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铎,匡天龙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温
馨
告
知
《诗典藏》一书征稿开始,欢迎老师们踊跃投稿!
思归文集
当你留下芳馨的名字,也就留下了思念的种子。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便会开花结果,便会甜蜜满地!
【作者简介】:
潘朝铎、笔名:孟研、正义、天马、潘峰,山野小草。1965年生,祖居中国洛阳北邙脚下。法律工作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基层法律服务业协会会员,宣传处副处长,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县易学研究会会员。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高级书画家,中国乡村作家.1994年开始新闻及文学创作。1996年县委政法委负责政法宣传及孟津电视台《政法天地》编审工作。1997年县法院研究室从事政法宣传及《法院简报》编辑。2000年洛阳电视台新闻部《今日报道》记者、洛阳市委政研室《领导参阅》编辑部记者编辑,河南城乡经济报财经周刊做记者。作品先后在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法院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河南法制报,河南农村报,老人春秋,洛阳日报,晚报,经济报,交通报,公安报,法制报,卫生报,今日头条,都市头条,中国诗书画家网、中国散文网、等国家、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创作的《静思》在《中国乡村》杂志刊出、《咏洛阳》、《咏牡丹》等作品在第六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被评为二等奖、被中国诗文书画家网评为一等奖。作品被收入《2019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中国诗文书画家名作金榜集》(2020卷)。创作的《洛阳来吧》、《赏梅》、《抗瘟疫》在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被评为一等奖并授予“全国文艺创作名家”荣誉称号,作品载入《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2021年3月被“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名作典藏”组委会评为特等奖,授予“中国当代文艺家百杰”荣誉称号;作品《咏春》等收入《新中国成立71周年文艺作品大典》。书法作品在第三届'琅琊杯’全国诗书画家精英赛中被评为一等奖。2020年书法作品被中国诗书画家网授予“诗书画风采人物”载入《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名作典藏》一书。2021年散文《母亲和二舅》在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被评为一等奖。作品载入《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第八卷)。
荷畔
作者:潘朝铎
夏日荷花莲蓬俏
红男绿女逐塘笑
秋后藕收人称宝
来春佳人抱小娇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长曹志杰先生继《心之语》《醉语》之后最新出版《情蛊》欢迎文友订购!
【人物简介】
匡天龙,笔名有流沙、流沙江、匡天龙、匡花坛、匡花堂、匡语堂、匡天马、匡神堂、匡神坛、匡四堂、匡四坛、匡文坛、匡金火、匡天下、匡匡匡、洪湖浪、洪湖浪涛、流沙江河。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中秋节生人。现年43岁。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洪湖镇汴河街道匡家祠堂村人,有著作多部。现在是广东省广州市 金火学校校长。
乡愁,是母亲在呼唤我们的名字(文化散文)
在家乡但村子里,母亲的声音一般都大。小时候,放学后至晚饭前有段最快乐的时光。鸡鸭入笼了,牛羊归圈了,大人收工了,我在饭桌上写好作业了。这时,星星月亮开始渐渐接管了夜空,孩子们开始接管村子里的快乐自由的时光。如果在五月六月,到处都飘着麦香,麦草堆是孩子们的天堂。整个村子里满是奔跑欢呼的声音,但在这欢笑声、狗吠声、猫叫声和青蛙的欢唱声中,有一种声音能穿透村子和夜色,然后准确地落到一个个奔跑的孩子身上,那就是各家的母亲在喊各家的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匡天龙!”一声清脆悠远的声音传到大屋场的麦草堆里。匡天龙正在草堆里打滚,听到母亲在喊自己,一下子停住,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一般喊完名字,紧接着飘扬而来的还有一句话——“回家吃饭咯!”匡天龙双脚蹬地,撅着屁股,大声地回一句:“妈妈,我回来喽!”
一家呼唤起,家家渐起了。那时,我觉得太阳也是有家的,要不然天一黑,它怎么就不见了。满天星斗下,从大屋场到各家的小路上,有的与自家的狗一起蹦蹦跳跳地回家,有的牵着弟弟妹妹,额头上挂着汗珠儿,肚子咕咕地唱着歌儿……这样的傍晚,这样的时刻,被母亲喊回家吃饭,是那时岁月里最美的细节和时刻。
一推开家门,饭菜香扑鼻而来。母亲在埋怨我只顾玩耍,不知道回家。在厨房里母亲最有权威,她一边盛饭一边唠叨——谁见到长辈没叫,谁放牛吃了别人的庄稼,谁挑水时没有洗缸……从我懂事起,许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矩,跟母亲做的饭菜一起,喂养着我长个儿、抽条、强骨骼。
母亲平时说话轻声细语,但我做错事时,她呵斥我的声音却很大。小时候母亲大声制止过的行为,长大后更加入脑入心,有些道理始终就在“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地方。比如:记住自己的祖训,流血流汗靠自己的双手吃饭,不能讥笑取笑残疾人,需要今天做的事不能留到明天,今日功课今日毕,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拿……
后来我成家立业,人生经历了春夏,也看得到秋冬的时候,对母亲有了深刻的理解,深刻的孝顺和敬爱。她一辈子疼我们兄弟姐妹,她生我们时痛疼,我们生病了她也心疼,后来她老了,腰疼、背疼……她这样一辈子该有多疼啊!在我为人父之后,那种疼才切身感受到。
她不仅把我们兄弟姐妹养大,还带大我们的下一代。儿子有时感冒发烧半夜会出现抽搐,她在隔壁一听到哭声,披着衣服就来了。她说孙子是“吓着了”,让我媳妇睡觉前摸着儿子喊几遍儿子的名字。她说:“妈喊千里,迷失的人,妈都能喊回来。”我和媳妇虽然不信,但却能理解母亲所说的那种心理暗示,那就是爱的力量啊。
母亲的喊声不光能穿越千里万里,还能穿透岁月穿越时光。之前我们在网络上面看到过一个视频,一个八十五岁的老奶奶病重,呼吸渐弱,已经没有了意识。在弥留之际,她一百零五岁的娘来看她。老娘一声“小妮儿”,八十五岁的女儿居然睁开了眼睛,四处找寻那个呼唤自己的声音。人不管到了多大的年纪,有母亲喊着的人,心里都是最踏实的。有母亲的地方才是家。
2020年,这个庚子年春天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让人动容——九十岁的徐美武老奶奶,她六十四岁的儿子不幸染上新冠肺炎,家人都被隔离了,她便一个人在医院照顾,直至儿子被送进隔离病房。离开时,她用医院里的便笺写了一张字条,委托医护人员转交给儿子,她在字条里写道:“儿子,要挺住,要坚强,战胜病魔。”她的呼喊虽然没有挽回儿子的生命,但一定能抵达离别前的那一抹留恋。母亲的喊声一直萦绕在孩子们的耳畔。
年少时光,是母亲一声声喊着我们回家吃饭的记忆。如今,自己已经成年了,勇挑生活重担时,那白发的母亲是挡在我前面最坚实也最慈悲的盾牌。乡愁,是母亲在呼唤我们的名字不论走多远,只要听到母亲的一声召唤,我就会怀着清澈如初的心,马不停蹄地奔回她身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