流派,有些偏重舌质,有些偏重舌苔,哪里是轻轻松松就能搞得懂的?
说到把脉与舌诊,有人认为中医没有用仪器来检查,就意味着中医就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必不懂“象数思维”,说白了就是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扩充。中医的诊断思路是,某些特殊的“局部”映射了“整体”的气与质,脉象、舌苔就是这些特殊的“局部”,不但能反映“气”,而且还能反映“质”,气的变化、质的变化,即健康状况的变化,直观简洁、一目了然,要仪器做什么用?你的自我感受重要,还是统计学上的那个平均数(参考值)重要?如果人类的平均身高是1.65米,高于这个尺寸的人是不是还必须切掉一部分身体才可以?更何况,西医只能检查出“质”的变化,检查不出“气”的变化,所以,西医说到底至多就是半壁江山,完全无法和中医相媲美,这也是西医内科始终弱于中医的原因。这个看法对不对?外科通常不存在“气”的较量,所以外科这类“缝缝补补”的事情西医还是不错的。
人都是个体,人不是流水线加工出来的一模一样的“器”,每个人个体之间各不相同,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摆弄中医的人要善于用脑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都必须心智全部到达,不要妄想借助“器”层面的东西来替代人的心智。即便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也只能从成功率上不断逼近,但是,人工智能只是机器过程,并非心智现象,遇到概率之外的情况,仍然必须由人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