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学用中医经方, 必须重视这几点理论

本 期 导 读

谈一点学习中医经方理论的体会。

对经方理论认识不足

何谓经方?有关经方的概念、定义,说到底是对经方理论的认识。

近几年来出现经方热,认为「有病找经方」,许多人认识到辨方证是经方治病的一大特点,但对经方的理论却未有进一步认识。许多医家对经方的概念和理论认识不足,认为「经方是经典之方」或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才为经方」,甚至还有人认为「医经有理论,经方无理论,是张仲景用医经的理论指导用经方,经方才有了理论。」

点击加载图片

史书中的经方理论

章太炎曾说:「医之始,出于巫。古者,巫彭初作医。《移精变气论》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其后智慧萌动,知巫事不足任,术始分离。其近于巫者,流而为神仙家;远于巫者,流而为医经、经方两家。」

是说大约在上古神农时代,中医就形成了医经和经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原创思维理论的不同。

汉代史书《汉书·艺文志》中做了精当的说明:「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医经主要理论是阴阳脏腑经络,其代表著作是《黄帝内经》《难经》;经方 主要理论是八纲,其代表著作是《伤寒论》《神农本草经》。

经方主以药物治病,做到方药适应病证,即方证对应而治愈疾病。经方的起源初用单味药、单方证治病,渐渐发展用复方药、复方证治病,理论皆用八纲。这一原创思维理论体系的形成,大致完善于汉代。《汉书·艺文志》中有明确记载,在《汤液经法》32卷中。

点击加载图片

误读传统使经方理论模糊

千百年来,一代代习医者问道《伤寒论》,尊张仲景为医圣,称《伤寒论》为圣典,但却未能读懂,原因何在?

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心机教授回答了这一问题:「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误读传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王叔和以《黄帝内经》解释仲景书,把经方的六经解释为《黄帝内经》中的六经,模糊了经方理论,误认为《伤寒论》的理论皆来自《黄帝内经》,使后世读不懂《伤寒论》。

章太炎说:「中国医药,来自实验,信而有征,皆合乎科学。」中医是人体实验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其正确与否由实践检验。

经方理论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经方的疗效好,不仅只是方药好,更重要的是理论好。对此,胡希恕先生深有体会,他在讲授《伤寒论》时,不是先讲《伤寒论》原文,而是先讲《辨证论治概要》,先让后学首先明了经方的基本理论,引导他们读懂《伤寒论》。

胡希恕先生在1982年的讲课录音中说:「辨证在这个书是这样子,先辨六经……他知道用哪一种法则来治疗这个病。应该用什么方药,他还要进一步追,那就是辨方证了。

太阳病的治疗,有汗之中风证用桂枝汤,无汗之伤寒证用麻黄汤,其中随着证候千差万别,又衍化出众多的加减方:如桂枝汤证项背强甚,则加葛根;桂枝汤证里虚有寒而脉沉迟,则加芍药、生姜、人参为新加汤……

可见仲景辨证是由'六经’至'方证’范围逐渐缩小,最终使方证相对,使方药恰好适合症状,故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强调了辨方证,辨六经,重视经方的整体理论。

还通过病案,指出仲景书的六经理论是临床经验教训的规律总结,并警示后人辨六经的重要性。而且再三强调:「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里因作结胸。」指明病由表入里而危及生命。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当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关于六经的重要性,胡希恕先生1982年在讲课时说道:「《伤寒论》辨证,是以六经来分的,所以大家都知道六经辨证。研究《伤寒论》,首先要把六经、八纲搞明白。 

六经是规律,即六个病型:表、里、半表半里,这是疾病反映的病位;阳性、阴性,这是疾病反映的病情。病证的形成,必须有病位,同时有病情。中医辨证,不外乎八纲,就是病位上反应病情。虽然疾病万变,但中医八纲和六经可以概括所有,一切疾病都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我辨证,才能什么病都能辨的。」这段话指出六经是治病规律的科学总结,凡病离不开六经。

如果「只泥守其方」,即只注重辨方证,不先辨六经,不但临床疗效多有失误,而且还会贻误后人。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0)

相关推荐

  • 记录 钦中医青年中医经方沙龙第一期

    钦州市中医医院  秋玲 今天是经方沙龙第一天,真的是收获满满.佳明老师和高一萍老师都各自分享了不同的两个中医理论体系,觉得自己真的特别幸运,特别幸福. 佳明老师主要给我们讲解了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并从 ...

  • 浅谈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理论

    自从北宋朝廷将<伤寒论>校修.刊行以后,儒医们就开始用<素问>.<灵枢>中的理论进行注解,历经宋元.明清,随着注解人数的增多就逐渐形成了辨证论治派.重订错简派.维护 ...

  • 经方六证是如何变成六经的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中六经的实质争论不休,有40余种说法.胡希恕先生提出"六经来自八纲"之论,阐明经方六经实质是六证,是由八纲变化而来,受到广泛认可.笔者通过考证学术渊 ...

  • 学用中医经方, 必须重视这几点理论

    本 期 导 读 谈一点学习中医经方理论的体会. 对经方理论认识不足 何谓经方?有关经方的概念.定义,说到底是对经方理论的认识. 近几年来出现经方热,认为「有病找经方」,许多人认识到辨方证是经方治病的一 ...

  • UC头条:老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效验经方

    小编导读 颈椎病是困扰很多人的老毛病,除了颈痛,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一般在治疗颈椎病时,贴敷.按摩.针灸是比较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其实内服的中药汤剂对于改善颈椎病症状也能快速起效 ...

  • UC头条:自学中医之路, 通过中医脉学, 跨入中医之门

    二十八脉及主病之四纲脉 1.浮脉--病位之脉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释义:浮脉,在皮肤上就能轻轻布上三指,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就像木头偏浮在水面上,用力一按,木头在水压力作 ...

  • UC头条:失眠——中医的5个分型和经方

    资料显示,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其死亡率要比每日睡7-8小时的人高出180%以上; <黄帝内经>中提到,失眠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是其他病证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 二是 ...

  • UC头条:秦伯未: 中医治疗血液病的5点经验

    点击加载图片 血液系统疾病,历来是内科疾病中较为棘手的病种,部分病证凶险,危及生命,部分病证缠绵难愈,颇费周折. 近代名医秦伯未中医学造诣精湛,对于疑难病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经过秦老的不断摸索,其在 ...

  • UC头条:老中医留下的“补阳”方, 三味草药当作“零食”吃, 积攒你的阳气

    对于中医,你是怎么看的?有人说中医是玄幻莫测的,并且像一些有作为的中医大师,其实都是来自民间.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不能说不对,但是也很片面.因为中药其实是起源于民间的,民间的土壤丰富,并且充满智慧. ...

  • UC头条:名中医独创“抖抖”操: 只要3分钟, 经络通了, 三高降了

    有的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的人提倡长寿需要静养,国家级名中医陈意说:生命在于平衡,并非多动或少动这么简单.对于养生,他有一套私家"抖抖"操. 1 百练不如一抖 颤抖3分钟,气血传遍 ...

  • UC头条:老中医的药方, 看一看, 比现在的鬼画符强得太多了

    中中医养生汇4小时前 绝杀当今郎中! 那时候的药方还是能看懂的.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 UC头条:老中医2次辨证调药方肾衰肌酐降至正常, 中药方剂如何治疗肾衰?

    点击加载图片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