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底有多清醒?张昶劝他重刑法、及时行乐,他却起了疑心

明太祖朱元璋可能是我国古代最勤劳的皇帝之一,“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冰”(《明太祖实录》)。

根据史料记载,洪武十八年九月,朱元璋平均每天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一个人能长期处于如此忙碌的状态,也许说明他是一个极其清醒的人。

那么,朱元璋到底有多清醒呢?

元朝户部尚书张昶被迫归附后,曾劝朱元璋重刑法、及时行乐,朱元璋不仅没有采纳,还立即起了疑心,经过审查发现,张昶果然存有异心。

张昶是宛平人,元朝末年官至户部尚书。

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张昶奉元顺帝之命,带着龙衣御酒、八宝顶帽和宣命诏书,与郎中马合谋与奏差张琏等人一起,走海路从大都来到庆元,庆元当时是方国珍的地盘。

张昶此行的任务是代表元廷招降朱元璋,元顺帝打算封朱元璋为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元顺帝为何决定招降朱元璋呢?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方国珍派人向元廷谎称朱元璋委托他表达投降之意。

《明史·叶兑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方国珍狼子野心,不可驯狎。往年大兵取婺州,彼即奉书纳款。后遣夏煜、陈显道招谕,彼复狐疑不从。顾遣使从海道报元,谓江东委之纳款,诱令张昶赍诏而来。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朱元璋率军亲征婺州时,方国珍派人向朱元璋投降。后来朱元璋派夏煜封方国珍为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方国珍却以年老有病为由推脱,不肯任职。反而派人走海路到大都,声称朱元璋委托他表示归降之心,致使张昶携带招降诏书前来。

其实,即使方国珍真的这样做了,元顺帝也不太可能仅凭方国珍的一面之词便轻率地派户部尚书到江南招降朱元璋。

元顺帝之所以决定招降朱元璋,很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第二种说法是:当元军将领察罕帖木儿攻打山东的红巾军时,朱元璋曾先后两次派使者向察罕帖木儿通好,察罕帖木儿把此事上报朝廷。元顺帝得知后,决定招降朱元璋。

根据《国初群雄事略》的记载,元至正十九年八月,察罕帖木儿攻入龙凤政权的都城汴梁后,朱元璋曾派使臣去汴梁,与察罕帖木儿通好。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朱元璋曾于元至正二十一年八月,遣使与察罕帖木儿通好。

张昶到达庆元后,方国珍便立即派人告诉朱元璋,可是朱元璋一直避而不见,就这样过了近一年的时间,方国珍担心再这样下去会祸及自身,于是把张昶等人送到元朝福建平章燕只不花那儿,燕只不花又把他们送到与朱元璋辖区交界的地方。

元至正二十二年十二月,朱元璋派人把张昶等人接到应天。

察罕帖木儿已于这年六月遇刺身亡,朱元璋不用再担心他挥师南下,使自己三面受敌了,于是明确拒绝了元朝的招降。

郎中马合谋与奏差张琏都被处死,张昶在元朝为官多年,熟知朝章典故、名物制度,朱元璋爱惜张昶的才华,用死囚换下了张昶。

张昶在元朝的官职比刘伯温要高出许多,熟悉各项制度,对朱元璋而言,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几天后,朱元璋让刘伯温、宋濂见到了张昶,说:“元朝送给我一位大贤,你们遇事可和他商量”。

朱元璋最初封张昶为中书省都事,张昶处事干练,“裁决如流,事无停滞”(《明太祖实录》),备受朱元璋赏识,朱元璋不仅赏赐了很多财物,还很快提升他为中书省参知政事。

朱元璋十分信任张昶,很多具体制度都是张昶制定的,“凡国家建置制度,多出昶手”(《明太祖实录》)。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让张昶处理很多军事要务,“凡军府事,为昶裁定者十七”(《罪惟录》)。

而元顺帝以为张昶死了,于是赐赠官谥,提拔重用他的儿子,张昶知道后十分感动,决定在朱元璋内部进行破坏。

张昶暗中让人上书对朱元璋歌功颂德,劝朱元璋及时娱乐,时刻保持清醒的朱元璋顿时对张昶起了疑心,对太史令刘伯温说:“张昶想当赵高”。刘伯温也认为张昶怀有异心。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马上处置张昶,只是斥责了一番。

接着,张昶又劝朱元璋:“重刑法,破兼并之家”(《明太祖实录》)。张昶的用意很明显,劝朱元璋施行严刑峻法,失去民心。这和刘伯温的观点截然相反。

朱元璋没有采纳张昶的建议,张昶开始疑惧不安。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十一月,李文忠攻占杭州,元平章长寿、丑的等人被押送至应天,朱元璋说:“他们都是元朝大臣,给他们脚力口粮,让他们回去”。

张昶偷偷写下书信,让长寿、丑的带走,信中泄露朱元璋的军事机密,到武安州时被截获。

朱元璋于是让冯胜、杨宪审讯张昶,不久张昶获罪伏诛。

人的一生需要做出很多选择,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追求和观点可能都存在一些差异,时刻保持清醒冷静,进行理性决策,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才能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稳步前进。

倘若做不到清醒理性、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很容易被他人影响,做事不能持之以恒,最终可能与自己的奋斗目标越来越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