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泥工到坐拥四千万粉丝,麻辣德子经历了什么?

早年自己创业的时候,总是去追逐各种套路和捷径,项目换了一个又一个,忙得团团转,到后来越做越累,最重要手里没攒下什么钱,更多的是交了学费...

直到痛定思痛,彻悟了“只有当一个人不去追逐寻找什么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的安心做事,并且功到自然成”这条底层逻辑,才开始进入积累和质变,整个人越来越轻松,状态越来越好,收益越来越好。

今天我们拆解坐拥四千万粉丝的网红大号麻辣德子,来看下他是如何先慢下来,然后又快起来,一步步踏上成功之路,并且所获收益远高于自己预期的。

老规矩,我们还是从创始人身上的特质,市场对应关系的判断和完成,进化逻辑,运营深化和选品变现这些方面进行深度拆解学习。

1
创始人身上的特质

在开始做短视频之前,孙德海曾在威海的玻璃厂工作,在韩国的建筑工地扛过水泥,在氧气厂上过班,卖过衣服,开过面馆,但都没赚到什么钱...

后来老婆身体不好,他选择先专心的陪老婆看病,在此期间,他开始研究短视频,当时他的饭馆也面临停业...

对他玩短视频这事儿,老妈觉得他不务正业(因为在她看来,上班或者开店才是正道),老婆一直很支持(因为她能感受到老公内心的那份热爱),在怀孕期间经常帮他拍短视频。后来,渐渐有了点气色后,老妈接过了老婆的掌镜工作,开始帮他拍视频。

他拍短视频,并且最终定位在家常美食,是有5个深层原因的:

1) 启动成本低,一部手机,家常买菜成本,完了自己和家人还可以吃,很实在。

2) 他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他曾说: 我七八岁就会炒方便面了,已经是20多年前的老梗了,现在翻出来做。我做菜不是完全照着书本来,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怎么方便简单,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好吃怎么做。

小时候因为父母从事“开大车”的工作,经常几天不在家,他就自己钻厨房里鼓捣吃的。他对厨房和食材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和熟悉,后来中专读的是厨师专业

3) 在他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走南闯北,眼界开阔,疼爱妻子的人,家里的饭都是父亲做。2009年父亲过世前跟他说过一句话“生意可大可小,要时刻跟着时代走”,他记在心上了。

4) 老婆喜欢吃,他喜欢做,而这也是他选题的主要灵感来源,他说: 媳妇很棒,没有她不喜欢吃的。与他而言,老婆喜欢吃自己做的菜无疑是人生的至高幸福。

5) 双手合十的习惯,生命的源泉,祖传的筷子,很多人以为这些都是经过设计的,事实上没有,都是他有心无意的自然之举,是早就有的口语,有些则是他平时和老婆的对话,直接拿来用了。

他说: 我感觉双手合十和大家说一些祝福的话的时候,心很诚。我不是在敷衍大家,是发自内心的祝福。

以上的这些点都是他的优势,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他手里的真东西,这是支撑他一路成长并成功的根本所在。

因为任何一个项目的诞生、发展进化,乃至成功,从始至终都是在围绕着创始人身上的真东西在转,最终能胜出的无一例外都是在这点上足够坚定、清晰的。

反之,如果不清楚自己手里的真东西就盲目的进场,最终更大的可能性是交了学费,半途而废,很难善终...

2
市场对应关系的判断以及完成

麻辣德子很清楚自己的厨艺水平: 不会做饭的觉得他会做饭,会做饭的觉得他不会做饭。

所以,他给自己定义的是实操路线: 给不会做饭的小白、 不知道吃点啥好的人分享自己的菜谱和操作经验。

有了清晰的定义后,剩下就是流程的测试和完善:

1) 视频风格淳朴自然,看上去有些老旧的厨房装修,没有什么考究的打光,布景,吸引人的背景音乐,有的只是简单实用的教程,每一个环节都显得干净利落。

2) 整个流程的定型:介绍菜名--切食材--展示食材和烹饪--要点讲解--生活场景的自然操作, 擦灶台和锅盖--双手合十鞠躬表示感谢,希望点赞关注--成品展示。

3) 总体给人的感觉是:熟悉,亲近,肢体语言诚恳,态度礼貌。(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正是这些操作影响了粉丝,形成了良好的气场和共鸣,为以后的爆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写到这儿,我们不禁要深思两个问题:

1) 这些其他的美食网红做不到吗?知道,也能做到,那为什么不做?

2) 这些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操作真的普通吗?

彻悟一条普通的有用常识远比去学习什么布场、灯光、音乐这些东西管用的多,因为好看的同时也导致了跟普通观众生活的距离感,反而有些画蛇添足。

追求速成终究是难以走稳,走远的,只有当一个人真正的慢下来,然后他才能看清相应的对应关系,并真正的快起来,只做自己该做的真正有效的事,而不是去做很多看似有用的事儿,事实上一直在外围转。

目前,麻辣德子的粉丝4037万+.....,这些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成绩,其实提了也没多大意思,看多了大家都麻木了。这里提一点大家可能忽略的细节,那就是麻辣德子的商标被很多人抢注这个事儿。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意识盲区,麻辣德子也不例外,创业操盘项目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有了正心统御和战略高度,还要有战术精度和执行速度才行。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 既要系统性统筹细节,还要细节性系统执行,这样创业成功的胜算才能更大。

3
进化逻辑

害怕吸引力下降,是所有网红面临的共同难题,因为这直接关系着热度和收益。对此,麻辣德子保持热度采用了以下四种方式:

1) 细节优化,比如后来增加了买菜经过,比如粉丝可以留言点菜。

2) 联动互粉,德子和毛毛姐一起拍段子,他模仿张欣尧跳舞等,因为他们三人同属于一家MCN机构,平时处的不错,喜欢凑一块玩。

3) 直播的注重,通过良好的互动增加粉丝粘度。

4) 签约公司,互助共赢。参与公益电商直播,连线市长县长,助力带动地方经济,因为良好的公众印象是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比如他有次连线做山东扒鸡煎饼,反响就非常的好,可以说是无意中切中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市场发展逻辑: 当你做透了一个区域,很快就能辐射全国,随着味道很山东这条社会能量链的启动,他再次强化了自身的影响力。

毕竟,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当然了,这都离不开背后的团队运作。

在此基础上,他对自己的未来也有退路考虑,被问及“如果不拍短视频了,会考虑做什么”的时候,德子说,我会开个小饭店,让线下粉丝尝尝德子做的菜,把更多美食和美食故事分享给更多人,也想通过这个方式帮助更多人。

他对自己的定义是: 美食生活体验家。想必是因为美食除了果腹,愉悦心情,理解生命,还有利于他们夫妻感情,并且让他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尊重和认可吧。

而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美食玩家,发自内心的热爱,也正是这份正心,自然的带动了他后来的一切细节完善,在没有团队化运作的前提下能自己起步。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 如果没有正心的统御,一切术层面的东西终将误入歧途。

厨艺比麻辣德子好的大有人在,起步的时候拍摄条件等比他好的也很多,但为什么各方面条件都显弱的麻辣德子反而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就跻身了头部网红行列呢?

也所以,这个社会不缺技术,不缺资源,不缺机会,缺的是能更加清晰的定义自己手里真东西,以正心做事、正能量做事的态度。

对于如何做好短视频,德子谈了三点心得:

1) 内容不要太复杂,选定擅长的内容方向,就一直这么做,不能今天铁杵磨针,明天拿铁杵干别的去了。

2) 一定要真实,真实是获得认可最基本的条件。不要有过多演绎,太假不好。

3) 一定要传播正能量的东西,知道不好的东西千万不要在视频上露,时间长了大家会很烦,也不要误导青少年。

4
运营深化和选品变现

跟很多电商变现的逻辑一样,麻辣德子推荐自己实测过的食品和家电,主要是通过直播带货(德子的底层逻辑是这样可以更好的互动,有利于信任和成交,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场解答)。

具体产品多是餐厨的关联产品,价格也比较亲民,整体操作较为谨慎,因为他曾经接过一次游戏广告,踩了雷。

你看,没钱是没钱的玩法,有钱有有钱的优化。

原本掌镜的是老婆和老妈,后来条件好了之后有了专门的摄影和助理,公众号,快手,火山,小红书,微博,粉丝群,淘宝店,书籍,公益等开始全网运作,进入了团队化作战。

据悉,目前麻辣德子拍摄一条短视频的成本:

1) 至少两个小时

2) 1500-2000元

总结

在这个草根逆袭成为常态的时代,像麻辣德子这样的大有人在,他们不懂什么社会文化属性,什么市场运作逻辑,什么大众心理学,什么来自多巴胺的冲动,什么肢体行为学等等这些专业操作,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有着一颗正心。

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因为有了这个就可以无意中自然的带动一切自己所需要的细节,与其说他们是在创业,不如说他们玩的挺开心:

1) 优质创业不是苦逼的坚持和挑战,而是热爱的释放和享受

2) 未来是玩家的世界,找准自己最有感觉的领域,玩就是了

做网红,上头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