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材里,藏着看不见的情绪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过后,你的体重还好吗?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徒伤悲,六月徒伤悲……
在不影响健康和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胖和瘦只是一种身体状态而已,无关美丑。
但在胖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以及瘦下来之后,身体、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让我们不断地把精力放在减肥上。
减肥的最佳答案只有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
问题在于,我们既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
我们能把各种减肥知识、食物能量表倒背如流,但在忙了一整天之后还是想用一顿大餐犒劳自己;
生活已经很苦了,要学会给自己加一点甜,甜食真的能让人感到快乐。
发现了吗?很多时候,我们对食物的需要,不是身体的需要,而是心理的需要。
也就是说,变胖还是变瘦,背后都有心理成因,找出并解决你心理成因,就找到了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辞职一段时间,或者长时间休假的人再回到公司,会发现他非但没有因为不上班、不忙碌而变胖,反而瘦了,气色也好了。
' 工作肥 ',并不是个例。
2017 年,美国一家招聘网站对三千多名白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每四个人中有一个人在工作后体重增加近 10 磅,10% 的人胖了 20 磅。
导致长胖的三个因素是:久坐、疲惫和压力性进食。
面对压力时,我们会更容易选择高热量的零食,甜的、咸的、脆的,不知不觉吃了很多,最后发现,原来我不是饿,只是嘴巴很寂寞。
搜狐曾发布一项调查显示,72% 的白领感觉承受巨大压力,但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吃东西,就成了最简单的减压方式,情绪化进食,成了一种习惯。
尤其是平时自律、习惯压抑自己、克制欲望的人,在遇到挫折或者痛苦的时候,更容易暴饮暴食。
还记得《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吗?
他游走在 ' 人群 ' 当中,随波逐流,没有人注意,没有人关心,没有人意识到他的存在。
唯一能让他内心不孤独的方式,就是大吃特吃。有人说,无脸男吞下去的不是食物,而是缓解孤独的药。
的确如此,糖能产生大量的多巴胺,让人感觉到快乐,热量能给人深深的安抚和安全感。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营养中心研究表明,75% 体重超重的人潜意识里把吃东西当作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 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 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能,那就两顿 '、' 饿不饿,不如我煮碗面给你吃 ' ……
这些台词金句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吃,能让你快乐。
但是吃过之后带来的,是更深的空虚和更大的压力。
有什么是比体重秤和体检报告更让人不能直视的吗?
减肥要靠意志力,那么意志力从何而来?
有一个著名的关于意志力的心理学实验。
把两组饿着肚子的大学生放进同一个实验室,一组的面前摆放着刚刚烤好的巧克力饼干,二组的面前摆放着胡萝卜。
整个实验室里的人都能闻到巧克力的香浓味道,每个人可以吃眼前的食物,但是没有任何人和设备阻挡胡萝卜组的同学去吃饼干。
也就是说,胡萝卜组的同学在巧克力香味里,不断吃无味的胡萝卜片,必须要通过意志力来压抑自己对饼干的渴望。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得到了一份试卷,上面的数学题是无解的,心理学家想要看他们能在解不出来的情况下坚持多久。
结果,饼干组的同学坚持了 20 分钟,而胡萝卜组的同学,8 分钟就放弃了。
实验证明,意志力是有限的,它不是越锻炼越强健,而是越使用越损耗。
为什么美国体重超标的人群不是有钱人,而是穷人?
因为有钱人有能力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必在面对诱惑时花费太多意志力,而穷人每天都在抵抗各种各样的诱惑,在面对食物时,也就没有意志力可以再使用了。
油炸食物、甜品,热量高,价格便宜,就成了低收入人群的最爱。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的研究中说,那些从事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工作量大,且无权决定自己工作的数量和品质的人,更倾向于通过满足晚上的食欲来消除工作上的压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白天的时候很有意志力,早晨鸡蛋、牛奶,补充蛋白质,中午 ' 吃草 ',补足青菜的需要,但一到了下午或者晚上,又会控制不住多吃,日复一日的循环。
在一个个棘手的工作问题中、在一次次头痛的沟通里,我们的意志力已经消耗殆尽,面对食物,最好大快朵颐。
露易丝 · 海在《生命的重建》中说,肥胖代表需要保护,避免被伤害、被轻视、被指责。
每一块减不掉的脂肪,都是潜意识为你披上的铠甲,填满心理上的缺口,身体就会向你想要的方向去改变。
心理咨询师徐徐在 38 岁时,体重达到了 150 斤,而她身高只有 1 米 58。
在外人看来,她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虽然胖,但是一种 ' 富态 ',无伤大雅。只有她自己知道,150 斤的身体是多大的负担。
作为心理咨询师,她听了很多来访者的故事,发现自己和很多胖人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用吃来填补自己没有被满足的爱的需要。
为了减肥,她开始了探究内心的疗愈之旅,一路学会正视自我、成就自我,享受生命的美好,当你学会这些,那些无法节制的食欲会消失,心理能量和意志力也变得强大。
现在的徐徐,体重 99,足足瘦了五十斤。50 岁的她,比 30 多岁时更加轻盈、有活力。
在《我减掉了 50 斤!》一书中,她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生活经验慢慢剖析体重管理问题,涉及到了很多知识点,包括焦虑情绪、责任界限、自制力练习、心流、信仰与信念等等。
自己和其他六位在她帮助下成功瘦身的故事,能让你在他们的经历获得启发。
我们将全书精华拆解为十讲,从关于减肥的误区开始,包含:
哪些家庭羁绊,让我们负 ' 重 ' 前行?
如何战胜 ' 黄昏焦虑 ',让减肥事半功倍?
你为什么总是减肥失败?如何运用平衡责任感,远离中年发福?
如何处理减肥时的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