抻筋拔骨走步法
关注我
抻筋拔骨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AzMTIvMjI1NTM2OTQ4XzFfMjAyMTA3MDMxMjI1MzQ4NjQuanBlZw==.jpg)
太极者,在于知形懂劲,化发结合。在实战中,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领,并通过对战练习而成。
第一、知形,即对人体形体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这里主要是指导对对方形体变化的把握。如果对方力大速度快,我方自然不能以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应对,只能随人之进退快慢而相随。在这一过程中,最佳时机在于把握对方最初的动作雏形,即“一动”。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处理。如果一动之机失了,可以继续破坏对方的发力距离,使之不能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自然无损亦。如果这一机又失去,则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力、化力,使之在自己身上形成不能力点,没了力点,对方的进攻同样无效。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对方发力距离之外到对方发力距离之内的过程,是一个知形功夫。这个过程,是大多数练太极者长期难以做到的难解之谜。
第二个要把握的内容,就是懂劲,这里谈的懂劲,其实在上面用身体处理对方的力点时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方相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功夫,知道并把握住对方的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发人于丈外。
第三、要做到化发结合,同化同发。许多人在实战中常常感到:我破对方的招后再去打对方时,对方却又变了,所以只能化了再化,永无发人之机。其实,这中间的秘诀在于没有把握住化发结合。太极中,从来都是阴阳共存,而没有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之说。要做到化发结合,其诀在于“遇力成桩”。而桩必须是活桩,一虚一实,实腿承力,虚腿调整重心并及时根据对方重心之运动而进桩摧力。也就是说,在承、化对方发来之力的同时,桩就要动起来,或进桩掤挤采肘、或退步施以捋、按之劲,或绕步而走,施之以摆、扫、挒、扭等劲。总之,必须化发同时,以桩摧力。
第四、实战中需明确的几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对方力量的大小--对方力量再大,只有作用到自己身上才算,在未作用到自己身上之前,没有大小之惧,故无大小之说。二是如何认识对方速度之快慢。对方加快速度,其目的无非是打破对方的防御节奏而混水摸鱼。我
看似简单的抻筋拔骨走步法,却有强肾壮骨、强筋健体的诸多不寻常效果。以每分钟30几步的速度慢慢走,十几分钟就会走得全身出汗,脚底发热,肾血充盈,对于改变虚寒体质功效尤为明显。
走步方法和要领:
1、穿平底鞋。双腿绷直,膝关节不能弯曲,上身中正不动。
2、双手叠放在肚脐下,收腹、提肛。
3、下颚微收(颈根可稍向下用力),挺胸夹脊。
4、开始行走。行走时以股骨头带动大腿向上提起,直到不能再抬高时落下,落下时,整个脚掌要同时接触地面,起步抬脚时也要同时离开地面,也就是双脚要平起平落,动作象个机器人。
5、脚落地时不要有向前迈步的意识和动作,只是自然落地,脚跟大约落在前面那只脚的中间位置。
6、速度:每分钟不超过36步,以33步左右为好,这样能充分地抻拉全身的筋骨 。
7、时间的长短:依个人体质而定。体弱的人可能走5分钟已觉很累。一般人开始可以走20分钟,无论时间长短,当腰部有酸、累、痛、胀的感觉时都要立即停止,以防两肾被过度抻拉。
功效:
1、冰凉的腿脚很快会热起来。干裂的脚渐渐变得柔润。如脚上长有硬茧、鸡眼会渐渐变软直至消失。
2、能疏通肠胃,排除里面的胀气、浊气,寒气。胃里有胀气,走十分钟左右会打嗝,如肠内有胀气会边走边排气,把腹腔里的胀气、浊气、寒气排出体外。
3、增强腹肌收缩力,使大便顺畅,小便有力。
4、由于腹肌一直收缩绷紧被抻拉,肚子会渐渐变小,腰变细;而由于挺胸夹脊,使人形体挺拔不驼背,精气神随之显露出来。
5、如果腿脚肌肉萎缩,坚持走步也会渐渐长出肉来,使脚由薄变厚,腿由细变粗。
6、改变颈椎、腰椎的僵紧状态,如果每天走一、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几天后,每次做完后慢慢活动一下腰部,颈部,你会感觉到腰椎,颈椎的椎体间仿佛有一个气垫,又象是上了润滑液一般,腰和脖子转动起来轻松灵活又滑利。
7、能缓解或消除肩、颈、背部肌肉的僵紧、乏累和酸痛。如自己留意,边走边会感觉到肩颈部肌肉有被抻拉感。
8、能够抻筋拔骨。如果坚持走下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坚持的时间越长,身体的变化越大。以至于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长高了。其实呢,是有些扁缩了的椎间盘(纤维环)由于得到气血的滋养又恢复了弹性而变厚了,这样每一节椎间盘都增厚一点,整根椎骨也就变长了,象被拔起来一样,可谓“抻筋拔骨”。
如此简单的走步法为什么能有诸多功效呢?这是因为第一,它能够“抻直筋”。第二,它能够“拔正骨”。古人说:“人体背悬五脏”,就是说人体五脏是悬挂在脊柱两旁的,脊柱两侧还分布着五脏的各腧穴。脊柱挺拔、中正五脏方能安舒,方能各居其位,尽司其职,人们也因此而拥有健康的体魄。
医书上说,人的身体里有485道大筋,可谓人身无处非筋。筋的特性是刚劲、柔韧,能屈伸。筋的疾病有两种:一种是受热纵驰不收,就是筋变软了,使肢体不能随意运动,如半身不遂;另一种是筋遇寒拘急,就是筋变硬了,使身体俯曲不伸。身体受寒着凉,筋会收缩变短,肌肉也会随之收缩,经脉、血管、神经皆因肌肉的收缩而弯曲,致使气血不能畅行,大脑神经信息传递受阻。而抻筋跋骨走慢步能够抻拉从脚趾到头顶所有的筋,起到舒筋、活血、通经络的作用。具体来说:
(1)它首先抻拉的是从脚趾到大腿根部的六根大筋,使气血能直达脚底,长年寒凉的脚很快会变热;粗糙干裂的脚能退去死皮渐渐柔润。
(2)向上再抻直大腿后边经过臀、胯至腰部的筋,使腰部肌肉恢复正常,致使两肾舒张,肾功能逐渐增强,人便渐渐地有了精气神。肾主水道,尿频尿急会得到改善。肾主骨、骨生髓、髓造血,椎间盘获得气血,腰椎、颈椎就能活动自如不僵紧。
(3)它能抻拉到脊柱两侧的大筋,使背部肌肉结实,对脊柱起到稳固作用使之不易弯曲。
(4)它能抻拉从大腿穿过骨盆至腹部的筋,因而能使腹部肌肉结实,增强肠蠕动促使大便通畅。
(5)推能向上抻拉至胸、颈、达面部的筋,使人昂首挺胸,精神饱满....。
另外, 筋的两端深深地长在骨头的两端,它们象锚地一样坚稳牢固,约束着骨骼完成各种动作,骨节、关节能够活动自如完全依赖于筋的弹性和韧性。抻筋拔骨走步法能强化筋的这种特性。
抻筋拔骨走慢步,能使全身的筋骨皮肉充满气血、结实有力,形体挺拔、尽显健康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