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涨5倍!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最近有粉丝问看着汇川技术像飞机一样加速上涨,华叔在公众号提过汇川技术最早是2019年12月,当时20块都不到,到去年8月份写信捷电气时也提过汇川,当时上涨至36块左右,到今年,对比去年8月已经翻倍不止,怎么涨得如此猛烈?
先看看汇川基本面——
汇川是国内工业自动化龙头,布局通用自动化、新能车电控、电梯配套、工业机器人和轨交5大板块。
由于我国工控行业起步晚,在通用自动化领域,国内一线龙头多为海外企业,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汇川依托“行业+品牌+技术”营销,推行系统性解决方案,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在低压变频和伺服市场站稳内资品牌第一地位。
在国内低压变频器市场,汇川与 ABB、西门子处于第一阵营,位居行业第3、内资品牌第1。
伺服系统位居行业第4、内资品牌第1。
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突破乘用车造车新势力,市占率升至行业第2位。
从2020年年报看,汇川工业自动化、电梯、工业机器人的收入占营收87.22%,毛利率达41.22%,新能源车、轨道交通占营收12.78%,毛利有23.53%。
这里没有自动化和电梯电气、业机器人的具体占比数据,但按照前几年的数据来看,如果变化不大的话,自动化和电梯电气这块几乎是对半分,大概占42%以上,估计自动化稍稍多一点,而工业机器人占估计只有2~3%之间。
如果按产品区分,变频器占营收30.42%(毛利46.95%)、贝思特产品占25.75%(毛利26.38%)、运动控制占18.98%(毛利48.74%)、新能源车和轨道交通占12.78%(毛利25.53%)、其他占5.97%(毛利41.92%)、控制技术占5.11%(毛利52.3%)、传感器占0.98%(毛利45.59%)。
所以说,我们搞清楚汇川自动化、电梯电气、新能源车业务的情况,基本都能看通汇川的业绩增长逻辑——
工业自动化业务——
业务包括各类变频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工业视觉系统、高性能电机、编码器等核心部件及电气解决方案。
目前工业自动化产品容量较大的几个行业有:3C制造、纺织、电梯、空压机、起重、机床、印包、冶金、石化、市政、建材等。
工业自动化产品市场需求与下游行业的产能扩张、设备升级换代、产线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提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设备需求量越大、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越高,其使用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就越多。
总的来说,虽然工业自动化产品需求受宏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工业自动化产品仍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工业自动化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在高端应用市场,仍然是外资品牌占据领先地位。
据睿工业目前统计, 2020年公司低压变频器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位于前三名,占比约 12.1%(排名第一、二位的厂商及市占率分别是:ABB占14.3%、西门子占13%)。
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位于前四名(前四名厂商及市占率分别是:安川11%、三菱11%、松下10%、汇川10%)。
公司低压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且均位居内资品牌第1名。
由于该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外资品牌,目前市场份额相对不大,具有较大的成长机会,属于成长型业务。
电梯行业——
产品主要包括电梯一体化控制器、人机界面、门系统、线束线缆、井道电气、电气大配套等。
随着房地产投资放缓,电梯行业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面临洗牌局面。
整梯制造企业需要打造全面的运营能力,包括市场、技术、成本控制、服务等,否则很难存活下去。
企业的发展重心也由制造为主向品牌运营与服务运营延伸。
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及国产品牌电梯厂商选择将更多的零部件业务外包给专业的供应商,并且更倾向于采用一体化、大配套的模式。
电梯零部件行业格局将会有所变化,市场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产品、大配套和整体解决方案、一站式的售后和增值服务的电梯配套供应商将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
公司在电梯零部件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国产品牌供应商。通过 2019 年收购上海贝思特,公司能够为电梯客户提供包括电梯一体化控制器、人机界面、门系统、线缆线束在内的电气大配套解决方案。
公司的电梯一体化控制器产品、人机界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已经成为行业领先的电梯电气大配套解决方案供应商。
由于电梯行业发展受到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且公司的电梯一体化控制器、人机界面的市场占有率较高,所以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属于成熟型业务。
新能源车业务——
这里产品包括:各种电机控制器、高性能电机、DC/DC 电源、OBC电源及总成系统等,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客车、物流车、乘用车领域。
新能源乘用车还处于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处于战略投入期。
未来,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另外,除了以上目前的主要业务,还有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将成为未来公司的业绩增长点。
工业机器人——
据 GGII 统计,2020 年公司 SCARA 机器人销售台数在国内市场排名第3名,且为内资第1名。
公司在 SCARA 机器人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为 EPSON、YAMAHA。
目前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处于战略投入期,未来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目前仍然以地铁制式为主,按照一公里配列车进行计算,预计 2020-2023 年牵引招标总公里数约 4480 公里,牵引系统市场总容量约 282 亿(每列车按照 500 万预估)。
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极少数掌握牵引系统核心技术且具备运营业绩的牵引系统供应商。
汇川能在国内站住脚,也有它的护城河——
1、专利护城河
2、成本护城河
与内资品牌相比,公司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不断进行产品设计优化而带来的产品方案的低成本、物料采购的低成本以及良好的质量控制而带来的产品维护低成本。
与外资品牌相比,公司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以研发和营销成本为主的管理低成本。
3、规模效应护城河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注塑机、3C制造、光伏、机床、纺织、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等行业推出了新的行业专机或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些专机或一体化解决方案都成为公司行业拓展与进口替代的有力武器。
通用自动化未来在国内的潜在竞争对手?
目前看,汇川主要竞争对手主要是和海外品牌的竞争,变频器现在主要就是ABB、西门子2个主要竞争对手;伺服去年是第二名,前面有2个日本品牌;PLC的地位相对弱一些。
国内而言,单产品可能有一些竞争对手,但是多产品+行业解决方案的竞争对手国内确实还没有。国内企业必须要大规模投入才可能未来做出来。
不过汇川有一大问题,工业自动化所处于工控行业规模是有限的,整个行业才每年的增速才10%左右,你想公司翻倍的业绩连续两年还可以,但要是拉倒3年或者是5年,这就太难了。
对未来几年合理的预期应该是,净利润增速同比放缓,2022年可能回落到30%以内。
但新能源车业务和机器人业务经过2-3年的发展逐步顶上,这两块业务的成长速度才是公司未来几年能够保持高估值的关键。
其实不然,任何行业都是有天花板,业绩突如其来的爆炸性增长,大部分原因是之前基数低,再加上国产替代的大背景,汇川吃掉了不少外企的市场份额,这才导致业绩爆炸性增长。另外,汇川是平台型公司,涉及下游行业较多,对于下游周期性影响相对减少,可以有助公司业绩平稳增长。
综合来看,考虑到疫情下,汇川进口化替代的情况导致业绩大涨,如果未来2年疫情消退,汇川是否保持增长,难以预测,按保守估计,估值给40倍PE,如果乐观情况,进口化替代持续,可以给50~60倍PE。
今年净利润预测为30亿,保守合理市值在1200亿,乐观市值在1500~1800亿。
微信又又又改版都让华叔非常揪心,小伙伴都说找不到华叔,只有大家“星标”华叔聊科技,微信怎么改版也能找到华叔。
每天码字不易,不求打赏,觉得华叔文章有用,希望能素质三连,感谢。
企业推文快速查询方法:
方法一:回到“华叔聊科技”首页,点入“龙头追踪的龙头精选”即可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