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维先生最新著作《作为精神病所假定的主体位置》

雷内·勒维,是法国结构主义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弟子,曾是由拉康亲手创办的弗洛伊德事业学院的核心成员、督导分析家,拉康去世后退出该组织。现为“聚合”国际组织在法国的各个下属协会的总秘书长,1994年创立 “精神分析之维” 协会。

他曾是欧洲著名的埃斯基罗尔精神病院(Hôpital Esquirol)的医生,塞纳河畔伊夫里(Ivry-sur-Seine)医学与精神教育中心的主任医师,并且在1987年就在巴黎11区创立了精神分析门诊。他还是1982年创建的利西马科斯协会(Lysimaque)的主席,并且出版了众多文章,会议论文,他现在还在积极地在医院以及C. M. P. P.(医学心理学教育中心)开展多个研讨班。勒维还发展出了一套关于自闭症和精神病的精神分析理论,该观念已经开始成为对青少年工作接待的典型模式。

勒维目前已经在法国出版了三本著述,还在积极地进行其他著述的编纂。下文我们提到的研讨班主要是透过他对拉康中期的内八的拓扑学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发展,建立起自己的元心理学、病理学及二者基础上的实践模式,他同时也继承拉康派精神分析家的考核制度:la passe,是网状通过制度(la passe en réseau)的创始人,2016年在这个通过制度的基础上,已更新为协会外通过制度(passe extra-associatif)。

全书结构:

第一部分.只有一个主体之结构

1.1。 主体的结构

1.1.1。 结构的建构

1.1.2。 语言的结构

1.1.3。 无意识的结构

1.1.4  主体的结构

1.2。 结构的变化

1.2.1  外显症状

1.2.1.1  弗洛伊德的治疗理论

1.2.1.2 雅克拉康的治疗理论

1.2.1.3  结构的转变

1.2.2 内在症状

1.2.3    衍变表格

1.2.3.1  神经症和倒错症

1.2.3.2 精神病

1.2.3.3 自闭症

1.2.4 Littoralité(沿岸性)

第二部分.论病理学

2.1。 精神病位置的脱落成因

2.1.1。 所传递的并非脱落

2.1.2。 结构的动力学

2.1.3。 父亲的名字并非-全部

2.1.3.1。 其他的脱落类型

2.1.3.2。不适用于任何否定的脱落

2.1.3.3。 以其他的否定形式呈现的脱落

2.1.3.4。 内涵 - 外延的辩证法

2.2。 脱落的对象价值

2.2.1。拒斥的判断

2.2.2  名词

2.2.3 对象

2.2.4。 主体

2.2.5。 谓词

2.2.6。书写

2.2.7。沿岸

2.2.8。 价值面向

2.2.9。 基本的对象:剩余享乐

第三部分.结构广泛性下的可变模式:它们具体的发病机制

3.1。 主体与其他人的联系

3.1.1。异化

3.1.2。 链接到实在的大他

3.1.3。 链接到符号的大他

3.1.3.1。 命题部分

3.1.3.2。 语言部分

3.1.3.3。 精神病的影响

3.1.4。 链接到想象的大他

3.1.5。 主体和大他之拓扑

3.2。 结构和症状的表征方法

3.2.1。 所指的影响

3.2.2。 换喻和隐喻

3.3。  精神病的否定

3.3.1。 不相容(discordance)和脱落

3.3.2。 否定的链条

3.3.2.1。丧失抵押品赎回权

3.3.2.2。否定

3.3.2.3。拒绝

3.3.2.4。 奉献和放弃

3.4 对象

3.4.1 精神分裂症

3.4.2 妄想症

3.4.3  精神自动症

3.5。 性化的量词

3.5.1。 存在的归属

3.5.2。 普遍的量词

3.5.2.1。 妄想的功能

3.5.2.2。 “妄想”的方向

a 非定型的妄想

b 解释性妄想

c 幻觉的妄想

3.5.2.3 与对象的关系

3.6 叙事的结构

3.6.1。 沿岸的功能

3.6.2。 字母的价值和字符的形式

3.7。俄狄浦斯

3.8。 回到模态

4.退出精神病的位置

4.1。 退出卡住的理论性概念

4.1.1。 解锁外延的固着

4.1.1.1 从外延的固着出发

a异化

b真相

c移情

4.1.1.2 离开妄想

a 从大他出发

b 从客体出发

4.1.2 动力化外延

雷内·勒维(笔者2016年摄于其巴黎研讨班:论精神病与神经症的结构性区分)

本书前言:

与精神病学的习惯形成鲜明对比的乃是,本书主题的选择是从一个个的独特的主体结构的发展图式开始,而且每个人该结构都是一样的:主体的症状和变调都只占用主体的特定位置,其中的变化均涉及到的乃是特定位置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精神病就是从与言语不同的位置结构中脱落出来的主体呈现,并且反过来,它与言语所暗含的交换相隔绝。

弗洛伊德和拉康评论过的施莱伯法官的案例将作为描述这种精神病状况和效果的绝佳支持。 而拉康想要逻辑化“史勒伯回忆录”的模型将在这个场合予以评论。

本书概要:

1三界的基本模态:

透过引用拉康同时代的逻辑学家弗雷格那里,后者定义一个客体为一个功能(透过一个函数区分出了客体)。这时能够看出整个函数自变量涉及到这二个元素,就是说是偶数的,这就可以表示为上面的能指的关系中。而将函数定义为内涵,所有可能的质定义为外延,并且,对拉康来说有三个界:实在,想象,符号,客体可以以此外延和内涵,这样就有了下图:

在外延符号处放的是代表性,在想象处放的是表象,在实在处放的是情绪的冲动。

说明同样内涵的东西即便处在不同的方面,但还是使用的同样的函数。

这样,函数本身如果作为一个能指或者概念,而客体作为另一个能指或者概念,三界的三条线作为单值能指,那么,上图就是内八图展开的形式,并且对应到了拉康的主要概念上,函数与客体的关系,就是在三界的表达中得以展现。这个图使得勒维凝缩了拉康思想的精髓,并且由此扩展出自己的元心理学思想。

注意,前文提到的RSI的过程,和S1-S2的过程是一体,正是因为上图展现了RSI的三轴结构,以及同时在每个方向上的能指链条延展的过程。然而,在去年接受勒维督导的过程中,他曾多次给我解释和强调,不应把该图平摊的模式记在脑海,因为三界始终围绕客体小a,在主体代入到能指链条的过程中,三界不断更迭,产生:R-S,S-I,I-R的复合过程,并且这种过程的方向牵涉到精神分析的话语模式。

因此,我们更可能的方式是将上图所给出的各种无意识的内容物(身体,大他者,对象等等),放置到主体空间中。

2 三界的外延卡住的精神病主体位置与临床

在Boy曲面上安置无意识三界的内容物(身体,大他者,对象等等),内涵外延作为两种基本的精神功能:透过Boy曲面的这个图示,不仅仅一般的精神症状,而且癔症的身体转换症状(符号身体)、心身疾病的症状(冲动进驻生物学的身体),还有精神病的身体症状(破碎的身体形象)等等可以在上述不同的维度进行定位和思考。

在神经症那里,透过单一特征构成最初的主体同能指的关系,这样在三个维度正常延伸到身体以及外部世界的人物和对象。但是这三面延伸的三条线,根据拉康的I图,如果大他者的位置产生了脱落,三条线就会断裂,此时延伸和内涵都成为了困难,此时三条线发生的情况就是精神病,而这样被勒维表述为:

我需要在此强调,结构性的划分的重要性,因为在很多癔症那里同样会出现妄想与谵妄,强迫症的固念也经常被看做妄想处理,这是因为当今精神病学的生物化学假设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症状-药物模式引发的结果,医生(包括很多教授级别)倾向于将病人陈述的征兆理解为可以透过药物处置的症状,进而划分诊断,这和医学的整个病理学诊断模式是违背的。因此,上图中指涉的乃是严格意义上的主体没有建立父性所产生的妄想,而并非所有的“妄想”。

因此,精神病主体在符号层面进入妄想,在想象层面彻底异化为他人,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在实在的维度没有内涵的回复,因此没有基本的人性(弗洛伊德的意义上),就是说作为人性情感的消失,此时是精神病的激越、色情、极度攻击性等症状。如果阳性的症状作为某种外延失败,会进而这个破碎的三线结构塌陷到内涵,于是产生精神病的阴性症状。

人造性是能指功能在实在界遗留的效果,主体处于能指的控制中,如机器人那里感受的部分;人造群体是根据某种形象产生的想象认同,如希特勒时代的德国,或者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由于没有父性,主体无法和这些区分,以便回到内涵状态。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主体同外部的社会关系进一步瓦解,情感就会进入麻木和迟钝,幻觉和谵妄以阴性症状出现。根据我的导师Fabienne Hulak的观点,阴性症状是拉康意义的字母概念最典型的模式,拉康的字母,作为精神世界在实在界的沉淀物,等价于自身,构成单一重复——迥异于神经症处于能指世界的重复。后者有天会猛然发现自己总是经历同样的关系模式,而前者是完全处于没有新内容的重复,身体被字母所捕获的:刻板症、蜡僵症。在这种字母和瓦解的能指之间,构成了各种精神病的元素现象(phénomène  élémentaire):幻觉、妄想、错觉等等。因此,神经症的妄想将不是以上图,而应该用新的模型来表述。

这里外延的意义,如同弗洛伊德所区分的,精神病处于自恋神经症的维度,力比多从外部撤回投注于自身,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不再划分,无法构成神经症那里的幻想与客体世界的相对清晰的区分。

尽管如此,勒维仍旧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处于这样的辩证关系中,也能够假设每个人都在两秒钟时间被卡在了外延的范围,产生出两秒钟的精神病。这点仍然值得商榷,因为在督导过程中,勒维坦言自己的理论并没有考虑弗洛伊德意义上的精神能量牵涉到的量与质的划分,而后者却是比尔斯坦先生研究的重点。

无论如何,这就也是说,勒维先生不同意拉康前期脱落来严格界定精神病主体结构的理论,然而,他自称也完全没有听说过雅克-阿兰.米勒建构的常态精神病(psychoseordinaire)的理论划分。勒维先生强调必须在移情关系中,通过外部现象学和内在逻辑关系才可能理解主体,而不给予某种固定不同病理的“人格”的理论。无法透过文本阅读了解任何的主体,而只能在会谈中,呈现出相关的理论假设。这样主体随着内在的展现,就会产生出疗愈作用来。

这更加接近弗洛伊德,因为弗洛伊德认为正常人的梦,就是精神病的状况;勒维还举了例子,就是弗洛伊德曾提到某种“突然的担忧”,比如说我进屋里,觉得怎么那么不像我的家,后来反应过来。这就是精神病的时刻。弗洛伊德解释所有的东西之所以让我们害怕就是因为这时我们处在精神病的状态。这不是幻想的文学,实际上幻想的文学已经介绍到了精神病。比如说爱人死了,把她的头绳保留下来,晚上做梦的时候梦到头绳缠到了自己脖子上,这就是幻想的文学作品,其实描述的就是某种精神病的状态。而后文我们要提到的阿彼波先生也处于这个立场。

3 自闭症的位置:内涵

另外,作为最初精神发生意义的病理,在自闭症的问题上,勒维认为,如果内涵相对于外延具有优势,这时就处于自闭症。也因此,我们可能首先将自闭症看做精神分裂,然后从中再加以区分出来。

同时,勒维认为不是因为确定性原因有自闭症的,而是偶然的原因引起他和世界的关系的。首先,世界虽然会被有些人认为是具有进攻性的,但是他们更喜欢忽略这个攻击性,这时世界至少是先于他们而存在的;而对自闭症的孩子来说,由于没有外延,没有一丝攻击性,冲动维系着原始的自恋,对于他们这个世界都可能是不存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