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黄宾虹老师,晚期“扬州画派”执牛耳者

他是黄宾虹老师,晚期“扬州画派”执牛耳者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清中叶18世纪,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的崛起,为当时萎靡陈腐的画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并对后世的中国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晚期,陈崇光、吴让之的出现,就日渐式微的扬州画派而言,不啻于最后一缕耀眼的光芒,但由于盐运改道带来的扬州地方经济衰败致使这一画派在其发源地却日显颓势。在这强弩之末,扬州画派出现的最后几位执牛耳者,最终还是融入了海上画派。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能在形式技巧以及审美境界上基于传统而又突破樊篱,对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经验与新风格的画家及其作品,必然能在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陈崇光这位才情斐然而际遇不佳的画家,列入以革新绘画为风尚的海上名家是当之无愧的。
陈崇光:原名火召,字若木、标生,江苏扬州人。父辈以卖画为生。他年轻时,曾在泰州一家烟袋商店里当刻烟竿花纹的学徒,不久就弃其业而专注学画。太平天国画家虞蟾赏识其才艺,收为弟子。后来又随虞蟾到天京作壁画,并管理宋元古画。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回到扬州,曾与沈福祥到各处画土地庙。曾客寓皖中蒯氏家,多见宋元名人真迹,得以认真观摩钻研,故此画艺大进。此后他居住扬州,至50岁左右,画名日渐昭著,生活也比较安定,常与社会名流以诗唱和。可是不久,陈崇光不幸得了狂病,“衣敝衣,履敝履,发长如囚,尘垢满爪……所偕皆穷士,时集于烟寮酒肆间,不知其为谁也。”一个经历了追求与失望、思想矛盾与苦恼的画家,竟在疯疾折磨下于58岁时溘然去世。
公元1887年,黄宾虹来到扬州向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学花鸟。他对陈崇光极其推崇,誉其“沉雄浑厚”、“画双色花卉最著名”。吴昌硕说他 “笔古法严,妙意从草、篆中流出,于六法外又见绝技,若木道人真神龙矣。”并自叹不如。
陈崇光(1838-1896),原名熠,字若木、栎生,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初为雕花工人,后拜虞蟾为师。二十岁前曾参加太平天国革命,随虞蟾同在天京(今南京)从事绘制壁画。太平天国失败后回扬州,从洪福祥至各地画土地庙。山水、花卉、人物俱能,尤擅双钩花卉。吴昌硕评其'笔古法严,妙意从草篆中流出'。传世作品有《麦间野雉图》、《柳下晓妆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