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论持久战》,你也可以隆中献策,让刘备为你三顾茅庐

《隆中对》这篇战略名篇体现了诸葛亮的最高战略智慧。

本文拟对诸葛亮的战略思想,通过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分析法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从中吸取智慧的营养,获得深刻的启示;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际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运用《论持久战》的战略思维,指导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官府徭役繁重,刑法极其严苛,这时恰逢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愤而揭竿,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头扎黄巾,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武装割据力量,他们之间为了争抢地盘而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混战。

但经过近十年的军阀混战之后,只剩下曹操、孙权、刘备等少数几人而已。刘备与曹操、孙权相比,他势孤力穷,东奔西跑,寄人篱下,险些丧失性命,更谈不到实现其兴复汉室的抱负了。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得到能人志士的辅佐。

影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隆中预判

经过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刘备不惜屈尊相访,三顾茅庐,向隐居隆中的诸葛亮请教兴复汉室的大计,于是,年方27岁的谱葛亮便向刘备提出了着名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第一次从大战略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战争的发展观律,为当时正走投无路的刘备描绘了一个先三分天下进而统一全国的宏伟蓝图,并以其惊人的正确性、预见性及可操作性而一直受列后人的高度赞誉。

诸葛亮的对策高度概括了当时的天下大势,准确估计了未来的三分天下局面,可以说诸葛亮非常具有预见性。

其实预见性并不是什么神算,而是依据现实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对现实中的复杂问题做出科学预测,在工作中获得主动性,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做出更真实的判断。

自古以来,预见性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皇帝还是普通人。我们举个古代的例子。

商纣王的宰相箕[jī]子就是一位很有预见性的智慧型人物。当时商纣王一时心血来潮,制作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看到后,觉得很惶恐,他认为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就不会再用陶制餐具来盛事物,就一定会配合使用玉杯;有了玉杯和象牙筷就一定不会用来盛豆类食物,就一定要想吃牦牛、大象、豹子的胎儿;吃牦牛、大象、豹子的胎儿,就一定不会穿粗布短衣住茅屋,就一定要穿多层的织锦衣服,住高台大室。按照这个方式推算下去,普天之下的东西也不够他享受的,这个时候,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可以看出,古代圣人透过现象便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苗头,见到事物的开端便知晓最终结果。

这就是因为古代圣人对事物的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推理,所以能先人一步洞察事物的先机。可以说,对于当下,预见性对每个人的发展和进步都是非常有效的,一个人预见性的强弱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能力大小。

第一,诸葛亮全面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诸种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不然,就难以对具体的矛盾及矛盾的具体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

《隆中对》预测形势图

如图所示,诸葛亮基于客观条件,分析了双方互相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敌强我弱,敌寡助我多助。也就是说全面分析了客观存在的事实数据(外因)和充分估计的主导作用(内因),这些特点决定了三足鼎立的进程和结局。

诸葛亮认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辅”,所以被称为“弱国”。

诸葛亮也对刘备的优势进行剖析。在他看来,刘备当时虽然依附于刘表,但因具有汉朝宗室身份,“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所以在政治和舆论上具有一定优势。

公元207年,东汉军阀割据形势图

第二,制定可行战略策略。

根据当时各派军阀的情况,诸葛亮提出利用刘表势力(控制荆州)、刘璋势力(控制益州)各自存在的问题,夺取荆、益二州作为根据地,发展积聚实力。

同时,安抚周边少数民族,与孙权结盟共同对抗曹操,创造较好外部环境。当诸葛亮出山之后不久,就极力主张与孙权结盟.共同抗曹。赤壁之战的胜利,即是孙刘联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

赤壁大战之后,刘备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紧接着又夺占了整个益州地区,初步实现“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计划。

在战争过程中,各种因素必将依其本性而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诸葛亮提出在曹魏出现内乱或天下形势发生巨变时,从荆州、益州分别出兵进攻中原,一统天下。

这种形势分析十分精到准确,使当时正山穷水尽的刘备看到了实现其远大抱负的希望。值得称赞的是,诸葛亮在推行“隆中对”构想时,有极大灵活性。蜀汉坚持将废汉自立的曹魏视为首要敌人,但对于同样有统一天下野心的孙权东吴政权,则做出适当妥协和让步,坚持“联孙抗曹”,减少己方承受压力。

第三,完善战略筹划促胜利。

虽然“隆中对”体现战略筹划的重要性,但“隆中对”在战略筹划方面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使其环环相扣的计划存在失误,导致“隆中对”未达成构想中的目标。

一方面,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隆中对”的战略筹划存在漏洞。诸葛亮对于蜀吴之间危及联盟团结的问题并未进行有效管控,致使盟友反目,在处理蜀吴关系时也有失误,影响“隆中对”后续构想的实施。

另一方面,诸葛亮对荆州的特殊性不够重视。“隆中对”对荆州有“北据汉、淝,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描述,此地是魏、蜀、吴三国进攻他国,逐鹿中原,统一天下的“枢纽”之地。

诸葛亮计划将荆州作为进攻中原的根据地,却未充分认识到守卫荆州给兵力本就薄弱的刘备集团带来的压力。“跨有荆、益”后,刘备集团不得不将兵力分别部署于荆、益二州。

之后,蜀汉兵力进一步分散,关羽在东驻守荆州,诸葛亮在西驻守成都,刘备居中驻守白帝城以为策应。

毛主席曾评价诸葛亮的这一构想导致蜀汉的失败,“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因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想要达到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

诸葛亮虽然根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计划、战略,但这些都是主观的东西。

正如毛主席所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当时的官渡之战和后期的赤壁之战,都是弱方克服困难而争取胜利,全军上下团结一心,以此激发了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

总的来看,诸葛亮在研判形势、制定策略、执行策略上的战略思想是一以贯之、融为一体,各方面互相关照的,体现在方方面面、时时处处。确实是为刘备集团设计的一个最佳方案。

它既立足于客观现实、又极富想象力。战略计划一环紧扣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确堪称战略设计的上乘之作。

首先,确定主观的目的要求。“隆中对”的目的是为了兴汉室,成霸业。尽管有些目的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开始的条件尚不成熟,但只要主观努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有利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条件,也就有实现目的的可能性,就可以把主观目的要求确定为成霸业。

其次,在正确、全面的认识需要预测的客观对象的基础上,把握需预见事项发展变化的两种对立矛盾的事实数据和各种客观存在的条件因素,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偶然性条件因素。

再次,按照主观的要求,实行因势利导,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发展各种于己有利的条件因素,改变甚至解决各种不利的条件因素。

最后,把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综合起来比较分析,判断哪一种因素容易转化为现实,即具有转化为现实性因素的条件,最后做出预判。

由于各种因素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发展过程必将依其本性而发生变化,所以预测要根据情况而不断进行调整、修改,以此达到最佳的预测效果与准确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