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常有人问: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

不少人认为科幻文学“姓文”,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看法显然不合理。首先,科幻不是儿童专利,大量的科幻作品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范围,显然更适合成人阅读。不同年龄的人都需要科幻来激发对先进科技的向往。其次,让科幻“姓文”,等于捏造出“文学科幻”这一生硬的概念。虽然文学作品可能牵涉科学问题或理念,但文学离不开幻想,本身就带有幻想之意,无论这种幻想科学与否。如果在“文学”后再加一个“科幻”,纯粹是画蛇添足。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在前名在后,科幻“姓科”可谓名正言顺。

首先,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和文学有时是矛盾的——文学可以虚构,但科学不可以。虚构是文学的生命,却是科学的大忌。科学必须讲究事实证据,尤其要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如果科幻传播的知识不是科学的而是虚构的,那就是伪科学,后果极为严重。让科幻姓“科”,就是强调其传播科学、普及科学的重要职责。

其次,可从幻想的角度来看:人类分分秒秒都在想象,但只有极少想象是科学的。科学和文学都需要想象,不过,科学的想象要讲究事实证据和逻辑性,要基于科学的理论或假说,根据已有研究结果进行发挥、创造;而文学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很明显,在科幻文学中,科学的想象才是主要的,文学的想象只是辅助。科学的想象当然应冠以“科学”之名,以区别于那些不具有科学性的想象。让科幻“姓科”,“科幻文学”这一概念才能更好地兼顾其科学性和文学性。

(摘编自王佃亮《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

材料二:

科幻文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觉世新民”的实用目的。从那时起,科幻文学就背负起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观念的启蒙重担。中国科幻文学“科普化”的倾向一直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才有了转变。在刘慈欣、韩松等一批作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迎来了又一轮高潮。这批作家都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和科学训练,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与此同时,他们普遍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再视科学普及为科幻文学的主要社会功能。为刘慈欣乃至中国科幻赢得世界性声誉的《三体》系列,就是这一波科幻创作浪潮经过长时间积累结出的硕果。

与那些明确以科普为己任的小说相比,《三体》系列在知识含量和理论深度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它没有那种解释说明过多、思想情感干涩的“科普风”,所以,它既富有科学的内涵,又饱含艺术的美感。《三体》的超越性还在于,它的科学幻想绝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以扣人心弦的叙事,对物理学、宇宙学和社会学的终极命题进行追问,从而达到了令人惊讶的思想深度。这是那些仅仅聚焦于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课题的科幻小说,几乎从未费心去思索的。启发读者求索这样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普及这一功利性的要求。

《三体》代表的创新科幻逐渐由小众圈子的探索,走向相对大众的流行,这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

在过去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这一特定历史情势下,科幻文学不得不承担普及科学、传播知识的重任。但这也束缚了作家想象力的飞扬,桎梏着科幻美学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时代发生改变,文学也会随之改变。

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互联网新媒体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应用越来越便捷,年青一代拥有更多、更自由的渠道去获取各种知识与信息。在这种情形下,科幻文学不需要越俎代庖来担当科普的重任了。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欧美和日本的科幻小说通过各种渠道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共同培育了一批新生代的科幻迷。这些科幻迷对西方科幻文学谱系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对前沿的科技成果也有一定的涉猎。他们不仅可以接受《三体》里那些宏伟幻想,也为“超越科普”的科幻创作提供了足够多的预期读者。

(摘编自吴岩《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也谈<三体>的超越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幻文学并不是写给儿童看的,作品的内容深度更加适合成人,因此不能将科幻文学归属于儿童文学。

B. 科幻文学所传播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为此创作者必须讲究事实证据,尤其要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

C. 科学和文学都需要想象,科学想象理性严密,文学的想象感性灵动,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可以兼容。

D. 新生代的科幻迷对西方科幻文学谱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对前沿的科技成果也有所涉猎。

2.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出现又一轮高潮,这与创作者科学素养的提升、文学理念的更新等因素密切相关。

B. 《三体》为中国科幻赢得世界性声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超越性,比如不再被“科普风”局限,不再具有科学普及功能。

C. 有着科学普及目的的科幻小说更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课题,而极少关注物理学、宇宙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终极命题。

D. 得益于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超越科普”的科幻文学逐渐走向大众,这在封闭的年代是难以实现的。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王晋康的《古蜀》将科学幻想和中国神话中的昆仑神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珊瑚进行了专业性的介绍。

C. 清风的《十年后的中国》的主人公发明了一种可以战胜欧美列强的光。

D. 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以银河帝国的崩溃和重生追问人类未来的发展逻辑。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对于科幻文学创作的方向,材料一与材料二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答案:

1. B  A.由“科幻不是儿童专利”可知“科幻文学并不是写给儿童看的”错误。C.“兼容”不是“兼顾”,偷换概念。D. “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可知“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错误。

2. B “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普及这一功利性的要求”并不是“不在具有科学普及功能”。

3. B 材料一主要观点是科幻文学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A.“昆仑神话”不具有科学性。C.“可以战胜欧美列强的光”不具有科学性。D.“银河帝国的崩溃”不具有科学性。

4. 首先提出了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的问题;接着从两个方面论证了科幻文学“姓科”,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的不合理看法;最后从科学和幻想两个角度论证了科幻文学“姓科”的合理性。

5. 材料一强调科幻文学创作的科学性的方向,要突出科幻文学传播科学、普及科学的重要职责。

材料二强调科幻文学创作的美学性的方向,要突出科幻文学既富有科学的内涵,又饱含艺术的美感的科幻美学的创造。

(0)

相关推荐

  • 联盟之声第1期:专访科幻苹果核

    科幻苹果核: 传说在中国科幻气候初成的时候, 一群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科幻协会 兼具理想和信念的幻想文学爱好者们, 创立了魔都陆地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神秘联盟, 谓之科幻苹果核. 联盟 ...

  • 詹玲:1980年代前期中国科幻小说的转型 (下)

    二.重返"文学性"之一:跟从时代转型的失与得 肖建亨曾感叹,「中国的科幻小说的发展一开始就伏下了一个潜在的危机.这危机就是'工具意识'过于强烈--仅仅把科幻小说当成了一种普及科学知 ...

  • 碳基传 | 幻想从现实起飞 ——访著名科幻作家刘兴诗

    幻想从现实起飞 --访著名科幻作家刘兴诗 编者按 这是十二年前的一次访谈的实录,刘老在访谈中道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畅谈了自成一格的科幻理念,尽现学人本色.名宿风采.时至今日,耄耋之年的刘老仍 ...

  • 致敬航天人:他们把科幻变为现实——航天日访刘慈欣

    刘慈欣 他热爱科幻.他会写作.他每天买菜.做饭.接送女儿上下学,他是刘慈欣,他刚刚获得"第十届作家榜金奖-年度致敬作家",他在中国航天日这天向他尊敬的航天人致敬,"正是他 ...

  • 大咖丨当代少儿科幻在哪里——科幻作家超侠谈创作

    超 侠 科幻作家.编剧.诗人 近几年来,中国科幻发展迅速,掀起了一股一股的热潮,首先是刘慈欣的<三体>的原著小说盛行,成为当代名著,还获得了有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quo ...

  • 詹玲:1980年代前期中国科幻小说的转型(上)

    四十二史 科幻 詹玲:1980年代前期中国科幻小说的转型(上) 作者:詹玲 内容摘要 1980年代前期,中国科幻小说经历了一场与自身传统.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学多方博弈的艰难转型.本文系统全面梳理了这段转 ...

  • 天意|有了“科”的加持,东方“幻”想更具独特魅力

    科幻,意即科学幻想,即根据有限的科学假设,在不与人类最大的可知信息量冲突的前提下,虚构可能发生的事件.所以说科幻作品中的幻想题材虽显得飞扬恣意,但也不可脱离科学逻辑而独立存在.也正是因为有了" ...

  • 詹 玲 | “十七年”中国科幻小说的外来影响接受及概念建构(上)

    内容提要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科幻小说,在译介阐释与创作实际方面出现明显的不一致.本文认为,现代左翼科学小说的"工具化"传统及"向科学进军"的意识 ...

  • 做阅读理解选择题时“一一对应”的方法,不仅实用且高效

    这次广东省深圳市高一期末统考整体来看难度不小.就连深圳中学这种一等一的尖子生聚集地,学生得分在100-110之间的比率居然高达44.37%,得分在110-120的学生比率也只占28.48%,换句话说, ...

  • 《心若“旅游”,灵魂在场》阅读答案

    心若"旅游",灵魂在场(20分)我喜欢你是寂静的施立松①夜静,星稀,我坐在夜风里,夜鸟低沉的声音,踏过平静的水面凌波而来.邻着水库的秋千轻轻摇晃着我,也摇晃着朱亚文沉郁的吟诵:我喜 ...

  • 多材料阅读:旅游文学(有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旅游与文学的关系,是个严肃的话题.在高铁通达.私家车便捷.全城旅游蓬勃发展的时代里,旅游已经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远 ...

  • 《坐姿里,有灵魂的样子》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坐姿里,有灵魂的样子  刘世芬 ①有一次,作家周晓枫到河北作协开讲座.开讲前,主持人先做介绍,周坐在台下第一排座椅上,我就坐在她身后,此时的我,作为听众,懒洋洋地靠在椅背 ...

  • 刘恩波《随心的阅读》阅读答案

    随心的阅读刘恩波①读书节期间,"阅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画家黄永玉说,"看书是一种快乐,然后才是知识,才是本钱."私下觉得老人家此话算是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 ...

  • 诗歌鉴赏《旅游伤春》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 旅游伤春 李昌符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鸟倦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十年成底事①,羸马倦西东. [注]①底事:何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越中览古》《苏台览古》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 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①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 ...

  • 方苞《与徐贻孙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与徐贻孙书 [清]方苞 苞白:去年五月中,得吾兄手书,比欲作书相报,违隔久远,所怀蕴积,措笔不知所从.日延月滞,以至于今. 苞尝叹近世人为交,虽号以道义性命相然信者,察其隐私,亦止借为名声形势.其确然 ...

  • (唐)许浑《沧浪峡》阅读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沧浪峡 (唐)许浑 缨带流尘发半霜,独寻残月下沧浪. 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 昔日未知方外乐,暮年初信梦中忙. 红虾青鲫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 ...

  • 闻一多《太阳吟》阅读答案

    文本一: 太阳吟① 闻一多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   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 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 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   ...

  • 王沂孙《齐天乐·蝉》阅读答案

    齐天乐·蝉 王沂孙① 一襟余恨宫魂断②,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③.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④.病翼惊秋,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