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邪不压正》是假的

今天去看了姜文的最新电影《邪不压正》。

姜文参加的电影,据百度显示,有26部;

他导演的电影,据百度显示,有7部。《邪不压正》算是第八部。

据说,他导演的电影,只有《让子弹飞》这部电影,算是被大众所接受。但他导演的每一部电影,据说都可以称之为经典。他也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牛逼的导演。

但据我所知,真懂《让子弹飞》的人,其实也不多。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的电影,好就好在每一部都不过时,都是常看常新,你挖不尽,读不完。有句话说得好:“一眼看穿的不能算深,一眼看完的不能算广”。姜文的电影,称得上“深广”二字。

就拿这部《邪不压正》来说,其内涵丰富,超乎一般人想象。想一篇文章尽数写完,那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得说多少篇,反正慢慢品,也倒无所谓了。

今天我就先从标题说起。

《邪不压正》是这部电影的标题。给出这个四个字,一般的人看到,就觉得提气。为什么?因为这个社会太需要“正能量”了。太多的“邪”魔压着“正”气了。普通老百姓太需要“扬眉吐气”了。一个社会,缺什么,才需要什么。不是吗?

但进一步思考,我发现,“邪不压正”是不辩证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邪”是可以压“正”的,得承认这个事实。

就拿电影来说,大师兄朱潜龙在1922年,伙同根本一郎杀害师父满门,师弟李天然1937年才回来报仇。试问,这十年是不是“邪”压住了“正”?日本从1931年到1945年,14年是不是压着中国?更长远一点,鸦片战争1840年到解放战争1949年,110年,西方是不是压着中国?你们说,“邪不压正”,他们怎么就压了这么多年?如果邪不压正,那为什么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复仇的一方为什么不能立即报仇?而是要等10以后?甚至等的更久呢?

可见“邪”是可以战胜“正”的,而且一旦“邪”战胜了“正”,它还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不承认这个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了。

况且,何谓“邪”,何谓“正”?

“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不承认这点,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成王败寇”——这是一条基本的历史规律。历史书从头到尾虽然都写着“道德”二字,但如果认为“道德”能解决问题,那还要“枪杆子里出政权”干什么?我们就跟不道德的人讲“仁义”不就够了吗?有人说:“在一些非理性思考的人眼里,成功者是不应当受到指责,成功的一方一旦当权便是合法,拥有立法权;失败的一方便失去了合法地位,没有发言权;当权者占据了拥有了公共宣传、历史编撰的自由,失败者被贬损,而没有申辩的机会。”在我眼里,这却是基本规律,是最理性的思考,是最理性面对历史。

元朝打败了宋朝,清朝打败了明朝,然后他们也成了中国的正朔。假若日本当年真的长期统治中国了,我相信,他们依然会成为中国的正朔,大和民族会成为中国的第五十七个民族。

所以,单纯的讲“邪不压正”,这是虚妄,是幻想,是意淫。

很多人只知道“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其实根本不知道,最完整的阐释是“反动派既是纸老虎,也是真老虎”。说“一切反动派既是纸老虎。”只是从长远与战略来看,一切反动派在人民正义的力量前都是纸老虎,终将败于人民汪洋大海的反抗,我们面对强大的反动派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从现实与战术来看,反动派一般占有优势资源与强大的暴力工具,也是真老虎,在与反动派的斗争中要高度重视战术运用,有耐心、有战术地打倒反动派。

说“邪不压正”,大家一定要明白,这只是口号,只是从长远和战略上来说的。现实却不是这样,现实是“反动派一般占有优势资源与强大的暴力工具”。是真老虎,是要吃人的。

所以,大家要相信邪不压正,因为不相信邪不压正,就不能树立必胜的信心,就像李天然,他最终是在巧红的鼓励下,才找邪不压正的勇气,才树立了必胜的信心,才敢于出击,才最终杀了敌人报了仇。但同时,大家万不可不顾现实,盲目的自信,就像李天然盲目去找根本一狼,约好的单挑,结果根本一狼却带了卫兵过去,打不赢的时候,就喊卫兵上,若不是“巧红”带人悄悄跟着李天然,悄悄灭了这些卫兵,李天然早就被这些卫兵给打死了。

通过这次教训,后来李天然利用根本一郎诱来朱潜龙的时候,他就聪明多了,带上了枪。朱潜龙劝他放下枪这段,最精彩了。大家看电影的时候,非笑不可。这次李天然就不那么单纯的轻信敌人了。他已经懂得不再盲目自信,不再相信敌人,不再相信口号,而是终于能够重视敌人,重视现实了。

说到这里,大家知道“巧”,“红”啥意思了吗?

要“红”,但更要懂得用“巧”。

你们看,最后电影里,站在房子上的李天然,对着天地大喊:“巧红”,同学们,电影黑屏,戛然而止,结束了。“巧红”二字久久回荡在电影中,回荡在演播厅,这“巧红”,是呼唤,是呐喊,更是提醒——“在黑暗的世界里,你们要记得‘巧红’啊”。

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在房顶高喊这二字的照片,目前网上还找不到。但如果你把电影中李天然脚下的房顶,换做苍茫大地,你就能看到,那张图就成了下图一样的景象:

至于为什么是房顶,我的理解是除了呼唤大家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不要鼠目寸光,只是沉迷在房子里,工厂里,办公室里,只是坐井观天以外外,最重要的,我觉得大约是他在号召千万万万个被压在房中的受迫者,“上房揭瓦”吧!

一言难尽诉,多讲已惘然。

最后,我也想对大家喊出我心里的真爱:

“巧红 ”------------


号主有一本书,叫《一心集》。

详情请阅读下文呢:

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