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历重大历史事件中丰富人生

在亲历重大历史事件中丰富人生

—— 记新华社主任记者赵建伟

(本文发表于《军营文化天地》。那时他还是新华社的记者,我们有过合作。再后他又当了领导,我只远远地看着坐在主席台上的他。前几年听说他光荣退休,我们再也不见。可人生是缘,有次在某个加油站加油时,突然又看到了他,还是不变,直爽而热情。忽然觉得,无论岁月如何沉淀,横亘在人与人之间的,只要情不改,一切不会变。)

我一直认为,能从甘肃那个地方走出来的人,大都会成为强者。十几岁出门远行那年,从柳绿花红的江南一下子到了苍茫荒凉的西北,心情突然冻到了零下。且不说那些出没于窑洞的双脸通红的当地人是如何生活,单是那一望无边的黄土灰墙,与江南的颜色相差,足以让人感叹上苍的造化与生命的坚韧。

西北望,生惆怅。

后来,我对奋斗到城市的甘肃人,都有一种由衷的敬意。

直到遇上了赵建伟,一个来自河西走廊的甘肃男人,一个看上去粗壮高大的汉子,一个因经历过战地的记者,报纸上曾被视为英雄。我的判断又一次得到了证实。

我最先是在报纸和杂志上认识赵建伟的。我非专业人士,对光与影构成的新闻艺术,一知半解。我理解的摄影,它既是新闻,又是艺术。我也便通过这门独特的艺术,走近了赵建伟这条西北汉子。透过他的摄影艺术,我发现原来像这样高大威猛的西北汉子,在粗犷中也有着温柔与细腻,在平静的事业中也有着勇敢与坚强。

赵建伟无疑是成功的。作为新华社记者,他有幸先后参加了香港澳门回归、98大抗洪、国庆50周年庆典、神舟一号飞船升空、火箭发射和亲历伊拉克战争等大型活动的采访。要知每一项重大活动能够赶上,就是一个记者的幸运,何况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让他抢占了先机呢。不是有两把刷子,这样的重任不会落在他的肩上。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会员的他,还先后在北京、重庆举办了《走近西藏》、《亲历伊拉克》个人摄影展览,编辑出版了展览的摄影画册。有近百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2002年,获第四届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金奖……

所有这些,都是为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垫定基础。这个基,厚实,厚重,大气。身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他拍摄了许许多多动人、感人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淡漠,有的却刻骨铭心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令人难以忘怀。

香港回归,他记录了“抛向历史的第一缆”。1997年7月1日清晨,为了记录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时刻,赵建伟在瓢泼的大雨中,工作了三个多小时,拍摄了凌晨6点舰艇编队对进入海域和指挥战士《抛向历史的第一缆绳》的珍贵镜头。为了及时发稿,到了香港码头后,他背着几十斤重的器材和行李,在人生地不熟的香港步行了三公里后才打到出租车赶回香港分社,将《目睹驻港部队风采》的图片发回了新华社,在香港短短的三天里,发稿近10篇。

哪里有新闻,哪里有热点,哪里有险情,就有记者的出现,就有赵建伟的身影。1998年,肩负拍摄抗洪任务的赵建伟从长江一线,转到嫩江和松花江采访,历时整整25天。在抢险的大堤上,为了展示部队官兵们勇敢、顽强、拼搏、奉献的动人场面,他将将士们背沙袋、扛木料以及在江堤上筑起一道人体“钢铁长城”的情景,都一一收进了镜头,并在事发30分钟内将九江决口封堵的图片发回了新华社,很快,《江西九江堵口成功》的照片被国内多家报刊成组采用,大大激发了全国军民抗洪的决心和信心。哪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在哪里,在北线的哈尔滨,他在亲眼目睹了号称黑龙江第一险的管涌封堵后,把广大官兵英勇奋战的伟大抗洪精神拍摄下来以最快的速度发回总社。由于过度疲劳,他高烧至39度,被送进了医院,但仍没有停止工作,晚上打点滴,白天采访,发回的稿件连续几天都被数家媒体在头版头条采用。以致采访结束后,哈尔滨的记者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赵管涌”。

1999年8月,热浪袭击着京城。在接到采访国庆阅兵的任务时,赵建伟正在青藏线上采访,仅仅2个小时后,他便从气候寒冷的西藏一下子降落在近50度高温的酷暑北京,这是一个难以让人适应的过程。由于醉氧和疲劳,连续几天的采访,他身上患上了难以忍受的带状疱疹,疼痛难忍。按常规应该住院治疗,但为了完成这次拍摄任务,他拿起照相机,开着车奔波于各个阅兵村,一直坚持到10月1日国庆节的阅兵式。他被指派拍摄国庆节阅兵式的位置在大会堂前40米高的吊车上,主要任务一是拍大场面,二是拍江主席检阅部队场面,三是拍通过天安门城楼的每个方队。为了出色的完成任务,他曾多次去现场试镜,并认真地做了笔记,对4架照相机和5个镜头作了适当的使用安排。由于精心地计划安排,圆满地完成了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的采访任务。当天发稿12幅,是新华社当日发稿最多的摄影记者之一。在《世纪大阅兵》画册中,收入他的作品就多达60余幅。《聚集辉煌》、《世纪盛典》和《飒爽英姿》分别获“世纪聚焦”全国摄影大赛二、三、四等奖。

大凡有积累和准备的人,将会有更大的机遇等着他。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能够有幸前往战场,亲历战争并记录战争,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得的经历。这个幸运的机会,落在了赵建伟的头上。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作为请战的人员之一,3月28,赵建伟接到了开赴伊拉克作报道任务的通知。4月1日晚,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几位朋友面色凝重地送他到国际港检票口时,他忽然有一种壮士诀别的感觉。作为这一时期派住伊拉克唯一的中国摄影记者,他冒着生命危险,每天深入到巴格达等地的大街小巷,哪里有枪声就去哪里拍摄,而且常常是历险在美军的枪口下拍摄,真实地记绿了伊拉克战后临时政府组建、生活设施的重建、人道主义的救援以及伊拉克人民生活现状,对硝烟未尽的伊拉克,进行了形象、及时准确、快速真实的系列报道。在历时111天的采访中,他将伊拉克升腾的战火、燃烧的油井、哭泣的妇女和胆怯的儿童以及对美军士兵的感受,都一一记录了下来,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称赞。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些摄影作品,树立了他战地记者的形象。

还没有来的及拂去从伊拉克带回的满身灰尘,他又接到了拍摄神州五号的任务。他负责拍摄的任务是指控中心的全部活动情况,以及杨利伟入舱后在空中的各种活动。指控中心的大厅里,工作人员各就各位,紧张、忙碌而有续地工作着,面对大屏幕,无论哪个程序,从事的哪个工种,此时,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赵建伟的目光也一直注视着大屏幕,时刻关注着接受系统返回地面的各种信息。最令人兴奋的一刻出现了,18点40分,杨利伟在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19点58分,又从343公里遥远的太空中,传来了杨利伟向世界和祖国及自己亲人问好的声音,赵建伟也不停地按动着快门,拍下了一幅幅《天地对话》、《杨利伟在空中工作》等画面。随后,他又迅速对画面进行编辑,连夜发给新华社。第二天,多家报纸的版面上出现了他的作品。为了不错过每一个激越的瞬间,他寸步没有离开指控大厅的他,困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16日凌晨4点钟,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神州”五号飞船返回舱真实的图像。他将《杨利伟顺利返航》、《杨利伟出舱画面》以及《杨利伟出舱后招手》等这一历史镜头,都一一收入了镜头。16日10点45分,他又将《航天英雄凯旋归来》即杨利伟手拿鲜花被迎候的人们抛起的这一美好的瞬间画面记录了下来,这幅照片被海内外100多家媒体采用……

身为新闻摄影记者,赵建伟经历了许多常人无法经历的,也有机会体验了常人无法体验的东西,但在没一次次经历和体验中,他记录的不仅仅是几幅画面,而是激越瞬间的历史。在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进程中,赵建伟这个甘肃汉子,也树立了他“西北望,射天狼”的伟岸形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