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刻留心在腰间——关于太极拳中“挺腰”的探讨


挺腰实为练拳之第一关要。要点为背椎之底与底椎之上同时后涵,即腰之上、下均随之后涵,才能助成挺腰之势。挺腰非中腰在空间位置前挺,而是中腰保持前后之中位,同时上下后涵自成。

王宗岳在太极拳《十三势行动歌诀》的十二句歌诀中就有两句提到腰:“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
太极拳家武禹襄则在其《太极拳经》中则强调:“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足见“腰”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其实,并非太极拳家注重练腰,各门拳种拳家都有不少有关拳术中“腰”的论述。著名戳脚翻子拳家吴斌楼先生在其“论腰胯之谈”中就讲述“腰为全身之枢纽,运动最要之关键。凡人各种劳动工作,无不与腰发生关系。拳术家于腰之练习,更特为至重。有主张腰部前突,而臀翻起者;有谓腰宜后躬,尾闾下垂者,前者各种长拳多主之,后者习内功拳术者多主之。予则谓宜循生理上之原来自然态度。但蹲踞式时,腰宜随臀下坐,上身仍宜直立,不可前俯后仰,斯为得式耳。胯连于腰,胯不正则腰不活。胯部练习之法,或蹲桩步及常作半扑叉式,则气自能下沉。不唯在拳术中需要,遍凡在应用上,如马术之骑乘,枪术之跪腿倒刺等姿式,均为重要,间接收灵稳之效也。在拳术应用上,有胯打、腰撞。技术之中,有挨傍靠挤。靠挤以腰胯代之。腰是周身之轴,腰胯不动周身而死矣。人之动作,以腰胯为主,腰胯迟慢,而六节不活也”。 
在《温家教育术》的“六合说论”中指出“六合分内外,各其言之。外六合者:背与肩合,肩与肘合,肘与手合,腰与胯合,胯与膝合,膝与脚合。内六合者:脑与心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筋合,筋与血合。是内外相关。盖演艺时,手一伸,背催肩,肩催肘,肘摧手;脚一进,腰摧胯,胯催膝,膝摧脚。背、肩、肘、手在于上,腰、胯、膝、脚在于下。六合上下,是式要相对者,手脚也,肘膝也,肩胯也,背腰也。手脚要齐,若是不齐,古云:手去脚不动,打人不能胜。脚踢手不出,打人必负输。肘膝要对,若是不对,身有前俯后仰之病。肩胯要正,如若不正,身有左右歪斜。背腰要活,如是不活,身无柔软沾(粘)绵之妙。手足要齐,肘膝要对,肩胯要正,背腰要活,其各遥遥相对。胯之动而腰转,肩之垂而背动之,膝一进而肘随之,足一趋而手随之。”其中不难看出腰在支配全身四肢中的重要主宰作用。
本文从不同角度引述有关经典,可能有助习练者从不同的层面加深理解。
在乐传太极的练习中有一些独到的提法,引起许多爱好者的关注。例如,十分强调“拎腰”和“挺腰”。然而这些十分具体的要领性说法,也往往让许多初习者困扰,不知所云,无所适从。究竟是要一直挺腰、拎腰呢?还是分时间、分周期的做挺腰和拎腰?由于这些动作要领都是十分细微的变化,为了让初习者便于在具体的一招一式中体会动作过程的细节,故下文以杨氏太极拳中最基本的搂膝拗步一式为例予以分解说明。
对乐传太极有初步了解的人,已经对其中乐匋先生(1928-2007)提出的八势(擎、拢、粘、引、松、开、发、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注:详见《乐传太极与行功》]。八势的练习十分有助于在练拳中分出阴阳虚实,练出蓄势和张力。只有在训练中找到并掌握蓄、发的方法和要领,加大蓄、发势能转换的空间和力度,才能在实际运动中真正做到“松而有力”。
在经过“八势”的训练后,又可以回归简化到“四相(象)”(擎、引、松、放)上,即由练“大圈”转换为练“小圈”。可以说太极拳每一招一式中均有此“四相(象)”的运用和贯穿。换句话说,有此“四相”,方能显现太极之劲儿。
李亦畲先生(1832—1892)在《撒放密诀》中对“擎引松放”是这样描述:
“擎,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
引,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
放,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在此“四相”变化过程中腰的相应变化如下:
擎,既是佯攻,故腰须微微挺起,眼神送出,伸出的手却是内敛收着的。如图1A、B所示。

图1A、B

引,即是诱敌深入之法,也是准备在作蓄势。在此过程中,身体重心后移,手上则是由内敛转为外撑之势,以防敌手趁虚而入,腰相应微微向后突起。即向后挺腰,以备应敌强势攻入。随后将腰拎起,弓背(气贴于背),完成将敌“引到身前劲始蓄”的蓄势。如图2A、B所示。
图2A、B
松,即是换劲,转守为攻的过程,也是开始准备释放能量的过程。松到极致既是“开”。“松开我劲勿使屈(其中含有静字)”,此处的“静”既是换劲的反荡。“命意源头在腰际”,自下背(腰际)开始下沉,释放松劲儿。如图3A、B所示。

图3A、B

放,由“松”到“放”的中间过程为“发”,是“放”的源头,把“松劲”发放出去的关键点即是“挺腰”,挺腰是一个过程,启动虽然在“发”上,随着“挺腰”,“股送臂出”,便将全部势能发放而出。如图4A、B所示。

图4A、B

以上便是太极拳由准备蓄势到发放完整过程的分解描述。“放”之后即为“擎”,“八势”与“四相”是个连绵不断的过程,其中的劲头是始终不能断的,需要“刻刻留意在腰间”。
由此可见,腰正是完成蓄势到发放势能各种转换的“主宰”。日常训练中按照“八势”和“四相(象)”的要求在每招每式中进行反复练习,使其运用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应。
然而,无论练拳、推手还是实作,人体的运动都是活的,上述之解析仅是一基本规律,具体需要在实践中细细体会。有关“挺腰”,乐匋先生在《乐传太极与行功》一书已经有详细论述,特摘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挺腰
谦敷地,敬连天;挺腰沟天地、育正气、生智慧,以成其为人;经云:“命意源头在腰际”,故挺腰实为练拳之第一关要。要点为背椎之底与底椎之上同时后涵,即腰之上、下均随之后涵,才能助成挺腰之势。挺腰非中腰在空间位置前挺,而是中腰保持前后之中位,同时上下后涵自成。切记保持空间中点定位,是以体内的相对运动而成,即以相对之动,达到空间之定。
——《乐传太极与行功》第125页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挺腰非中腰在空间位置前挺,而是中腰保持前后之中位,同时上下后涵自成。”但初练中腰基本到不了中位,都要差一些,所以初练要前挺到位后才能保持中位。脚上的力直接到手上了,而腰没觉得有力,说明腰在中间了。乐匋先生说:顺其自然的自然不是你现在不加修正的样子,而且天地间、人之初那个符合道理的自然,老子讲复归于婴儿的那个自然,去道日远,是要坚持修炼才能达到那个自然。
太极拳讲“五弓”,其中身弓,就是身体脊柱形成的首要之弓。从中即可找到腰的正确位置。乐匋先生专门说过,身弓不是英国的长弓,是中国的复合弓。图5由左至右:英格兰长弓、欧洲扁弓、欧洲弯弓、蒙古弓、现代猎弓。蒙古弓就是中国的复合弓,可谓阴阳弓、太极弓。
“长弓是单体弓,蓄能自然比不上我们中国的复合弓,但是为了增加对箭整体推进的力量,所以将单一木料做成弓臂弄得很长。弓臂长了,自然会增加总体的蓄能值。对箭推动的力量也更大了”这是篇介绍英国长弓手的文章中的摘录,同样长度的弓,长弓的蓄能就不如中国的复合弓。从各种弓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最具有蓄能身弓,以及合理的腰所在位置。
对于初习者来说,要认识到腰并非是一个独立部分。首先,要通过站桩,找到身体各部分正确的相对位置。我们桩的要求是,命门内挺第一,闾尾后展,尾骨前指,下背后涵,天突后仰,百汇领起。拳架是行桩,桩是主要练的身体形态,在打拳架时必须保持住。
乐匋先生说腰是司令,司令部要指挥若定。司令忙个不停的军队不会有战力,司令是不会参加战斗的。所以腰活,表现在劲力意气的换得灵上,腰本身是不能乱动的,或者说不能动,陈长兴的“牌位”就是腰不动!腰“形”不动,才是腰“劲”灵活。所谓:反者道之动。
我们练拳的目的在于通过修身明其理,且将其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让身体在日常行住坐卧中都保持行拳和行桩的状态,即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和动作习惯,使其始终保持在一种合理的状态。只有这样,在运用时才能自然而然的本能地处于合理的最佳状态。
原文刊载于《武魂·太极》2019年2月号
好文共分享:
拎腰和凸命门之辨
腰为主宰是怎样练成的
腰为主宰成大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