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逸平定徐敬业(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九)

李敬业起兵后,谋士魏思温劝道:“您以恢复李唐天下为口号,就应当率领大军大张旗鼓地前进,直奔东都洛阳,如此则天下人都知道您是志在勤王的,全国百姓就会四起响应。(明公以匡复为辞,宜帅大众鼓行而进,直指洛阳,则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矣。)”薛仲璋却说:“金陵有帝王气象,又有长江天险,足以固守,不如先取常、润两州,作为奠定霸业的根基,然后再北向以图中原,这样进可以取胜,退又有归宿,这是最好的策略。(金陵有王气,且大江天险,足以为固,不如先取常、润,为定霸之基,然后北向以图中原,进无不利,退有所归,此良策也!)”魏思温反驳道:“崤东豪杰因武氏专制而愤愤不平,一听说您起事,都会自动蒸麦饭为干粮,举锄头为武器,专等南军的到来。如果不乘势建立大功,反而退缩,先造巢穴,远近之人听说后,哪有不人心离散的!(山东豪杰以武氏专制,愤惋不平,闻公举事,皆自蒸麦饭为粮,伸锄为兵,以俟南军之至。不乘此势以立大功,乃更蓄缩自谋巢穴,远近闻之,其谁不解体!)”李敬业不肯接受他的主张,派唐之奇守江都,自己领兵渡过长江,攻打润州。

魏思温对杜求仁说:“兵力合则强,散则弱,李敬业不合兵渡淮,收集山东之众以夺洛阳,失败就在眼前了!(兵势合则强,分则弱,敬业不并力渡淮,收山东之众以取洛阳,败在眼中矣!)”

丁酉,唐廷追削李敬业祖父和父亲的官职爵位,掘墓砍棺,恢复其本姓徐氏。

徐敬业听说李孝逸领兵将到,又从润州回军抵抗,屯兵高邮境内的下阿溪;另派徐敬猷进逼淮阴,别将韦超、尉迟昭屯兵都梁山。

李孝逸进军至临淮,偏将雷仁智和徐敬业初战失利,李孝逸因而畏惧,按兵不动。殿中侍御史魏元忠对李孝逸说:“天下安危,在此一举。天下太平的日子已久,一旦听说疯狂凶暴的人,都会全神贯注侧着耳朵等待他们的灭亡。现在大军长时间停留不进,远近百姓失望,万一朝廷另派他将取代您,您还有什么理由可以逃避徘徊观望的罪责呢!(天下安危,在兹一举。四方承平日久,忽闻狂狡,注心倾耳以俟其诛。今大军久留不进,远近失望,万一朝廷更命他将以代将军,将军何辞以逃逗挠之罪乎!)”李孝逸这才醒悟过来,领军继续前进。

十一月辛亥(初四),唐廷又任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大总管,讨伐徐敬业。

韦超拥兵占据都梁山。唐军诸将都说:“韦超凭险要自守,我军步兵无法施展勇力,骑兵无法展足奔驰;而且穷寇死战,如果强攻的话,自己的士卒伤亡过大,不如分兵围困,大军直指江都,颠覆他们的巢穴。(超凭险自固,士无所施其勇,骑无所展其足;且穷寇死战,攻之多杀士卒,不如分兵守之,大军直趣江都,覆其巢穴。)”支度使薛克杨说:“韦超虽然据有险要,但兵力不多。现在多留兵围困则前军兵力分散,少留兵则终归是后患,不如先进攻他,只要进攻一定能攻下,攻下都梁山,则淮阴、高邮的敌人都会望风瓦解了!(超虽据险,其众非多。今多留兵则前军势分,少留兵则终为后患,不如先击之,其势必举,举都梁,则淮阴、高邮望风瓦解矣!)”魏元忠请求先进击徐敬猷,诸将说:“不如先进攻徐敬业,徐敬业一失败,则徐敬猷可不战而擒。若进攻徐敬猷,则徐敬业发兵救他,咱们将腹背受敌。(不如先攻敬业,敬业败,则敬猷不战自擒矣。若击敬猷,则敬业引兵救之,是腹背受敌也。)”魏元忠说:“不对。敌人的精兵集中在下阿,他们仓卒聚集而来,利在一次决战,万一我军失利,大事便无可挽回!徐敬猷出身于赌徒,不熟习军事,兵力又单薄,军心容易动摇,大军进逼,马上可以攻下。徐敬业虽想救他,从距离计算看根本来不及。我军摧毁徐敬猷,乘胜而进,虽有韩信、白起也不能抵挡。如今不先攻取弱者而急着去攻强者,不是上策。(不然。贼之精兵,尽在下阿,乌合而来,利在一决,万一失利,大事去矣!敬猷出于博徒,不习军事,其众单弱,人情易摇,大军临之,驻马可克。敬业虽欲救之,计程必不能及。我克敬猷,乘胜而进,虽有韩、白不能当其锋矣!今不先取弱者而遽攻其强,非计也。)”李孝逸听从他的意见,领兵进击韦超,韦超果然兵败,乘黑夜逃走;唐军又进攻徐敬猷,徐敬猷兵败后只身逃跑。

庚申(十三日),徐敬业统兵凭借下阿溪固守。后军总管苏孝祥乘夜率五千人用小般渡过溪水先发起进攻,结果兵败身死,士卒涉水时淹死过半。左豹韬卫果毅渔阳人成三朗被徐敬业俘虏,唐之奇欺骗他的部众说:“这就是李孝逸!(此李孝逸也!)”准备将其斩首。这时成三朗大喊道:“我是果毅成三郎,不是李将军。大批官军已到,你们覆亡的日子就在眼前。我死后,妻子儿女蒙受荣耀,你们死后,妻子儿女被籍没为奴婢,最终你们仍是不如我。(我果毅成三朗,非李将军也。官军今大至矣,尔曹破在朝夕。我死,妻子受荣,尔死,妻子籍没,尔终不及我也!)”

李孝逸等军相继到达,数次交战都不利。李孝逸心中畏惧,准备撤军,魏元忠和行军管记刘知柔劝他说:“现在正是顺风,芦荻干燥,正是火攻的好机会。(风顺荻乾,此火攻之利。)”他们坚决请求决战。徐敬业布阵已久,士卒多疲倦观望,战阵不能整肃;李孝逸乘机进击,乘风纵火,徐敬业大败,斩首七千级,淹死的不计其数。徐敬业等轻装骑马逃入江都,带着妻子儿女投奔润州,准备从海路逃往高丽。李孝逸乘胜进兵屯驻江都,分派各将领追击徐敬业。

乙丑(十八日),徐敬业到达海陵地界,被大风所阻。他的部将王那相砍下徐敬业、徐敬猷和骆宾王的脑袋向官军投降。余党唐之奇、魏思温等也都陆续被俘。李老逸将这些人斩首后,把他们的脑袋都送往神都。扬、润、楚三州平定。

陈岳评论道:敬业苟能用魏思温之策,直指河、洛,专以匡复为事,纵军败身戮,亦忠义在焉。而妄希金陵王气,是真为叛逆,不败何待!

(0)

相关推荐

  • 仅凭冒险和勇气,可以一时成功,但难以一世成功

    公众号:洞见 历史智谋 作者:洞见先生1 历史故事 唐高宗时,蛮群聚集为寇,朝廷几次出兵讨伐都作战不利,就委任徐敬业(赐姓李,是李勣的孙子)为刺史. 该州发兵到效外迎接,徐敬业让他们全部回去,独自骑马 ...

  • 《隋唐系列》中睿相继八:中唐名臣魏元忠之死

    神龙三年即公元707年九月初九(甲辰),在左卫将军宗楚客一再陷害之下,唐中宗李显将魏元忠进一步贬为务川尉. 结果魏元忠在前往务川的路上在涪陵病故.魏元忠是宋州宋城人,本名真宰,为了避讳武则天母亲的名号 ...

  • 李敬业讨武(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七)

    这时,武氏亲族掌权,李唐宗室人人自危,大家心中悲愤不已.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盩厔县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杜正伦的侄子)等人都因事获罪.其中李敬业被降为柳州 ...

  • 杨再思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九)

    长安四年秋七月丙戌(初三),武则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杨再思为内史. 杨再思这个宰相,专门靠阿谀奉承来取悦于人.司礼少卿张同休是张易之的哥哥,有一次他宴请朝中的公卿大臣.在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张同休拿杨再思开 ...

  • 武三思诬杀五功臣(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九)

    武三思指使郑愔举报郎州刺史敬晖.毫州刺史韦彦范.襄州刺史张柬之.郢州刺史袁恕己和均州刺史崔玄暐与王同皎合谋废掉韦后.神龙二年六月戊寅(初六),唐中宗将敬晖贬为崖州司马,将韦彦范贬为泷州司马,将张柬之贬 ...

  • 迈轩代之广成,逾汉朝之河上(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九)

    有个河内的老尼姑居住在神都的麟趾寺,她和嵩山人韦什方等以邪说迷惑百姓.老尼姑自号净光如来,自称能预知未来之事.韦什方则自称自己是三国时孙吴赤乌年间出生的人.又有一个年老的胡人也自称自己有五百岁,说他看 ...

  • 循吏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之九)

    这个时期,朝廷执法官吏竞相施行严刑峻法,只有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仍保持公平宽恕之心.那些被检举告发的人都说:"如果遇到来俊臣.侯思止就难逃一死,如果遇到徐有功.杜景俭就一定能活.(遇来.侯必 ...

  • 陈子昂二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五)

    麟台正字.射洪人陈子昂上疏朝廷,认为:"朝廷派遣使者巡察四方,不可任用不称职的人,刺史.县令诸官员不可不认真选择:近年来百姓疲于征战,不可不好好安抚.(朝廷遣使巡察四方,不可任非其人,及刺史 ...

  • 反易刚柔,故山变为灾(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四)

    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向朝廷报告,说新丰县东南有座山从地下踊出.朝廷于是改新丰县为庆山县,各地方都上表祝贺.江陵人俞文俊不以为然,他上书说道:"天气不和寒和暑就会并行,人气不和肉瘤就会滋生, ...

  • 怀义和尚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三)

    垂拱二年六月辛未(初三),朝廷任命苏良嗣为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待价为右相. 有一次,苏良嗣和怀义和尚在朝堂相遇,怀义对其傲慢无礼,苏良嗣大怒,命令随从拽住他,打了他几十下耳光.怀义赶紧跑去向太后告状 ...

  • 男宠怀义和尚(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一)

    武则天重修了原来的白马寺,派怀义和尚为该寺的住持.怀义是鄠县人,本姓冯,名小宝,以前在洛阳街市卖药,因千金公主的关系进宫,并得到太后的宠幸.武则天想让冯小宝自由出入宫禁,便命他剃度为僧,大号怀义.又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