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太喜欢钻石行业,怎么办?
今
天我们聊一个对全球钻石行业很重要,但是总让钻石企业觉得比较头疼的存在:银行。
像很多行业一样,钻石行业的各个环节都是离不开银行贷款的。比如上游企业要开矿,在做好了勘探工作之后,就得想办法从银行贷款,然后挖出毛坯钻卖掉还债。中游企业要加工,就得贷款买毛坯石,然后把成品钻卖掉还债。下游情况相对好一些,不用太依赖银行,但保不齐需要偶尔借一些钱来周转一下。
所以,通俗地讲,整个钻石行业如果离开了银行贷款,就会变得比较麻烦。
但是银行对钻石行业却不怎么喜欢。比如印度、比利时这样的以钻石加工和贸易为核心的国家,即使钻石行业的规模再大、国际地位再高,当地的银行还是不支持。
读过本号之前几篇文章的小伙伴肯定明白(文末有链接),银行不喜欢钻石行业有两个原因:
(1)资产估值有困难。
钻石库存究竟该怎么估值,其实是很麻烦的。好比你说自己有100颗一克拉的货可以抵押,但具体到怎样给这批货估值,银行操作人员一头雾水。因为钻石的技术指标太复杂、定价没有一个通用标准。很多银行在放贷审核的时候都卡在了这一道坎儿上。
(2)流水造假比较容易。
这个问题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但确实是发生过的,而且里面也有银行人员自己的问题。比如印度之前的那个20亿美金诈骗犯Nirav Modi(去年被抓了),骗贷的其中一个手段就是联合银行人员进行数据造假。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名声这种东西,坏了就很难补回来。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银行确实很难再喜欢钻石行业了。于是不少钻石企业都喜欢从一些非银行贷款机构进行借贷。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基本都是钻石行业的OG,所以比较好打交道。
现在业内最有名的非银行贷款机构叫Delgatto,全称叫DDFF(Delgatto Diamond Finance Fund)。
DDFF成立还不到十年,不过在业内声誉非常好。去年不但从Crestline拿了一亿美金的新投资,还在钻石行业整体下滑的时候带着一大堆企业去做路演。
顺便说一下创始人Chris Del Gatto的经历:
Chris 17岁的时候就入钻石行了,还拿到了GIA的鉴定师证。18岁时进了曼哈顿的一家切磨工厂干活儿。2001年成立了一个叫Circa的公司,后来成为了奢侈品业内很有名的存在。
2011年他卖掉了Circa的股份,然后“混迹”在奢侈品界,还去Jacob当了一段时间的CEO。
2013年他创建了Delgatto基金。2015年并购了一家叫“I Do Now I Don't”的平台,引起了业内轰动。这个平台非常有意思,它的主要功能是让那些订婚失败的人在网上把自己的钻戒给折价卖掉。
2015年之后就有了现在的DDFF,开始给钻石行业各个环节的公司做贷款。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Chris“痛诉”了银行对钻石业的态度,认为他们一直以来对钻石行业的要求过高了。要求上游避免“冲突钻石”确实是必要的,但如果对中游工厂的投资回报要求太高的话,那会把很多企业逼入绝境。Chris说,现在全球大概有15000家钻石公司(具有一定规模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实本分的家族企业。但在银行多年来的“压迫”下,这些公司变得非常被动。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很多公司真的撑不下去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银行的态度居然逐渐成为了“主流思想”,导致这个行业被划入了“某个范围”。
所以Chris认为,未来非银行贷款机构会在钻石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他这么说当然有为自己公司打广告的嫌疑,但客观地讲,银行对钻石业的要求越苛刻,钻石业对非银行贷款机构的依赖自然就越高。
彭博社(Bloomberg)在2013年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次估测,认为全球的商业银行在钻石业投放的贷款总额在160亿美元左右。但DDFF认为,现在的实际投放规模也就只有60亿而已,存在的空缺是巨大的。
因此,假如能迅速崛起一批类似DDFF这样的机构,那钻石行业或许真的多了一个“靠山”也说不定。
Hmm, not b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