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堂 |针对中老年人学唱歌,最简单的8个声乐学习方法(收藏!)

声乐教学本来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又要让学生必须达到老师的要求,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如何用一种最简单的教学方法解决声乐上的难题,如何用一套即专业又简单易懂的组合教学法引导学生达到专业的要求,是我多年研究中老年声乐教学一直追求的目标。我自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整整三十年了,从事中老年教学也有十几年了,多年来,经我教授、训练出数以百计的中老年歌手正活跃在当今的舞台上。她、他们的演唱经常出现在中央和各地方广播电视台,受到了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好评。( 祥见中央音乐学院老年大学校长吴启明《名师出高徒一文》)。

用最简单的歌唱理论让学生理解声乐中的最深奥问题

歌唱不能光用嗓子,嗓子是喉管、口腔、脖子、肌肉和声带的混合体,是唱不好歌的,由于它们在你歌唱时互相利用,互相排斥,所以,歌唱出来也不好听。要唱好歌首先应发挥声带、气息和共鸣的作用。声带是你的本钱,歌唱喊叫,乱用声带,一旦遭到损坏(即喊破了嗓子),你就在也唱不出好听的歌了。歌唱需要训练,首先要训练声带。办法有三种,一种是气泡发声练习(用少量气息轻吹声带发出气泡声)让你真正知道声带的所在位置,要知道用它来发出声音,记住,任何器官和肌肉都要松弛而不能为此加力;第二种是顿音练习,用中强的气息按单声“啊”母音发声为主,以用顿音气息冲击声带分别唱出‖1 3 5 ì|5 3 1-‖反复练习。记住,声音要清脆、明亮还要轻松,要用单独的“音“唱而不能连起来唱;第三种是由“啊”母音起唱,弱起逐步渐强,声音由小到大进行声带拉伸训练,再如用旋律唱“乌苏里船歌”最后结束的“啊拉赫尼那”的高低音的强弱和远去的声音变化进行声带调节、拉伸练习,效果会更好。

用最简单的形容来扭转学生学习声乐的歌唱意识

声乐讲究歌唱方法,歌唱要给人带来美感和享受,如果不加学习,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甚至声厮力竭的喊叫,变成了噪音,不但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和享受而且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烦恼。那么,怎样才能给人带来快乐和享受呢?简单地说,一首歌就是一个美妙的故事,当你唱每首歌时就象给大家讲了一个非常生动、感人的故事来感染大家,大家受感动了,也就说明你有了歌唱艺术的感染力。唱每支新歌之前,首先应看歌词内容,是悲伤?欢快?思念?感恩?那种类型?然后再唱谱(旋律)。你还要想,将用那种情感去表现?用什么唱法的声音去渲染这首歌?用民族?用美声?用通俗?用深沉?用激昂?都要全面考量,然后再用你所学到的声乐技巧去细化和处理这首作品,这样,你的歌唱意识就产生了。

用最简单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歌唱器官使用

声乐需要人为调动歌唱器官的使用,歌唱器官包括,面部、口腔、喉腔、咽腔、鼻腔、呼吸,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器官,那就是通畅的“歌唱管道”。“什么是歌唱管道”?歌唱管道就是老师言传身教让你找到的正确发声感觉而逐步形成的歌唱状态!解决方法是以“大喘气”扩充管道,控制歌唱管道的形成;二是“如何调节歌唱面部表情”解决方法是,要随着作品要求而展现,促使面部积极、兴奋(入戏),必须要以“惊呀状态”训练,同时扩张共鸣体;三是“鼻咽腔共鸣”鼻咽腔是歌唱的第二声区,作用非常重要,解决方法是,应用姆指和食指堵住双鼻孔稍微用力鼓气,扩充鼻咽共鸣腔;四是“深呼吸是歌唱高音的发动机”解决方法是,要获得这种体会应双手弓腰抬一些重物,在用力瞬间把气息力量集中到腰部横隔膜处,然后,要求所谓心窝处以上迅速放松如一,并能发出嗤嗤自然放气的声音。如果找到了这种体会,深呼吸对高音的支撑也就不是难题了;五是“声音统一”它是声乐界最讲究的科学方法之一 ,要想实现声音统一的解决方法是,无论练声还是歌唱,口腔、咽腔、鼻腔永远要保持一个吸气的状态,仿佛口腔里总像含着一个球体,绝不能让口腔、咽腔、鼻腔出现干瘪的意识产生,否则,就会变成了说唱的“白声”或整个声区里出外进,破坏了声音统一。

用最简单的练声方法让学员体会高音的畅通无阻

“难高音”真的那么难吗?我认为不是这样,是人们不正确的发声虚高了它的价值。

我理解;高音的畅通无阻完全是良好的歌唱状态和良好的气息活动默切配合实现的!多年教学和自身歌唱体会告诉我,畅通的高音与五个训练方法是分不开的,一是,打开歌唱通道(打哈欠)是实现声音统一,解决高音最主要的训练方法之一,训练中要以“啊带欧”母音,以二个八度逐级巡回训练 1 3 5 ì-| 54321―‖以每个八度最后一个音要唱“啊”想的却是“欧”,二是,两种气息的流动性要根据声区、音域的不同默契配合;三是,鼻咽腔的三个闭口音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利用第二声区会给你的声音高位置和唱高音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四是,千万要注重两种呼吸的转换,尤其唱高音前的深呼吸一定要沉着冷静、内紧外松、弱起后放、气下单田要有支撑和力度;最后一个就是唱高音时,要必须保持“深呼吸”歌唱状态不变,中音至高音音频不变!高音的通畅无阻标置着你的歌唱能力、娴熟的技巧和专业水平。

用最简单的作品背景来引导学生在歌唱中情感的发挥

歌唱讲究“声情并茂”,歌唱中的吐字和发音都带有情感成份,一首好的声乐作品会激起你的情感并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主要来自于你对作品的理解和艺术处理,比如,《白毛女》中,杨白劳唱;十里风雪,一片白…这段唱词将“雪”和“白”断开就更显凄凉和悲惨。再如,《月亮颂》是一首爱情悲剧《月亮颂》这个唱段是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中的咏叹调,非常流行,是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弦的歌剧。水仙女独唱这首咏叹调《月亮颂》,恳求月亮,急切的求她帮忙找到心爱的王子。水仙女对着月亮抒发对爱人的思念,将这段爱情悲剧演绎的异常凄美。德沃夏克在这首咏叹调中,并没有刻意表达生离死别,悲痛欲绝的情绪,而是描写了一种深切的感怀,正是这样一种值得回味的情感打动了千千万万听众的心。另如,《美丽的梦神》这首歌,是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结婚60年的深夜,他思念40年前死去的结发妻子而创作的一首怀旧情歌,然而,在黎明之前他写完这首歌后带着极度思念情感也离开了人世。如果了解了这些作品的背景,我们不难相信,唱这些歌曲时的情感舒发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用最实际的比喻让学生体会两种气息流动通畅

人们常说,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没有一个良好的气息功底,很难驾驭音乐起浮的韵律和高音豪放的穿透力。歌唱的呼吸与正常说话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歌唱有两种呼吸方法,一种是慢吸、慢呼的“胸腹联合呼吸”该呼吸主要是为了控制中、低声区储备能量,该训练是要求要学员打开心扉,象闻花一样,平稳而不要控制空气吸入,再不加控制的把空气呼出,为了放松全身的紧张,呼出时要晃动包括头,身体等各部位,一定要顺其自然。“深呼吸”是为了唱高时音储备气息能量,它与胸腹联合呼吸完全不同,它要求急吸慢呼并加以控制,深呼吸要求,口、鼻必须瞬间将空气直接吸入并直达腰围的横隔膜处(意守丹田)加以控制,要求从所谓的心窝处以上部位瞬间放松,然后再慢慢地呼出,要获得这种体会应抬一些重物,在用力瞬间把力量集中到腰部横隔膜处。两种呼息的共同之处在于;皮球等一些充气体在放气时力量集中在放气口处,而两种呼息不同,放气时是人为控制的,它将根据歌唱用气多少而提供能量,两种气息的用法要根据歌唱作品的要求转换,如,啊---五指山(胸腹联合呼吸)啊---万泉河(急深呼吸)如果两种呼吸使用配合的不好,势必造成中声区不美,高音上不去。

用最精典的发声方法让学生体会共鸣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唱中使用最多的是鼻腔、咽腔联合共鸣,因为鼻咽腔是歌唱的主要声区,它的共鸣产生无疑有力地支持了声带发声在鼻咽腔所发挥的歌唱力量,它不仅提高了歌唱声音的高位置还能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如何利用鼻咽腔共同发挥作用?首先,应用拇指和食指堵住双鼻孔稍微用力鼓气,扩充共鸣腔体(强化鼻咽腔意识),发挥鼻咽腔(主要发声体)的作用。解决鼻咽腔共鸣体发挥作用的第二个办法是;经常要以“依”“乌”“淤”三个母音来训练,形成概念后,还要尝试在三个母音练习的基础上,顺势用“我爱你,中国!”和“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以及“玛依拉”主旋律前的大长调进行训练。记住,鼻咽腔共鸣的产生来自于“依”“乌”“淤”的母音训练,应以中央C的一个八度为一个训练单元,依次顺延,需要注意的是,该训练必须是在咽腔和鼻咽腔共同打开的状态下进行,另外,鼻咽腔共鸣不是鼻音共鸣,决不能反道而行之。体会头腔共鸣的感觉是,需要做一个较浅的呼吸后把三分之一的面部放到三分之二的水盆内,按“乌”母音1 3 5ì-| 5 4 3 1―‖每个音阶逐步上唱,体会声音在管道内直通“头腔”震动的感觉。实现胸腔共鸣的效果只限于男中音、女中音和男低音,其它声部不需要特别的练习。

用最夸张的形容解决了学员的歌唱状态

歌唱需要一个良好的歌唱状态,没有一个良好的歌唱状态不可能唱好歌,歌唱状态就是在训练中,以口、鼻大量吸气,像早上起来打哈欠一样,扩张喉管(歌唱管道)和鼻腔连带的歌唱器官,最重要的是在哈欠没有结束之前要保持哈欠的状态,顺势用声带发出声音来(面部一定要带笑容,自然而不能狰狞)而后,逐步以母音的“啊、欧”(开口音)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歌唱状态才会逐步形成。记住,一定要在“打哈欠”吸气的瞬间打开咽腔和鼻咽腔来控制“歌唱状态形成”,发出声音时要控制住。当然,我们不能机械的运用,应在一种自然状态的控制下,发出“啊、欧”母音,然后在保持这种状态下逐步用各种母音进行训练,巩固状态的形成,为了不让下腭紧张或僵硬,状态基本形成后,要边唱母音,边摇头甩下腭,检验其是否真的放松了。你的感觉是,只在利用“扩张的管子和鼻子”使声带在宽阔轻松的环境中,由控制的自然气息轻轻吹佛下,发出美妙的声音,这就做对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