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越追求宁静越不宁静
01#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等忙完这段时间,找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修行一下。
这话其实一听就是外行,或者说不符合阳明学主旨。只有忙完才去追求宁静,全身心修行,那说明我们在忙碌时是不能追求宁静,全身心修行的。也就是说,追求宁静和修行和我们工作是水火不容的。
如果追求宁静和修行是和工作抵触的,那我们修行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工作,而修行的结果也不会给工作带来任何益处,因为二者犯冲。
既然修行对工作和生活这些忙碌毫无用处,那我修行做什么?
世人愚蠢,不懂得修行、追求宁静和工作、生活的关系,所以导致分裂,修行是修行,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结果二者谁都无法帮助对方,各自为政,各自浪费时间和精力。
02#
王阳明有一次去寺庙,看到一个和尚枯坐在那里。据说,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了三年。
王阳明看着这个和尚笑了笑,绕着他走了几圈最后在他面前站定,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不知是否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和尚惊慌地睁开眼,“啊呀”了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想念她吗?”
和尚不语。随后是一片寂静,静得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下来。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阳明向和尚轻轻的摆手说,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
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重回人间。
03#
就这样,王阳明在佛教领域多年的浸染和探究,终于在最被人忽视的人性上看穿了佛教的弊端,并且用一场漂亮的对话结束了他和佛教的因缘。
我们不去讨论佛教的科学性和利弊,它存在,有人信仰它,说明它自有存在的理由。佛教讲究六根清净,无欲无求,是很典型的倡导“静”的教派,这个静,是不管外面如何,我自念我的经。在创建心学后,王阳明对此很不赞同,他说,佛教根本就是逃兵的避难所。佛教徒所以出家,就是想逃避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这五伦中他们本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正道出了佛教所倡导的“静”和阳明心学所倡导的“静”的根本区别。
04#
在阳明心学中,我们也追求内心的平静,但这种平静是依赖于我们良知的光明,心之本体的澄澈,而不是本末倒置,为了心的安静而不理世事。一个良知光明的人,会在每一件事上去显现自己的良知,对父母孝顺、对妻儿爱护,对朋友仁义、对工作尽职,是在忙碌中保有自己的本心,动中求静,最终达到心的即动即静的状态。
05#
在现实生活中,如上面的和尚那样追求内心宁静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认为只要避开生活的喧嚣,就会达到静的目的。其实,这种做法不过是在掩耳盗铃。人心的烦躁不安,根本不是因为事情太多,而是因为你没能做到在每件事上都保持心的澄澈和明朗,再或者说,是你在很多事情上都掺杂进了人欲而又不得,所以才会心烦意乱。
06#
阳明心学里讲,我们要不怕事,敢于去事上练。练事其实就是在练心。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静与不静,因为刻意地追求,就是一种典型的人欲。我们应该做的,是在每件事上明良知,面对物欲诱惑的时候,能时刻保持初心;面对纷繁冗杂的琐事,能少一些偏激执念。外面是安静的,我们就接受安静,是喧嚣的,我们就接受喧嚣,安静之中求静不是真静,在动中求静才是真的内心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