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密码:“三宝”精、气、神
古语曰:疾病者,苦也。
我们如何减少疾病,维护健康?今天,我从传统中医学角度来解读一下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密码,这个健康密码可以认为就是中医学中经常讲的“三宝”精、气、神。也就是说人体健康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精、气、神的状态。
我们先可以简单地认为精、气、神就是我们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如中医巨典《黄帝内经》中所言,“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因此,可以认为,我们养生的精髓也在于调养这三种人体的基本物质。
具体来说,精,广义的“精”,包括精、血、津液在内;狭义的“精”,单指肾所藏之精,它属于先天父母,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物质。先天之精既禀受于父母,又赖于后天脾胃化生和输布的水谷精微之培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互相滋生,相互转化,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我们可以认为,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物质,它不仅是构成形体和形体赖以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还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生、长、壮、老的过程,影响到人体健康与否,正如《管子.内业篇》中说:“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说明精足则人生之源充足,生之源足则体自强健。
接下来,我来讲讲气。传统中医学认为,气既是人体的精微物质,也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从人的生命一开始,气就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产生动力,从而激发和推动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如肺的吸清气呼浊气、小肠的升清(物质)降浊(物质)等新陈代谢活动。所以《仁斋直指方》说:“人 以气为主......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气也;营卫之所以运转者,亦气也;五脏六腑所以升降者,亦此气也,(气)盛则(体)盛,(气)衰则(体)衰,(气)顺则(体)平,(气)逆则(体)病。”
下面,我再说说神。传统中医学认为,神包括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现,也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得神则昌, 失神则亡”。所以历代医家不管是在调治疾病,还是在养生保健,都十分重视养神,故有“太上养神,其次养形”之说。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
从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是互相滋生、互相依赖的,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因此,精充、气足、神全是减少疾病,维护健康的保证;而精亏、气弱、神耗是各种疾病和衰老的根本原因。正如《类证治裁》说:“人身所宝,惟精气神。”
所以保精、益气、养神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
最后,我再讲讲我们保精、益气、养神的方法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益肾藏精法。肾主藏精, 为先天之本。肾所藏精足则肾气盛,精不足则肾气虚,我们的各种生理功能亦随之衰弱。中医养生保健,主要从以下方法以益肾养精:一是 注意节制房事,勿使精竭;二是药膳养生;三是经络穴位养生;四是艾灸;五是导引养生功法等。
2、健脾益气法。传统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因此健脾是益气补血的主要手段。同时在健脾益气时,注意疏肝以健脾。具体方法我将在以后的相关文章来介绍。
3、调神养形法。传统中医养生,提倡动静结合的调神养形方法。“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故静则养神,躁则伤神。“动以养形”, 生命贵在运动。《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三国时期名医华佗也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可见,古之医家、养生家都意识到运动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养形便能保神,所以《中外卫生要旨》说:“劳心者,不可不劳手足。”历代中医学就如何养形调神,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慎起居、适劳逸、适寒暑、节饮食、常运动等等。
看来,要解开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密码,充分理解传统中医学的“三宝”精、气、神很重要。我们精充、气足、神全是我们减少疾病,维护健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