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破所带的第一届研究生毕业了 | 愿长路漫漫,你我都能实现理想。
# 三年过去,我们都在践行一件事:
# 去更大的世界,做更有趣的人。
六月是人为定义下的离别愁绪,它是春日里最后的、尚存的一丝风和日丽,代表着过往日子不复存在,烈日炽热的即将到来。
朋友圈里日积月累的离别、感谢和憧憬越来越多。每个人都酝酿着、踌躇着思考,如何能够为人生可能的最后一个毕业季落下浪漫的、充实的结束语——像每封信的结尾,都会放上的一小朵花、一片落叶一样,聊表对过去的纪念心意。
但我的神经一向大条得很,就算是日日早起站在窗边刷牙眺望,都无法在漫无目的的闲散时光里完全体会日子翻动的轨迹。直到一位旧友告知我,两年前与我相借的波德莱尔尚未归还时,沾了墨水的羽毛笔才真正在纸上湮出一片停顿的黑色:
我们带的第一届学生,今年都将正式步入社会。
将近三年前,秃头所刚刚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两个不经世事的姑娘开始做一些课程,写点在当时觉得已然不错的文章。一百个人、一千个人开始关注这个账号,告诉我们说,做得还不错。就算是只有二十五个人的全程班里,到现在还有很多,是能够聊上两句的朋友。
2019届,是我和花花带过的第一届学生,也是包容过我们最多不足、缺点的人。没有经验、全凭一腔热血就想要做出点什么的两个人面对过质疑、嘲讽,也曾经犯过错,接受过批评。现在再回看当时的文章,甚至是课程,都难以掩饰地透露出青涩、稚嫩和不完善。
但就是这样一个连推送都还不是日更的、家庭作坊式的、尚未成熟的秃头所,却能够荣幸地被当时的数百个人喜欢、支持。他们写下长长的话向我们道谢,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瞬间给我们分享。我们一同在线下聚会,像是陌生又熟悉的老友,相互说笑打趣。
那个时候的秃头所,凭的不是师资力量有多优秀,也不是成绩多耀眼、文章多令人折服和动容。也不是我和花花的满腔热血和情怀主义,而是一个又一个能够温柔地体谅我们、包容我们、关心我们的2019届的那群朋友。
这些在最早的时候认识我们的人,就压根没把秃头所当作是机构、是组织、是团队,包括后来加入秃头所工作的姐妹,甚至鲜少过问薪资待遇,爽快答应的原因是只为「帮朋友一个忙」。
铁柱、尾鱼,都是小破所2019届的朋友,也是当时特别稀缺的物种——整个班级中,几乎找不出第二个与他们一样报考同一所大学的人。
有时候转身望向2018年,都觉得相比于现在,当时的我们在整个新传考研行业中都是一双敝履、一间寒舍。宣传广告做得十分穷酸和不体面,推送也写得歪七扭八,课程内容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偶有亮点,但就是这样的小破所,铁柱和尾鱼都敢报名,只能说,这就是命中注定(据这两位勇敢人士的回忆,主要是因为传播学和新闻学划重点课讲得太有激情不会犯困以及考研姐妹的强烈推荐)。
Destiny.
当然,这样的命中注定还有很多。
七月、八月,六十天漫长的课程里,五六十个姐妹起早贪黑地上课、复习、上课。我们说,夏天必须要有冰可乐和西瓜,结果我们真的就在25度的空调房里一起学完了100个小时的内容。不多不少,刚好足够把嗓子讲哑,把答题需要用到的思维逻辑和知识体系、语料补充完整。
然后就是地狱模式的答题班、实务班,相互交织,折磨人类的大脑细胞。直到现在,尾鱼还会在每次提起答题班的时候念叨一句:
这个班我都没报上,你们就不收了。
很愤恨的样子。
我知道目前为止,小破所已经写了很多文字来怀念过去,但真的、真的,我们想一次又一次地记住这些事情。记着在我们不成熟时包容、鼓励我们的人,记住为了感谢写下长长一段话的你们,记着夸赞我们的人、喜欢我们的人。
记着在毕业之时,仍然会用纸笔给我们写下“不多说了,你们知道我一直有挂念你们就好!”的人。
去更大的世界,做更有趣的人。
这是在2018年夏天,我们和2019届的你们一起许下的愿望,我们在无数个日夜里相互陪伴、玩笑。我们把夏天拆成了无数个学习的碎片,让知识渐成体系,让思考的羽翼丰满。
而我们,就在其中,一起成长。
@ 2018年的夏天
@ TuTousSuo | 秃头所 | 2019-2021
# 他们都说,“研究生让我
# 在忙碌里触碰到与以往不同的世界”。
“半年线下教学,半年线上授课,半年考公复习,半年赶工毕设,两年的「最水研究生」生涯看似被安排地明明白白,实际上也穿插了无数辗转反侧的夜晚和手足无措的时刻。为找不到一份好实习焦虑过,为一场重要的面试失利伤心过,为预答辩被质疑烦恼过,也为最后的学生时代结束伤感过……这些或大或小的磨难让我迅速成长,比起本科阶段的懵懂稚嫩,现在的我更加理性、沉稳、坚强。”
—— 国内知名985高校 汽水
“两年时间确实不长,可能不足以让我在学术上有什么造诣,但是校园氛围的熏陶、导师对我们做人做事的教育、身边优秀同学的影响,让我成长很快,继续两年的校园生活也让我有时间反思总结以前的种种,以及规划以后的生活。
怎么说呢,我觉得读研对我的意义,更多的是我生活的破冰。考研对于我来说是个很需要勇气的决定,从备考到上岸再到现在毕业,我的人生体验丰富了很多。我有了一个“名校毕业生”的身份,有一位“名导师”,有一群优秀也志同道合的同学,这是我觉得在最基本的学习之外的最大的收获。”
—— 国内知名985高校 盒装奶茶
“我的本科算是金融类院校里知名度勉强还不错的双非院校,但是因为我的本科专业并不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所以在本科找工作的时候,和同一城市的其他学校相比还是没有优势。在本科学校外的城市求职时就更明显了,简历投出去了基本没有什么水花。当时求职季只有一个offer,如果考研没考上就只能去这里,没有别的选择。从现实层面上讲,研究生带给我的,就是就业方面的更多选择。在学校所在城市肯定是最受欢迎的,而在校招海投简历的时候,很少被简历关卡住,面试的时候,绝大部分hr都认可或者听说过学校,这就给面试多了一些底气。至少在研究生阶段面临就业的时候,我手上有了好几个offer,有了选择的权力~”
—— 秃头所知名海洋生物 鱼姐
我采访的这三位朋友里,在谈到「研究生带给他们什么」时,纷纷向我说出这几个关键词「机会」「成长」「就业」。
相比于同等本科而言,研究生的学历水平在社会认可度上会得到更多的加持,同时也会因为学习内容和研究导向的不同,接触到与之前大相径庭的对象。于是,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至于自困于狭小天地之中。
如果要说研究生文凭能够带来的好处,从就业到找对象,甚至于是逢年过节回家应对三姑六婆的询问,都能说上个一星半点的东西。
我之前就写下过一篇文章*高考失利可以靠考研翻身吗?来谈作为「第二次全国性选拔考试」的考研,能够在哪些方面对自我带来提升,其中就不乏从理性角度出发的,赚更多的钱、认识更多的朋友、寻找更好的机会。
同时,研究生这种「散养」式的培养方法,更倚重于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偏向作为成年人的个体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导向和目标诉求。
它不仅需要会学习、需要会考试、会做题的人才,更需要会思考、能自律、具有自我规划提升意识的头脑。
也可以说,几年研究生生活,过得好,则让它作为人生的跳板,顺坦无忧;过得不好,则忧心忡忡,时刻担心自己的未来。
@ TuTousSuo | 秃头所 | 2019-2021
# 研究生的意义是什么?
# 还不仅仅是这一纸文凭而已。
开始有这个疑惑是在做考研辅导之后的两年。看到了很多朋友怀揣着对于研究生的憧憬和期待去往学校,却变得更加郁郁寡欢起来,甚至于是发现有了这份文凭,也无法真正地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这就让最开始那些认为文凭决定一切的朋友产生了更大的心里落差:同学都很优秀、竞争者都已经将未来规划妥当,而我还像是初出茅庐的学生,以为考上研就意味着成功。
之前花总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毕业后的新传研究生*深度访谈 | 新传研究生毕业之后。大厂、媒体、跨行、考公、高校升学…毕业后的他们从未脱离内卷和竞争,面临的反而是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和考验:
进入头部媒体要看考试,录取比例百分之二;进入头部互联网公司要考试,第一个月的业绩全部不算;进入国家体制吃饭要考试,必须抓住好岗位中的千分之一机会;高校升学要考试,申请书、研究计划、学习生涯规划全部令人头大。
25岁的女孩被家里催婚,不能去到太远的北上广,最好回小镇工作;25岁的男孩害怕一线城市的房价,雄心壮志考上硕士,两年后服从家里安排回到三线城市生儿育女。
研究生的文凭从来不能改变人生的本质:竞争、忙碌、前进或躺平、屈服和认怂。一纸毕业证书在数十载的活法里,最终可能还是和生活账单、房产证一起,压进床底最下面的柜子里,不值一提。
那真正的,我们需要在研究生阶段里,或者应该期待从中获得什么呢?答案永远不是成功、鲤鱼跃龙门或是前途的一片坦荡荡。
而是思考的力量、成熟的勇气和应对人生无数可能出现问题的果敢和坚持。
这也是为什么考研不应该是「绝对应试」的,最起码在当下时间尚且充裕的阶段里,它应该有更多的价值体现和思想培育的答案:
因为考上研,还不是最终的目的。
成为富有思想,能够让知识为开拓视野、厚实人生服务,清晰地意识到自我渴求和人生价值所在的,才是真正的目的。
所以,如果你也愿意与现在更加成熟、条理清晰、课程逻辑鲜明、服务更加完整的秃头所一起继续向前,学习更多的用于应试、用于思考、用于触碰世界 的知识,为接下来成为一名不仅会考试,还能给出深刻见解和自我思考的研究生的话,就来加入我们的「暑期夏日班」吧~
班班、花花、尾鱼、铁柱、皮皮以及中传的十一学姐,都在这里等你前来与秃头所一同,探索新传的意义。
最后,衷心祝愿2019届的你们,前途无忧,生活顺遂。小破所,将一直驻扎在这里,保存着每一天、每一次,你们为了目标和理想奋斗的日子。
愿我们,在更高处相见。
🌊
「近期小破所的常驻广子」
「暑期夏日班」
从无到有 从基础到提高
每晚与你见面
☾
- 晚 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