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科技+艺术:严肃的思考or消费的狂欢
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 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相关信息:展览时间:2019-11-02 - 2020-02-16展览机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放时间:场馆:周一至周日10:00-22:00展馆:周一至周五10:00-19:00,周六至周日10:00-21:00展览地址:望海路1187号(招商局广场对面)由卡梅隆执导的《终结者》归来!这部讲述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上映以来即使评论褒贬不一,却依然热度不减。电影讲述未来世界里,机器人与人类命运的斗争。电影里,终结者T-800迎来了他的终结之作,而现实世界里,人类与电脑、人工智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就如这爆炸式的科技发展,也无声无息地影响着艺术。
“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展览现场11月2日,重磅大展“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登陆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11月3日,“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11月7日,“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与EAST-SCA圆桌论坛在明当代美术馆举行;还有即将在2020年1月举办的CAFAM Techne三年展,同样探讨科技、艺术与文化交叉发展之下艺术的新出路。
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现场这频繁的展览与论坛,再次将科学与艺术这一热点话题拉回到艺术的视野里。又想起不久前,一幅由人工智能(AI)创作的艺术作品《埃德蒙· 贝拉米肖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3.2 万美元(约合300 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卖成交,引起关于艺术边界的探讨与震动。科学技术,早已无所不在的充斥并影响着艺术。就像我们经常在展览里看到的VR、交互、虚拟、混合现实、生物基因……跨媒体与跨学科的呈现,技术与伦理的探讨,人工智能与艺术家的角色,无论是艺术还是艺术家的身份,边界一次又一次被试探突破。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科技+艺术只是博眼球的短暂喧嚣还是涉及人类生存的严肃思考?科技与艺术 人类创造力最闪耀的学科为何将科技和艺术这两个学科单拿出来放在一起?也许正因为这两个学科是人类创造力最闪耀的地方。我们在这样的结合中欣赏创造的魅力,也仿佛能一窥未来的门径。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在开幕式上实质上,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看来,技术史和艺术史,从未分开过。“科技艺术自古有之,从来都是密切地在一起工作的。只是到了最近的两三百年,被近代的学科分科体系,人为地分割成了科学学科和艺术学科,我们看到在达芬奇和丢勒的时代,这样的分割其实还都没有出现过。通俗点说,如果现在一个后母戊鼎放在面前,它无疑在技术史上有一席之地,但谁能说它不是艺术品?再说越王勾践剑,上面的青铜纹饰、古雅的越国篆书,我们从中看到的是考古、历史、人文,但另一方面来说,这在当时就是国防尖端科技啊,相当于现在的东风41。”清华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近日在谈及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时,也谈到了艺术与科技的不可分割:“文艺复兴经典之作是得益于对透视学的发现和理解,才能塑造出具有震撼性的艺术作品;从工具层面,油画油料提升技术,对油画的表现力也有极大的提升;印象派对光学的认识带来了新的艺术风尚;在工业化时代,动态雕塑大行其道;数字媒体时代,世界各大美术馆都有新媒体专馆。”
teamLab作品
“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展览现场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引导,文化与科技的互动推动了人类创新和文明的发展。
吴冠中与李政道在中国,1995年、1996年,吴冠中为李政道所主持的科学会议分别创作了名为《对称乎,未必,且看柳与影》和《流光》两幅主题画。从那时起,一位闻名海内外的老画家,和一位诺贝尔获得者的物理学家,开始联手倡导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他们相识于晚年,却演绎了很多次艺术与科学交融的著名握手。二人共同完成过两件雕塑作品,李政道的《物之道》和吴冠中的《生之欲》,它们曾左右对称摆放在中国美术馆展馆大门口,科学因艺术情感的介入更富有创造性,艺术因汲取科学智慧而焕发新意。如果吴先生能够知道今天艺术的现状,会很欣慰。十几年过去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尤其是当代艺术里的科技成分,突然在今天进入爆发式的运用。两位先生倡导的观点,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广泛的追捧。鲁晓波说:“目前全球有很多热点,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正是热点中的热点。”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作为院长的范迪安也多次谈及将科技艺术教育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一是将科学思维和技术革新引入艺术教育,以新思维激发新想象,把新技术转化为新语言,催生新型艺术形式,形成新的艺术成果;二是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为社会提供新型应用产品,推动社会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深圳展览现场“林茨”艺术节的四十年相对于中国,被誉为“科技艺术朝圣地”的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则更早开启了科技与艺术的探索。纵观林茨艺术节的40年历史,虽然在今天,科技+艺术大展极富魅力与吸引力,但两个学科的融合已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心酸。
此次展出的林茨电子艺术节文献回顾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邱志杰觉得观众才能更好地欣赏科技艺术展,这样才能看到一件作品或个体不仅仅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是在当时历史语境中扮演着某种责任和思考资源输出者的角色。
林茨电子艺术节资深总监、策展人马丁?霍齐克(Martin Honzik)在开幕式上致辞而到了1999年前后,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突然间开始有艺术家做单机互动,当时名为互动多媒体光盘作品,实质就是在屏幕上点击互动,但不上网,因为一旦上网就变成了互联网艺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变成今天通过猫眼的互动艺术,这些东西出来之后“录像艺术”这个词就囊括不住了。于是发明出“媒体艺术”,在中国有时候会被叫做新媒体。这大概发生在1999年前后,全世界所有的录像艺术节集体改名为“媒体艺术节”。再到后来又很难办了,比如有些人把萤光水母的基因弄在兔子身上造出萤光兔子,那这个东西算不算媒体?为了概括这些层出不穷的新作品,不少词被发明出来,但不久又被淹没了。改来改去,很多媒体艺术节“消失”了,而创办于1979年的林茨“电子艺术节”存活下来,成为全球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科技艺术平台,被誉为“科技艺术界的麦加”,每年九月都会吸引十余万访客来到林茨。“林茨电子艺术节能走到今天,反倒是由于它叫电子艺术,因为再怎么样的作品,总归和电子有点儿关系,AI、音乐、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动画、传统的录像艺术都能往里装,反倒是成了世界上历史最久的艺术节;另一方面,也因为林茨电子艺术节设立奖项,由其颁发的电子艺术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艺术奖项,被誉为’科技艺术界的奥斯卡’。”邱志杰说。
围绕着“科技人性化”,设计互联在展览第二天举办论坛所以直到今天,邱志杰是这么定义科技艺术的,“有这么一批艺术家,特别地以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条件、结果塑造一个新的世界。他们将人性的变迁、技术本身的伦理和哲学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也以更新过的技术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和工作手段来展开工作,他们会敞开地去面对所有最新的由技术所引发的人类进化的这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们把视线拉回到眼下的展览,显然,“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围绕着某些人类面临的严肃论题展开,在满足人们观展趣味之余,总是对当下面临的问题或未来的趋势保留必要的思考。此次“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将林茨电子艺术节的优秀作品加以遴选,让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正从哪些角度观察世界:
行走的城市 ?Universal Everything 图片惠允: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互联《行走的城市》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城市漫步的体验,探寻我们如何将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转化为情感与觉知。透过对人体运动、情绪设计、建筑和声音的研究,影像中的3D城市人形雕塑在屏幕中央不断行走、变化、重塑,散发着逼真的动感与活力。这些形态也反映了现代建筑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关键美学趋势。
改造的天堂:衣裙 ? AnotherFarm & Sputniko! 图片惠允: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互联
欺骗的艺术 ? Isaac Monté (BE) Toby Kiers (US) 图片惠允: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互联《欺骗的艺术》展出了21颗废弃猪心中的8颗,它们都是被艺术家进行了去细胞化处理,并用各种不同技术进行再填充。它们不再是生物器官,但却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艺术家试图借此探讨:科技能在多大程度上操控人类身体这一极富争议的议题。一号通www.tollfree.com.cn/
行进 ? Akinori Goto (JP) 後藤映則 图片惠允: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互联时间是不可见的,但日本艺术家后藤映则却魔法般地让时间显形。我们熟悉的屏幕观影体验,从传统的一秒24帧到著名导演李安近年来持续研究的120帧,在帧与帧之间,仍然存有时间的缝隙。在作品《行进》中,后藤映则试图捕捉连续的时间,通过运用3D打印与灯光,在快速转动的三维结构上,塑造无比诗意的美丽动画,由此探索时间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深圳的风 ? Refik Anadol 图片惠允: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互联数据绘画《深圳的风》是特意为此次展览创作的委托作品。这组流动变幻的诗意绘画,让我们看见平日不可见的风。拉菲克·安纳度工作室收集了深圳区域整整一年的风速、风向、温度等数据,并开发了一套定制软件,以20秒的时间间隔,读取、分析这些数据,形成了四个优美的动态篇章。每一个篇章都有独特的笔触、动感。科学与艺术的下一个热点:人工智能?回想三年前,艺术界探讨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关于探讨炫酷效果、技术本身对艺术的影响。而如今再探讨同一主题,无论是展览还是论坛,纷纷将科学与艺术这一话题指向另一个关键词:人工智能。这也是“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展览”与EAST-SCA论坛共同选择的主题方向。“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诞生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通过不断进化迭代,基本实现感知能力,并从感知进入认知领域。试想,如果像电影里一样,人工智能实现突破,能够完整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和处理人类的要求和活动,将会为世界带来无穷的想象。基于这样的背景,美国的“大脑活动图谱计划”、欧盟的“人类大脑项目”、日本的“脑/思维计划”以及中国的“中国脑计划”相继以脑认知为出发点,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展开。而艺术要探讨的,或许则是关于人,关于艺术的重新定义。
《城市记忆》王之纲(中国)、孙瑜(中国)2019沉浸式新媒体艺术作品《城市记忆》是对人与科技互动发展关系的艺术化探索与表达。作品以沉浸式全景声化作为打开记忆大门的钥能。经典的文学作品凝结为情感诉说的桥梁,光阴碎片里隐藏着属于北京的记忆空间。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构建的创意化数字视觉记录属于北京的城市发展剪影,建立人与空间、信息之间的认知桥梁和情感联结,引发观众对未来人与科技关系的思考。
《存档梦境》勒菲克·安纳多尔(土耳其)2018受委托与 SALT Galata研究所的合作中,艺术家勒菲克?安纳多尔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馆内170万文档进行搜素和归类。档案中的多维数据交互转换为一个沉浸式媒体装置。在欧盟“文化计划”的支持下,《存档梦境》在“艺术的应用:最终展览”上展出。该作品意在让观众主导,不过在空闲状态时,它也会自己“走入梦境”,在文档间找出意想不到的关联。由此产生的高维数据和交互将在建筑式沉浸空间中得以呈现。
《来风·夏·芒种》刘润福(中国)2018《来风?夏?芒种》运用中国文化符号的陶瓷元素,通过对陶瓷材料的再构筑,尝试表达陶瓷本有的脆弱、轻盈、洁净。也尝试跳出传统形式,运用新的当代形式,表达中国审美意境。
《索菲亚机器人》大卫·汉森(美国)2016Sophia是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一种架构和平台,用于帮助 Hanson Robotics开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可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大学和公司展开合作。 Sophia是一个正在完善中的科幻角色,用来探索人工智能和仿真人形机器人的末来,吸引公众参与等问题的讨论,她将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研究,发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Sophia曾受邀参加 Charlie Rose主持的CBS(60分钟)、《吉米?法伦今夜秀》、《早安英国》、《我是未来》、《对话》等节目,担任世界知名会议主讲人和小组成员,向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和北约组织的成员发表演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其“创新大使”称号,iTutor Group(全球领先的在线教育平台和英语学习机构)任命其为新形象大使和未来的人工智能导师。2018年荣获 Edison Award年度机器人类别金奖。
《时间永不停歇72》人类 1982后(德国、瑞典)2014《时间永不停歇72》是一系列不断更新的动态雕塑中的一个作品。该系列作品中的时钟不再只是单纯的功能性实物。在该系列中,“1982后人类”工作团队通过编程让时针和分针单独地转动,实现了对钟面这一全球公认的时间象征的巧妙运用,让其在报时的同时亦能直观地体现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从这一刻到下一刻,模拟表针不停地旋转,一会儿像波浪的浪尖,转瞬又像漩涡或同步的舞者。每一次精心设计的表针转动似乎都与上ー次不同,最终,这些表针会完美地同步对齐,以数字的形式准确地显示时间。通过将概念探索与颇具技术挑战的设计与工程流程结合在一起,《时间永不停歇》不只是显示时间,更多地是对时间消逝的捕捉。
《多重宇宙.pan》浮思* 工作室(意大利)2019上个世纪,涉及我们宇宙本质的几种假设已经形成。一些理论假设存在多重宇宙一一由无数个在我们的时空之外同时共存的宇宙组成的体系。《多重宇宙.pan》是一个视听装置,创作灵感来源于以上概念,通过创建一系列实时生成的数字绘画,来尝试描绘无限平行宇宙的永生和永逝。永恒和无限的概念也通过观众和艺术品互动的形式得到了体现。本装置包括两个投影和两个大型镜面,可以产生无限的侧向反射。本作品旨在给人一种印象,即装置冲破了物理意义上的墙体,将自身投射到了无穷空间,从而增强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多重宇宙.pan》由fuse'与BDC- Bonanni Del Rio Catalog共同创作。
《共享感官》兰塞& 马特(凯伦·兰塞& 赫尔曼·马特)(荷兰)2014-2019AI和机器学习系统被应用于脑机接口(BCI),以便“客观地”挖掘、阐释并归类社交行为、情感识别、远程信息交流体验和会话式人工智能。如何搭建出(多脑)BCI,实现亲密体验共享?兰塞和马特于2014年在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媒体实验室-清华神经科学实验室启动了名为“亲吻脑电图”的跨学科研究,对“多脑”、AI/BCI共享亲密体验的研究基于“亲吻和抚摸时产生的亲密感”。两位艺术家邀请全球各地的观众在移情互动环境中参与实时的亲吻和爱抚实验。参与者戴上脑电波帽,相互感受、注视彼此、相互抚摸、一同分享多模式、多感官的亲健验并对话。参与者的大脑活动经过测量实时转换为可视化数据、地面投影和基于算法的声景。在共享的镜像神经反馈系统中,他们一同奏响“亲密感数据交响曲”。
《重现化学》朱文婷(中国)、梁琰(中国)2017-2019《重现化学》是美丽科学与中国化学会的合作项目。通过摄影,从客观的角度发现并展现化学之美:沉淀朴素的色彩与千姿百态,是飘荡在夜空中的精灵;纤细的银针散发着靡丽的光辉;乌黑的铅叶勾勒出原生的棱角;虚实闪烁的泡泡,熙熙攘攘地舞动着,变化着,宛若无息止的生命……本片共5个篇章,展现了四个化学实验,气体反应,沉底反应,金属转换反应,电沉积反应的美妙画面。重现——在新的视野下,一切发现都没有边界,一切探索都不在于诉说一个答案。
《脑机接口》格雷格·邓恩与布莱恩·爱德华兹(美国)共同创作 2018《脑机接口》采用反射微蚀技术,以未来人脑互连为主题,描述强大的神经接口技术惊人的优势和潜在的危险,提醒人类以谨慎的乐观态度发展这一技术。观众从蚀刻画左侧向右侧移动时,神经元的突触会形成类似恐惧面孔的形象。这象征普通人对人类/机器进化未来的恐惧,特别是对目前正在使用的更具侵入性植入技术的恐惧。随后,蚀刻画会转变为对进化成功的敬畏、释然和喜悦的表情比如成功恢复失去的功能、成功增强人类的认知和交流能力,成功提升我们对信息的获取能力等。最后,电流从面部喷涌而出,象征进化会增强人类的潜能。当观众从右侧到左侧观察蚀刻画时整个过程是相反的:人类通过使用这些技术达到了神性化状态,最后却由于不合理滥用这些技术而沦为了受害者,导致了人类灵魂的堕落。
丹?卡拉西 ( 美国 ) 《不平等地图集》丹·卡拉西的《不平等地图集》利用从上百万台移动设备上收集来的汇总数据,向人们直观地展示了经济不平等是如何渗透到那些界定为城市的地方的。
梁蓝波 《怒放》 ( 水墨动画影像 )动画影像《怒放》的灵感来源于海子的《桃花》,水墨动画透过放大和强化传统笔墨的语汇,推进当代水墨艺术向抽象性、精神性和后现代性的演化。
勒菲克?安纳多尔(土耳其)、赵超(中国) 《机器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