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央行工作论文,现在就请为自己老了做准备吧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知和应对之策

论文中,阐述了四个人口转型阶段。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的时期,其特点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处于低水平,人口增长放缓的同时,之前第二个人口转型阶段,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也接近尾声,面临的问题是老龄化和勺子化问题的逐渐浮现。

四个人口转型阶段

我们将人口分为三类,分别是老年人口、劳动人口和少儿人口。人口又和具体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有规律的联系。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强盛,经济不断提升,少儿人口出生率却在下降,原因是育儿成本的不断提升,以及年轻人婚姻观的转变导致了婚配率下降。而另一端的老年人口由于经济的提升,死亡率得到了显著下降,这样就映射出了当前日益庞大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对经济贡献最大的,当属劳动人口,目前我国人口红利优势依稀存在,依然能够依靠着庞大的劳动人口,使我国的经济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速水平。表面看起来,这似乎就是经济和人口的关系了。但是,劳动人口是由少儿人口成长而来,少儿人口的减少将导致未来二十年后劳动人口增速降低。而老年人口又是劳动人口的衰老演变而来。这也就意味着现在庞大的劳动人口,在未来二十年后,又将导致老年人口的增速加剧。这,就是老年化和勺子化的预期,也将导致未来劳动人口将会变得愈加的稀缺。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劳动人口,子女是少儿人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老年人口,而面临的育儿、婚配、养老等事宜的经济负担,都需要由有家里的顶梁柱,劳动人口来承担。

经济支撑人口

因此,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应该是劳动人口。劳动人口通过缴纳基本社保和基本养老金,来支撑现阶段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我们孩子的茁壮成长,依靠的,也是为人父母的劳动人口收入所支撑起来的。因此,未来总人口的劳动人口才是拉动经济的核心力量,劳动人口多经济就提升快,劳动人口少,经济增速就会放慢。

劳动人口为拉动经济核心

这就导致了未来劳动人口的生活压力将越来越大。阿楷作为一个八零后,我自己,不就是现在的劳动人口吗?现在的我们,其实已经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等再过三十年,自己也会变成老年人口。那时,我们的孩子也将成为支撑起经济增长的主力,可能未来时代的劳动人口,生活压力会比我们这一辈更大。所以,为了给未来三十年后的自己减轻压力,也为了给我们的孩子减少负担,请大家,现在就行动起来,为自己成为老年人而做准备吧。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

第1, 储蓄。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三十年后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现在在做些什么,却是确定的,现在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除了给现在的自己和家庭拥有一份充足保障外,也是给未来打下扎实的经济基础。给孩子减轻赡养老人的压力,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付出。但是,我们还要考虑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资产贬值效应,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正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按照当前这个通胀水平,现在存一万,到了三十年后,等同于存十万的价值。即便现在你的存款已经达到百万,三十年后这笔钱只能当作十万块钱来用。存款不具备增值的功能,那么此时,我们还要找到另一个,能是我们资产得到保值升值的办法。

那就是第二,投资。一方面通过投资,持有优质核心资产,优质的资产就具备优秀的保值功能,比如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房产,被誉为保值利器的黄金,又或是一门可以持续产生资金收入的好生意。另一方面是养老保险投资。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分为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养老金。目前已覆盖十亿人,由政府主导缴纳。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由企业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到了职工退休后统筹发放补充养老津贴。目前覆盖约5800万人,由企业主导。第三支柱是商业养老保险和储蓄型养老保险,由个人主导,受保人通过自愿寻求拥有相关资质的金融机构或保险公司,以自行投资商业保险的形式进行购买。第一支柱已经普及,第二支柱正在积极推广,第三支柱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近几年,由于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基本养老金压力日益加剧,发展第二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已经迫在眉睫。

养老保险体系

第三, 教育。每个家长必须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教育是为了提高我们孩子的认知,是对孩子们未来的最好投资,孩子们是未来的劳动人口,是经济发展的主力,也是支撑自己在未来成为老年人口的保障。培养他们的成才,也是我们家长为祖国未来能做的最大贡献。

第四, 健康。保持健康的身体,是对自己最大的投资。老了以后,生活质量需要健康做为基础。减少疾病花销,减轻孩子们的赡养成本,降低国家的养老负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

最后,请我们认真过好每一天,现在的努力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耕耘。不管人口结构如何转型,经济形势如何变化。祝愿每一位观众朋友都有一个美满的人生。

感谢收看本期平民经济人,如果我的视频能对您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有所帮助,恳请为我点个转发,加个关注,茶余饭后听我聊聊属于我们老百姓的平民经济,我是阿楷,我们下回、接着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