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对赌更可恶的“last look”,为什么没法杜绝?
最近这段时间,有不少严选的忠实读者跟严选君反馈一个问题:
严选君的文章确实干货满满、非常深度,但作为小白也希望多看一些更简单易懂的外汇知识,通过严选君的文章了解更多汇圈秘闻。
对此,严选君的回答是:马上安排。
那么这周,我们就从上一篇针对IC Markets的精准测评中,埋下的一个小彩蛋说起。
上周从测评中,我们说到了外汇平台订单执行速度的差异。作为该期测评的主角,IC Markets平均订单执行速度为155毫秒,市价订单的执行速度更是达到了180毫秒,速度在一众平台中吊车尾。
当时严选君就跟大家通过口风:
订单执行速度不仅和平台的交易模式、系统稳定性或者行情大小有关,当中甚至可能涉及平台的暗箱操作,甚至和一项一直饱受各方质疑的争议制度有关。
这多出来的100多毫秒,隐藏着多少学问?
别急,严选君今天和大家一起掰扯掰扯。
为什么从下单到执行总会有延迟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订单执行速度?
正常来说,主要是这几个:
经纪商的服务器速度、订单处理方式、市场的流动性还有订单的大小。
这当中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在先不讨论平台暗箱操作和流动性客观影响的前提下,订单处理模式越简单、步骤越少,系统的负担就越小,越能保证订单执行的速度。
比如实行DD模式和NDD模式的平台,在订单处理流程上就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这里严选君想跟大家详细说的,是NDD模式。
对应的是无交易员处理平台,经纪商将客户订单传递到合作的流动性供应商处进行处理。
在这一套模式中,平台充当的是交易者和流动性供应商(主要是各大银行)之间的桥梁。
NDD平台又可以细分为两种。
第一种,STP平台,即直通式处理平台。这类平台客户的订单直接发送至流动性供应商处,流动性供应商直接在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第二种,ECN平台。这类平台为客户提供交互交易,也就是说,该类平台客户的订单可以和市场上其他参与者的订单进行交互。平台相当于为其客户、流动性供应商提供一个ECN交易系统,各方通过把自己的报价发送到系统中,成为彼此的对家。
看完这个介绍,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在NDD交易模式下,订单执行速度的快慢,和流动性供应商关系密切。
而说到这,就不得不引出我们今天的主角:市场上每当提起订单执行延迟这件事,争议最大、被谈论最多的——last look。
争议性的“last look”
经纪商的订单处理模式、市场流动性状况、经纪商和流动性提供商之间的博弈,十分复杂。Last look的出现,最初则被视作调节各方矛盾的“润滑剂”。
所谓last look,又叫最后观望机制,是流动性供应商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当流动性供应商选择启动last look机制之后,即使交易者的订单能够匹配其最优报价,流动性供应商还是可以选择拒绝成交订单。
因此,在这个制度的保护下,流动性供应商们可以根据利害关系来决定是否执行交易者的订单,而且市价订单还会以次优价成交,务求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利益。
你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霸王”的条款?
分两个层面来说。
第一,和流动性供应商在交易链条中的核心地位有很大关系。
就像上文提到的,顶级的流动性供应商一般都是大型银行,如摩根大通、花旗、德银等等。它们本身实力雄厚,是外汇市场绝对的主导者——规则自然也会向它们倾斜。
第二,流动性供应商们一直强调:last look的存在,是为了让市场变得更公平。
的确,last look的出现和普及,有它的时代背景和必要性。
在最早的时候,last look对经纪商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防止订单过度延迟
在电子盘刚刚兴起的阶段,交易订单执行是非常缓慢的。交易者在平台下单时和流动性供应商接到订单时的市价,差距过大。如果流动性供应商全部照单全收的话,亏损会非常严重。
· 对抗高频交易
无论在任何时期,高频交易在市场内都不是一种讨好的行为。在21世纪初期,高频交易机构利用技术优势,趁着银行
Last look的出现,则彻底杜绝了高频交易机构这条财路。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往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套路发展:
在经过疯狂的厮杀之后,最初为了捍卫正义而生的屠龙少年,最终成为了恶龙。
背后的巨头博弈
在MT4问世并迅速风靡全球,打通各个技术环节,大大提高订单执行效率之后,last look的争议也与日俱增。
首先,在MT4极大改善在线交易的流畅性之后,早期的过度延迟现象已经得到缓解,流动性供应商对last look的依赖理应大幅降低。
此外,越来越频繁地使用last look,不仅让交易者蒙受损失,就连经纪商都深感不满,和流动性供应商的关系变得异常微妙。
2017年7月12日,早在2015年就已经宣布破产解散的艾福瑞(美国)突然发声,一纸诉讼将花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瑞信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法巴银行告上法庭。
原因就是,上述六大银行在担任艾福瑞(美国)的流动性供应商期间,为了谋取私利滥用last look机制,最终导致经纪商承担了大部分损失。
以花旗为例,艾福瑞(美国)控诉前者经常性使用last look机制,以对花旗更有利的价格执行订单;而当交易价格处于不利位置时,花旗更是试过直接拒绝执行总值上百万的订单。
对了,艾福瑞(美国)对花旗的怨气似乎额外的大。除了指控其和其他五家银行一样滥用last look之外,还对其提出了一项单独的指控:
在其专有平台CitiFX中,花旗同样存在滥用last look行为,多次出现严重违约。
不得不说,正是在让艾福瑞集团旗下多个子公司走向破产的那一场瑞郎危机中,流动性供应商对last look的使用达到巅峰状态,同时也让业内对last look的质疑达到顶峰。
一边是无数经纪商变卖资产苟延残喘,甚至走向破产清算,一边是流动性供应商利用last look的保护坐收渔人之利,双方的矛盾前所未有地激化。
伦敦多资产交易所(LMAX Exchange)首席执行官David Mercer在2015年6月份直接抨击last look机制和一众银行:
“Last look的使用应该更加规范,有更加明确的标准。”
2016年,英国央行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last look已经不仅是零售外汇交易行业的事,这个制度已经风靡了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市场,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了很大影响。
英国央行甚至提出了所谓的“time stamps”观点,指出了规范订单时间标注的重要性。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终于,全球外汇交易委员会(GFXC)在2017年11月表示,交易商不应利用来自last look窗口期间的客户交易请求信息进行交易活动。
这则消息一出,各路媒体奔走相告,一副“天要亮了”的喜悦景象。
是的,的确到了好好整治市场的时候了。
总结
然而,你以为事情到这就完结撒花了,大团圆结局了?
并没有。
按理说,GFXC和外汇全球行为准则都是国际清算银行一手扶持起来的,背后这这大靠山连各大银行都惹不起。
但实际上,直到现在,关键时刻启用last look依然是各大流动性供应商心照不宣的默契。
究其原因,或许还是因为这些大银行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太大,统治力太强。
花旗一家银行,就掌握了整个外汇市场近10%的流动性,而在国内,CMC Markets和盛宝银行就垄断了大半的流动性。
这些大玩家跺一跺脚,整个市场都得震一震。所以即便GFXC有明确的规定,这些占主导权的大鳄硬是要阳奉阴违,也是徒呼奈何。
一个合格的平台,自然应该确保订单被快速、准确执行。否则,交易者的利益就没法得到保障。
但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平台利益和交易者利益冲突时。
或许,这就是零售外汇市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