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区”真的是毒鸡汤吗?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网贴很有意思,叫做“跳出舒适区,是本世纪最大的毒鸡汤”。全文以漫画形式展开,举的例子都很有趣,比如对一条水里的鱼讲,你要跳出舒适区,舒适区里呆久了你就废了,只有跳出舒适区你才能变成一条更好的鱼!然后鱼信了毒鸡汤从水里跳出来,最后变成了一盘香喷喷的烤鱼……
虽然说这篇帖子举的例子从逻辑学上讲漏洞很明显,但是它能激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一篇好帖子。
确实,很多人对于“走出舒适区”这个说法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的思维定势,正好借助这个契机,我们从头来理一理舒适区这回事。这一集里,我会讲三个“究竟”,都是根本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舒适区、究竟要不要走出舒适区、以及如果走出舒适区究竟又该走向哪里。
先说第一个究竟:究竟什么是舒适区
舒适区本身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型概念,更像一个打比方说事的科普应用型概念,这就意味着其实每个人都有着对这个概念的定义权。但如果不同观点的人之间要讨论问题,那就还是得对概念的定义达成基本共识,不然你说该走出去我说不该走出去,闹到最后发现大家观点没分歧,只是每个人对概念名词的范围界定不一样,这样的辩论岂不可笑?
对比了一下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对这个词的定义,发现百度百科的解释更加接近英文维基百科的原义一些,取百度百科的解释好了:舒适区(Comfort zone)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 舒适区,又称为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
从这个定义和讲到舒适区概念的英文原书里都会发现,舒适区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本身不带有褒贬色彩。它的关键词是习惯,正如习惯有好坏之分,舒适区也分好坏。你习惯运动健身,每天不跑步不撸铁浑身不得劲,这个舒适区就挺好的呀;但如果你烟瘾太大,每天不停地吞云吐雾才能感觉踏实,这个舒适区就不那么好。
厘清概念之后,再看第二个究竟:究竟要不要走出舒适区
无论是否走出舒适区,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那么要不要采取这样的手段,就要看你的动机目的是什么。比如你的目的是减肥,而你的舒适区现状却是一颗运动的心+一张贪吃的嘴+一具懒惰的身,那你说要不要走出舒适区?
如果你的物欲不那么强烈,舒适区的现状能满足你的欲望,那就没必要非得走出去。如果说你的欲望或者说目标超出了你的现状,比如你目标是35岁之前财务自由,而你按舒适区的节奏来,35之前可能房贷还没还完呢,那就需要走出舒适区了。
所以说,是否需要走出舒适区,完全是一个小马过河式的主观选择,决策标准要看你的舒适区现状的能力、资源是否匹配你的目标。我之前在回复有些朋友关于我真人出镜的评论时,老爱说挑战舒适区,是因为我希望将来视频的内容不是百分百的电影剪辑,希望内容来源更加丰富多元化一些。相对于这样的目标,我就必须跳出做一个电影剪刀手的舒适区。
最后看第三个究竟:如果走出舒适区,究竟该走向哪里?
这个问题也就是那个漫画帖子的最大的逻辑弊病所在,鱼儿走出舒适区,就一定要去做烤鱼吗?实际上解答这个问题不需要我的智慧,早在100多年前的心理学家耶基斯(Yerkes,Robert Mearns)早已经给出了答案。
他的研究发现:走出舒适区之后,人的焦虑程度会有提升,从而产生应激反应,其结果是专注程度提高,进入“最佳表现区”——在这个区域之中,人的工作表现将会得到改善,并且他们的技巧也会被优化。但如果外界压力和焦虑程度过量,就会从“最佳表现区”进入“危险区”,工作表现和决策质量迅速下降。
这么一看,走出舒适区的目的地,显然就是“最佳表现区”,但这个说法还是比较抽象。对于最佳表现区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同样的领域,不同的压力。比如你对于每天自由随意的慢跑已经很习惯了,那么如果你给同样的路线增加一个时限,压力水平就会增加,适当的压力水平可能会帮助你进入最佳表现区。另一种理解是从一个已经熟悉的领域,转去学习一个邻近的新领域。
比如你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拍照已经在你的舒适区了,那么顺带去学个后期PS,这里很可能就是你邻近的“最佳表现区”,学习热情和效率可能都不错;但如果这时候去学个拳击,可能就步子太大而进入了危险区。
回到开头鱼儿的例子,如果它们真的理解了舒适区理论,又希望走出舒适区的话,可能也应该是从这条小水沟的舒适区走出,游进一条小河,而不是盲目地就跳上了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