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王艳

研究性学习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其目的,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昌(试行)》中说:“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育部《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尤其是可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不再是充当知识的容器,而是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

误区一:语文课文,教师可以不讲。

既然是研究性学习,要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那么就可以让学生多读些课外书。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任何事情都应该讲究适度。几千年前,孔子就讲过:“过犹不及。”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课文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位置。叶圣 陶老 先生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实际上,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过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当然要让学生消化吸收。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放弃课本,到社会生活中漫无目的的寻找文章阅读,而是把课文和社会生活、和名著时文相结合,达到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目的。如何结合,不少教师已有实践,不少报刊杂志也有介绍。这里就不再多说。

教师不讲课文,不等于学生不理解分析课文。不仅要让课文当好例子,还要在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有所拓展。摆好课文的位置,是研究性学习中不容忽视的。

误区二: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如果只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那就有些“拣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得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讲《祝福》时,我们要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一位教师认为:一般的分析角度是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认识祥林嫂的“反抗”意义,如果提倡求异思维,那么可以从人性方面去思考,祥林嫂的“反抗”不就是人的本能的“挣扎”吗。

应引起注意的是,在“求异”这个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异,不是一味求异。求异是创新的一种途径,其目的不是“异”这个结果,而是“求”这个过程。求异的结果应该是合情合理的,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现实意义的。只是“求异”的思维角度和一般思维角度不同而已。这里如果缺少了教师的“导”,学生的答案就会五花八门,其中会有不少“珍珠”,但“鱼目”也会很多。错误思维方式一旦习以为常,势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思维发展。我们反对教师的“满堂灌”,反对扼杀学生的个性思维,但我们应该划分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思维方式、角度“条条通罗马”,错误的方式、角度,教师要写上“此路不通”。

误区三:研究性学习只是城镇学生的专利。

农村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是否就真的处于劣势地位呢?不见得。城市学生能够有较便利的条件翻阅书籍、上网查找资料,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他们有很大的优势。在这一点上,农村学生确实处于劣势。农村应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确实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研究的课题。但,有一点应该清楚: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目的是激发他们的进取意识。准确点说,是通过扩大视野和知识面,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阅读量的层面上。农村教师应多动脑,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鼓励学生发现教学和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授课法和研究性学习都只是培养能力的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讨、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不是目的。明确了这一点,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就会少走弯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