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常有人问: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
不少人认为科幻文学“姓文”,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看法显然不合理。首先,科幻不是儿童专利,大量的科幻作品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范围,显然更适合成人阅读。不同年龄的人都需要科幻来激发对先进科技的向往。其次,让科幻“姓文”,等于捏造出“文学科幻”这一生硬的概念。虽然文学作品可能牵涉科学问题或理念,但文学离不开幻想,本身就带有幻想之意,无论这种幻想科学与否。如果在“文学”后再加一个“科幻”,纯粹是画蛇添足。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在前名在后,科幻“姓科”可谓名正言顺。
首先,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和文学有时是矛盾的——文学可以虚构,但科学不可以。虚构是文学的生命,却是科学的大忌。科学必须讲究事实证据,尤其要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如果科幻传播的知识不是科学的而是虚构的,那就是伪科学,后果极为严重。让科幻姓“科”,就是强调其传播科学、普及科学的重要职责。
其次,可从幻想的角度来看:人类分分秒秒都在想象,但只有极少想象是科学的。科学和文学都需要想象,不过,科学的想象要讲究事实证据和逻辑性,要基于科学的理论或假说,根据已有研究结果进行发挥、创造;而文学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很明显,在科幻文学中,科学的想象才是主要的,文学的想象只是辅助。科学的想象当然应冠以“科学”之名,以区别于那些不具有科学性的想象。让科幻“姓科”,“科幻文学”这一概念才能更好地兼顾其科学性和文学性。
(摘编自王佃亮《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
材料二:
科幻文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觉世新民”的实用目的。从那时起,科幻文学就背负起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观念的启蒙重担。中国科幻文学“科普化”的倾向一直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才有了转变。在刘慈欣、韩松等一批作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迎来了又一轮高潮。这批作家都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和科学训练,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与此同时,他们普遍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再视科学普及为科幻文学的主要社会功能。为刘慈欣乃至中国科幻赢得世界性声誉的《三体》系列,就是这一波科幻创作浪潮经过长时间积累结出的硕果。
与那些明确以科普为己任的小说相比,《三体》系列在知识含量和理论深度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它没有那种解释说明过多、思想情感干涩的“科普风”,所以,它既富有科学的内涵,又饱含艺术的美感。《三体》的超越性还在于,它的科学幻想绝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以扣人心弦的叙事,对物理学、宇宙学和社会学的终极命题进行追问,从而达到了令人惊讶的思想深度。这是那些仅仅聚焦于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课题的科幻小说,几乎从未费心去思索的。启发读者求索这样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普及这一功利性的要求。
《三体》代表的创新科幻逐渐由小众圈子的探索,走向相对大众的流行,这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
在过去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这一特定历史情势下,科幻文学不得不承担普及科学、传播知识的重任。但这也束缚了作家想象力的飞扬,桎梏着科幻美学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时代发生改变,文学也会随之改变。
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互联网新媒体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应用越来越便捷,年青一代拥有更多、更自由的渠道去获取各种知识与信息。在这种情形下,科幻文学不需要越俎代庖来担当科普的重任了。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欧美和日本的科幻小说通过各种渠道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共同培育了一批新生代的科幻迷。这些科幻迷对西方科幻文学谱系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对前沿的科技成果也有一定的涉猎。他们不仅可以接受《三体》里那些宏伟幻想,也为“超越科普”的科幻创作提供了足够多的预期读者。
(摘编自吴岩《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也谈<三体>的超越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幻文学并不是写给儿童看的,作品的内容深度更加适合成人,因此不能将科幻文学归属于儿童文学。
B. 科幻文学所传播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为此创作者必须讲究事实证据,尤其要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
C. 科学和文学都需要想象,科学想象理性严密,文学的想象感性灵动,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可以兼容。
D. 新生代的科幻迷对西方科幻文学谱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对前沿的科技成果也有所涉猎。
2.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出现又一轮高潮,这与创作者科学素养的提升、文学理念的更新等因素密切相关。
B. 《三体》为中国科幻赢得世界性声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超越性,比如不再被“科普风”局限,不再具有科学普及功能。
C. 有着科学普及目的的科幻小说更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课题,而极少关注物理学、宇宙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终极命题。
D. 得益于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超越科普”的科幻文学逐渐走向大众,这在封闭的年代是难以实现的。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王晋康的《古蜀》将科学幻想和中国神话中的昆仑神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珊瑚进行了专业性的介绍。
C. 清风的《十年后的中国》的主人公发明了一种可以战胜欧美列强的光。
D. 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以银河帝国的崩溃和重生追问人类未来的发展逻辑。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对于科幻文学创作的方向,材料一与材料二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答案:
1. B A.由“科幻不是儿童专利”可知“科幻文学并不是写给儿童看的”错误。C.“兼容”不是“兼顾”,偷换概念。D. “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可知“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错误。
2. B “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普及这一功利性的要求”并不是“不在具有科学普及功能”。
3. B 材料一主要观点是科幻文学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A.“昆仑神话”不具有科学性。C.“可以战胜欧美列强的光”不具有科学性。D.“银河帝国的崩溃”不具有科学性。
4. 首先提出了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的问题;接着从两个方面论证了科幻文学“姓科”,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的不合理看法;最后从科学和幻想两个角度论证了科幻文学“姓科”的合理性。
5. 材料一强调科幻文学创作的科学性的方向,要突出科幻文学传播科学、普及科学的重要职责。
材料二强调科幻文学创作的美学性的方向,要突出科幻文学既富有科学的内涵,又饱含艺术的美感的科幻美学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