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好,凭什么给你高分?试试“作文语言魔法”

做编辑之前,我没有想到我和作文语言会结下这么多的缘分。

2005年我加盟课堂内外,做《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主编,一做就是12年。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删减”文字。

删减是一件苦差事,为了让上稿的文字更“清通”(也就是清晰、通顺的意思),我几乎患上了文字强迫症。有时候校对了三次的稿子依然被改得“面目全非”。排版编辑就不乐意了,说我还按不按流程做?到底要改到什么时候?我每次在纸面上修改一次,他们也要在排版软件上改一次。我不是故意的,就是觉得这些语言别扭,想要把它们捋顺一些。

我定下了以下几条编辑标准:

第一,相邻的句子,不得重复同样的词句。

1.那天,我看见阳光猛烈,她们身上都洒满了阳光。

“阳光”就是重复的词语,导致词语密集度降低,要删掉、修改。“我看见”也是多余的。最后这样改:那天,阳光猛烈,洒在了她们每一个人身上。修改之后主语是“阳光”,语感也就贯通流畅了。

2.在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国庆节,那时候我才4岁,我没有作业可做,所以呢,我就在家跟爸爸一起看阅兵。

修改为:印象最深的一个国庆节,那时候我才4岁,没有作业可做,所以呢,在家和爸爸一起看阅兵。

去掉“在”。“在”字病比较普遍,它是比较冗赘的,删掉不会影响表达。“我”也重复太多了,全句保留了一个。

第二,句子要有节奏感,体现汉语的音乐性。

有的稿件洋洋洒洒,长句甚多,从头说到尾,让人透不过气来。好的句子要有节奏感,长短句交错使用,这样的句子视觉上也给人舒服之感。比如下面这个句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社会不断的发展,物欲充斥着人们的眼界,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世事的浑浊玷污了清纯的心灵,要时时与文学为伍,你会发现这干涸的思想以清泉般的滋润,不论你是雾里看花,还是水中望月,你都会把这个纷繁而复杂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

这个句子就特别不好,句子太严密,仿佛风都透不过,一逗到底,读下来感觉就很不好。“社会不断的发展”的表述也有问题,“发展”是褒义,要给它重新定位。可以这样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随着消费社会的发展,精神被抛弃,物欲占领了人们的内心。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亲文学,远浮躁,不要让世事的浑浊玷污了清纯的心灵。当有了文学的精神,你的内心仿佛被清泉滋润,不论雾里看花,还是水中望月,都能透过这个纷繁复杂的表象,把这个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三,删除关联词。

关联词是“公害”,故作高深,刻意为之,明明没有递进或转折的意思,偏偏要出来炫耀一番。大多关联词深染此疾,在句子中横行无忌。

比如,“任何时候的天空都没有比此时更美。虽没有皎洁的月光,但柔美的星光依旧倾洒在田野上、水塘上。”

“虽……但……”,有转折关系吗?“任何时候的天空都没有此时更美。没有皎洁的月光,柔美的星光倾洒在田野上、水塘上。”删掉之后,是不是清晰多了呢?

第四,删除“故作的姿态”的语言,恢复表达的自然之美。

故作的姿态,就是不好好说话,不说人话,绕着弯子说话,说大话、假话、空话……见到此语言,格杀勿论。比如:

生活中最美的享受,莫过于泡上一杯好茶,手捧一本好书,独自一人静守一隅,淡淡的书香弥漫在浓浓的茶香里,安静地聆听那最美的天籁,享受那片刻的满足。

这样的语言看似有气质,华美浪漫,实则老气横秋,刻意为之,恶俗不堪。有人可能不同意我评价,我要提醒一句,回头是岸。

这样的语言是堆砌出来的,泡杯茶,捧着书,闻着香,听着自然的声响,享受满足……作者到底想要做什么?仿佛是在读书,又像要喝茶,又似享受自然的声响,堆砌一气,简直糟糕透了。精致华美的语言可不是这样的。修改如下:

生活中最美的享受,莫过于泡上一杯好茶,独自一隅,弃绝喧嚣,手捧好书,在茶香的氤氲中,游走文字之间,享受阅读的酣畅。

我相信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改不好的语言,只要你愿意去改。所以,我经常把语感不好的稿子改得“面目全非”,前提是这稿子有优点,否则,它早就被我扔掉了。

当看过成百上千的作文,再来审视孩子们的作文语言,便有了新的体会。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品的灵魂,语言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筋骨和内心。即使我们的作文达不到文学艺术的高度,至少可以尽量地去探索语言的表达边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