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恐怖真菌之马尔尼菲篮状菌 | 医学笔记
真菌是死亡植物的分解者,在营养循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它们也给生活造成了严重的问题,比如面包发霉、毒蘑菇、房屋木材腐蚀、人类病原菌,以及影响室内空气、毒素产生、院感暴发等。本文认为的前十种恐怖真菌是基于人们的恐慌程度、真菌问题耗费的成本及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小编将分期介绍世界十大最恐怖的真菌。
首期为大家介绍的是马尔尼菲篮状菌。
马尔尼菲篮状菌——从HIV患者到健康人群的双面杀手
马尔尼菲篮状菌(TM)原称马尔尼菲青霉菌,是继结核菌和隐球菌之后,引起HIV感染者发生感染的排名第三位的病原菌。主要在东南亚地区流行,可导致患者发生播散性感染甚至死亡。
图1 来自中国的AIDS患者感染了马尔尼菲篮状菌,全身可见皮肤丘疹
TM属于双相菌,25℃为腐生阶段霉菌相,37℃在宿主体内为酵母相。
图2 a:TM丝状真菌相菌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25℃培养5天。b:TM酵母相菌落,沙氏琼脂培养基(SDA) 37℃培养6天。c:TM丝状真菌相镜下形态。d:TM在宿主体内为酵母相,TM正被巨噬细胞吞噬
自1965年首次在越南的中华竹鼠肝脏分离出该菌后,在银星竹鼠、大竹鼠、小竹鼠内脏中均发现了TM。竹鼠是TM的主要携带者,流行率70%。另外还从狗和大象身上分离出TM。这些宿主都很健康,肠道和胚胎未受累,因此排除了垂直传播。接触土壤可能是机体发生原发性感染的必要条件。在竹鼠与HIV阳性患者中找到的TM菌株遗传学相似,提示为鼠传人或鼠和人从相同的环境中感染。Chariyalertsak等研究发现,竹鼠接触史不是篮状菌病的危险因素,而与雨季农作相关。没有证据表明其可以人传人,但中国南部人们吃竹鼠可能会感染TM。另外,皮肤直接接种也是一种传播途径。
HIV晚期患者感染TM可能致命。播散性篮状菌病局限于东南亚、中国东南部、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篮状菌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患者, 其中87%~96%是男性,AIDS患者发生TM感染不进行治疗的死亡率为100%。令人担忧的是,非HIV感染者与其他细胞免疫受损患者TM感染率日益升高,且非HIV感染者发生TM感染常常被误诊。在器官移植中,接受来自流行地区人的捐赠也存在风险。另外,TM对氟康唑高度耐药。
译者:徐和平、刘敏雪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文章首发自京港感染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