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法随记(十四):去做就是
有朋友留言:“指针有时候信心不够,比如两筋之间的穴位,因为空间的原因,手指点按相当没感觉,感觉没有按到穴位,包括力度和时间不好把握,但是扎针就很明显。信心不够,效果就可想而知。”
这段留言,或许道出了很多人的想法。对指法信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法效果。
指法的信心源自哪里?首要还是明理。黄帝内针强调不明理、不下针,指法应用尤需如此。
这个朋友讲“感觉没有按到穴位”“手指点按相当没感觉”,从字里行间来看,还是对穴位“恋恋不舍”。
黄帝内针在实际应用时,虽然也取肘膝以下一些常用腧穴,但所用的主要是其同气功用,而不是腧穴的主治功能,黄帝内针的根本是同气相求。
比如,我们常讲“执两用中”,也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这个“两”,亦即“阴阳”,在黄帝内针体系中表现为上下、左右、前后、表里等。
“执其两端”,一端是证(症),随证治之;另一端是“同气点”,这个同气点可能是阿是穴、常用腧穴或者是同气区域内的任何一个点。
在学习初期,常用方法首先是找阿是穴;如果没有明显的阿是穴,那么可以通过两分法确定同气点,或者选择对应同气区域的常用腧穴进行按揉。
此时用的不是阿是穴或常用腧穴等的主治功能,而是这个“同气点”与“证(症)”构成了一对阴阳,通过“同气相求”促进“阴阳自和”。这个同气,包括三焦同气和经络同气。
明白了这个理,就会少很多“是否按到穴位”这样的纠结。在符合黄帝内针法则的前提下,当下“出手”的每一个点位都是穴位,穴在心中。
当然,明理不仅仅是明这个理。三才之道、阴阳之道、中和之道,真正理解并融会贯通这个“三二一”基本纲领,才是黄帝内针的本来,也是针指之用的必须。
指法与针法理上一致,用上有所不同。如这个朋友所言:“但是扎针就很明显。”明显在哪?用针时信心不一样。
所以指法要用好,必须对黄帝内针理法有更完整、更深入、更清晰的把握,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明理之上。
指法的信心建立以后,对“力度和时间不好把握”这样的困惑也会随之而去。
比如,指法的力度问题,是重一点好,还是轻一点好?
其实,轻重是相对而言的,如果阿是穴比较明显,那“轻一点”相对来说可能也是重的;反之,可能“重一点”相对来说也是轻的。
合适的力度是“不轻不重”,对方能够感知即可。如果力度过大,对方龇牙咧嘴,注意力都在“阿是穴”上,还怎样“感而遂通”呢?
黄帝内针指法靠的是“同气相求”,而不是力度大小。当然,能不能用力度大小来调摄阴阳,这又是一个可以探讨的话题,黄帝内针法无定法。
再比如,指法的时间问题,同样也应回到黄帝内针理法上来看待和把握。
黄帝内针针法是随证治之,指法自然也是随证治之,这里要留意的不仅是个“证”字,还有一个“随”字。
按揉以后症状随之缓解或消失,时间可以短一些;若是症状没有及时缓解或消失,时间自然可以长一些。
按揉的时间“随”着“证”的变化来确定,对于一些症状改善不甚明显的情况,还可以通过阴阳倒换办法来增强效果,也可以一次按长一些,或者一天多按几次。
这里要“明”的是,用针或指只是症状改善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还有导引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也要综合考量。
学用黄帝内针若是站在这样的“理”上,那么无论是用针还是用指,我们守住简单,去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