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善行气活血,李时珍说“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养气血调经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纵观各种深奥的学问都是如此,包括我们常常提到的养生。传统的中医文化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沉淀了深厚的底蕴,因此养生的学问也有很多,很多人推崇用名贵的药材养生,但是真正的“内行”有时候不这么认为。
比如有一物它名而不贵,深受“行家”的推崇,它善于行气活血,可以养气血、调经。 孙思邈不是诗人也很少写诗,却曾经为它赋诗一首,“川西青城天下幽,神仙洞府第一流,奇草仙鹤巧衔递,来自穹苍顶上药”就是说的它,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药材川芎。
川芎
李时珍也说川芎“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对它养肝之功非常认可;《神农本草经》中叶把它奉为“上品”,久负盛名的《大明本草》对它更是推崇,并记载“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宿血,生新血”,虽然前半句有夸大之嫌,但是后半句说的比较确切。
孙思邈
川芎的药用价值很高,比如自古有“头痛不离川芎”的说法,是因为川芎善于疏通头、目,并且除“风气”,李时珍美其名曰“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然而此类多是“风气”伴有寒、热、湿、虚、瘀等,每一种均不相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还需要专业人士帮助。
而川芎的养生之功主要是围绕行气活血,不论是养肝还是养气血、调经均是如此,所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论述。
古籍
一、用川芎养生可以活血行气。
川芎在《本草纲目》中的论述是“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行血海”,其中“上行头目”是它的药用价值,而活血行气被誉为“中开郁结”,因为它既能活血去血中的瘀滞,又能行气破开气中的郁结,尤其是心肝脾肾四个脏腑的气血瘀滞。
比如心脉瘀滞常常“不通则痛”,但是心脉的瘀滞多数与肝脾肾三个脏腑有一定的关联,可以单用川芎泡水喝以疏通心脉,也可以与丹参、红花等增强活血之力;如果是血瘀伴有气虚的人,则适合用川芎、人参或者党参二选一、黄芪一起益气活血。
川芎需要搭档
如果是气滞血瘀在于肝,多表现出肋部的“不通则痛”或者“不荣则痛”,在《景岳全书》中提到以川芎搭档柴胡、白芍、香附可以疏解肝郁气滞;如果是肝血瘀那么以川芎搭档桃仁、红花可以活肝血以达到祛瘀的目的。
二、用川芎养生可以调养经期。
川芎养生是以活血行气为主,它“下行血海”说的就是调养女性经期,又因为川芎有“破宿血、生新血”的特点,所以尤其适合有瘀滞的人。如果是血瘀而经期不畅,适合与赤芍、桃仁搭档;如果是因寒气重而血瘀的人,适合与桂心、当归搭档;如果是因瘀而经期时间提前或拖后不固定的人,可用川芎搭档益母草、当归以养生。
川芎养生益于肝
三、用川芎养生可以养肝。
在中医文化中“肝主藏血”、“主疏泄”,血液的充足与气的通畅是肝脏的根本,反之则容易不利于肝脏,而川芎可以养肝尤其是肝气郁结、肝血瘀阻的亚健康。
《本草纲目》中提到的“搜肝气”就是行气解郁、活血化瘀之功。至于“补肝血”并非是川芎有补血之功,而是川芎可以通过活血行气祛除瘀滞的“宿血”,让“新血”更好的生成,可以说是一种促进的作用,因此一般与熟地黄、当归、白芍等补血养血之品搭档。
而“润肝燥”的意思与“补肝血”有些类似,是因为川芎活血行气,促进气、血、精气、津液的输送,所以一般与滋养肝肾“阴气”的搭档,如枸杞或女贞子等。
本草纲目
川芎养生虽好但也有两点需要了解,或者说是不得不了解,因为这两点非常的重要。一是在《本草经疏》中提到的“凡上盛下虚,虚火炎上者忌之”,现代一般认为阴虚火旺、肝阳上亢、气逆有痰火的人不要用川芎养生。
注意的第二点也非常重要,曾在多本典籍中提起,那就是川芎用3至10克为度,多用或者长期久用则“散人元气”,所以用它养生需要多加留意。
川芎的大名可能很多人知道但不了解具体,其实看看李时珍、孙思邈等“行家”怎么介绍就知道了,用它养生一直被“内行人”推崇的,但也要留意自身的体质等因素,不可盲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养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