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后重聚首 社旗县参加“三线建设”的老友们在苗店镇聚会纪实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五十年后重聚首 社旗县参加“三线建设”的老友们在苗店镇聚会纪实

作者 | 黄炳贵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家住在社旗县丁庄来佛寺附近的郭贵明老先生这几天心情烦闷,难以入眠。郭老今年年过古稀,一生忠爱戏曲演唱,多少年来风雨无阻。他时时想起他青春年少十八岁那年,跟着老师去修建焦枝铁路的那段难忘美好的时光,是老师教他走向这艺术道路,是焦枝铁路修建成就了他一生的钟爱!
每当演出完毕回家小歇时,看着早已发黄皱褶的相片时郭老深思啊在深思,想啊再想,五十多年了那时的年轻小伙子小姑娘还在吗?他们还好吗?同行好友来家一聚郭老总是拿着老照片炫耀:谁谁是多么的帅气!谁谁是多么的漂亮!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已到暮年!
右一就是郭贵明老先生
“叮玲玲”一一阵电话铃响。夜深了,郭老还在辗转反侧睡不着。郭老拿起电话“谁呀?”
“老伙计,知道我是谁吗?难道我的口音也听不出来吗?”郭老揉揉眼睛再揉揉眼睛坐起来仔细听!“是张运玺张局长吗?”毕竟岁数不饶人啊,听着像但还不确定!
“是啊!是啊!老伙计贵明哥:我早已离休了,以后别叫我局长了,我还是当年的老顽童啊!”短短几句话让郭老激动不已,泪流满面,运玺就是当年参加焦枝铁路的建设者啊,虽有见面几次但也各忙乎各个!郭老抓着手机握紧攥着手在听张先生的讲话
“我有一个想法,看看能不能联系一下当年咱们奋战在焦枝铁路,丹江口水库,明毛铁路的文艺宣传队的同志们啊,我太想他们了!”听出来张老也是激动不已相思之苦啊。
“哎呀!我早有此意啊!太好了太好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下郭老高兴啊!心里美啊胜过三伏天吃块大冰糕!他擦擦脸上的泪,再也无法睡觉,干脆起来找找看看,看看有没有当年那些老友们的电话地址。

01 年代久远情难牵

郭老翻箱倒柜,里扒外扒,戴上老花镜还在东找西寻,仔细看看,确定是的就记起来,郭老端详着老照片他在看看能不能找到当年的他自己,看啊找啊,仔细斟酌翻复对比,硬是从前排中间右一找出了自己!还是我吗?郭老裂开嘴笑了,当年的我穿着草绿军上衣戴个军帽,插着裤兜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是多么可笑可爱啊!要知道那时穿军衣戴军帽是最时髦的啊!
郭老看着看着眼眶湿润了泪不由得又流了出来,老了真是老了,这里面还有边长申、苗玉珍、秦兰增、王书琴和李玉敏大美女啊,他们现在哪里?平安可好?想必也是当爷爷奶奶了吧?我得找找他们,平安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郭老想着想着看着,不觉一唱雄鸡天下白,东方已显出鱼肚白色,朝霞旭日在冉冉升起。
又一个幸福安康的一天开始了!郭老推开门窗走出庭院伸伸懒腰,笑了起来,虽然一夜未眠但精神状态很好,精神饱满满面春风,笑声朗朗,仿佛年轻二十岁。他要推掉特邀的演出活动!他要意味深长地投入寻找当年参加三线建设的文艺轻骑兵们!
“你一大早又要出远门啊”老伴温柔地问到。“今天我要走亲戚去!我要走访我最亲爱的老亲去!”郭老说罢轻轻拥抱了一下老伴,骑着他的老牌永久自行车一路潇洒而去!
万事开头难啊!先到哪里呢?郭老早已想好了,先到苗店镇找老朋友好哥们谢永斌谢哥去,找到他,他肯定能给我帮忙找到其他的人!
老辈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马蹄疾!真是,多日愁眉不展的郭老此时骑在他心爱几十年的老牌自行车上高兴得很,浑身轻松,边走边唱穆桂英挂帅!那神态那动作真可比穆桂英挂帅还威风凛凛!
自行车在丁庄通往苗店的平坦路上行驶,个把小时就到了苗店谢老师的家里。
七问八寻找,好不容易找到谢老师的住处,一问一打听谢哥不在家,去洛阳看牡丹花会去了!
谢哥名叫谢永斌,祖上是苗店东二里赵庄老户。因父亲是国家铁路工程师,所以一家人跟着父亲转战南北,据说六九年才落叶归根回到了苗店镇安家落户,后来谢哥当了教师,兢兢业业几十年,现在光荣退休,老婆是著名唐北地下交通站站长苗清发的女儿,几十年相敬如宾,相亲相爱,前年谢哥爱人离世,孩子们怕他寂寞就让他多跑跑多走走,只要开心快乐就好!
要说谢老师可不是简单人物。他多才多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不为过,他不但是优秀教师而且擅长雕刻画像。他屋里的鸡蛋壳雕刻,十大元帅雕刻个个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还有齐白石、周恩来、毛泽东等画像再现名人风采!逝者安息,活着安好!谢老悲伤已过,重振当年风范,长发飘飘,俨然一个老教授老艺术家的风范再现,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谢老师正在焕发青春,他先后发表首创文章近百篇,均发表在影响深远的《乡土赊旗》公众号上,赢得了广泛好评!
这就是意气风发壮志不减当年的谢永斌谢老师
谢老师接到郭老师的电话也是激动不已感慨万千!他忙说:”我就回,我马上回!你等着我!”谢老师真不愧老当益壮,放下电话,立马叫上司机风驰电掣一般飞奔而来,半天功夫夕阳红满天时他真的赶回了家里,一见老友郭老,相互拥抱,泪洒面容!
原来谢老师在苗店安家后不久,青春年少,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积极向上,毅然决然报名参加了焦枝铁路修建的任务,算起来和郭老他们同时间并且郭老他们带着文艺宣传队演出时谢老师还去帮过忙,和他们中间的帅哥美女打得火热,建立了美好的感情基础呢!这次由张运玺老同志发起的聚会,咋不勾起他那五十年前的美好回忆呢?!
他拍板定案:聚会地点就定在苗店:上午到我家接待。话旧忆当年美好时光,中午苗店清德饭店举办聚餐茶话会,下午到文化站演播大厅歌唱跳舞比赛!郭老一听手一拍:正合我意!几个老人开心大笑!
可笑归笑,乐归乐,怎么联系呢?能联系多少呢?关键是他们都还在吗?郭老和谢老同时陷入了沉思:是啊!几十年前的人和事音信全无,各奔东西,互不来往,何况那时正年轻漂亮英俊潇洒,现在都是古稀暮年,历经苍桑变改,容颜消退,菊花爆满山,皱纹爬平川,相见时难认出更难啊!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决定了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人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趟不过去的河!
下图中张运玺夫妇俩和谢永斌老师合影留念

02 柳暗花明结硕果

人常说姜还是老的辣,郭老不愧是郭老,谢老不愧是谢谢老,他愁云惨雾霎时一键消!各自掏出手机无论如何千方百计地打电话找熟人多方打听,四处问寻,反复校对,对口对接,那场面那情景胜似上甘岭好比地道战,那身影那精神登上春晚舞台都不差!
谢老师请来了位居苗店镇上的李自强老师,李老师也是参加过丹江水库三线建设的佼佼者,当年还是先进模范,头把交椅呢!果然,李老师一来,双手赞成,声称太好了!太好了,好好热闹热闹,我想办法,一定能联系上!
李老师大号叫李自强,祖上是饶良镇黑刘庄村人。人老几辈都是善良人家,爷爷那辈曾是社旗第一英烈韩源波的直系表亲,社旗三杰的韩运章老学究曾是他的至亲。李老师一生酷爱艺术,板胡,曲胡,二胡河南梆子,河南坠子,三弦书大调曲京胡等李老师都会并且行且珍惜日臻珍熟,在学校学习也是名列前茅!老师看好,同事夸赞,亲戚都说他是大学生当官的料!
可是他生不逢时,历史原因造就他一颗珍珠埋没尘土几十年,后来他他参加去了丹江水库修建。参加了文艺汇演,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李自强更加热爱了民族器乐。如今的李老师是豫剧板胡传承人,当然也获得了美好的爱情生有二女一男大女儿女婿是苗店第一富豪樊振中,二女儿是苗店建第一高楼的丽蕾洗化老板。儿子更是出类拔萃,在南阳做着大生意。如今李老师和老伴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快乐平安的在街上买了房过起知足常乐的晚年安详生活。
现在他听说要在苗店举办五十年前参加过三线建设文艺汇演的老战友聚会。他高兴极了,从谢老师那里回到家中拉起老伴跳起了多年没跳的交际舞了,惹得邻里哄堂大笑,李老师笑着对人说:七十有二的我还能有几个第二个春天,还能有几个五十年?所以我要找到当年的他们。李老师的一番肺腑言词说得人心服口服,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图中左一就是返老还童的民间艺术大师李自强李老师。
一声令下万马奔腾!在张运玺老师的倡议下苗店行动起来了,谢老师又找到苗店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刘万营刘老师。这样谢老师、刘老师、李老师自发组织起来成了名副其实的三人团!他们不辞劳苦,东奔西跑,多方打听,追根溯源,哪怕有一个点线索也要穷追不舍,不耻下问三顾茅庐,敬请出山参加!
当然,我听说也点头称赞,我每天盼着盼着,盼着那一天早日到来,盼着那一天欢乐场面!谢老师让我专业录像,我欣然接受,心想我一定好好努力做好!一份努力一分收获,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怎成想柳暗花明又一村!曲径通幽处幽兰别亦香!在郭老谢老刘老和李老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数天的不懈努力,他们找到了大部分当年的老同志!可喜可贺啊!在张运玺老师的拍板定案上一语定乾坤:五月十五号如期举行,准时参加!

 03相识一笑认对人

望着老前辈们夜以继日地忙碌,我心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前夜我准备好明天该拿的东西,第二天一大早我翻身起来,匆匆忙忙刚穿好衣服,李老师前来说到谢老师家中等候聚齐!我匆匆忙忙吃过早饭,背起行囊赶往谢老师家中。
谢老师已吃过饭,他早已把屋子打扫干净,恭候贵客到来。我走进别墅式的谢老师家中,优雅的环境,艺术家的氛围,顿时让我身临其境感受至深,谢老师一楼客厅布置典雅,古色古香,谢老师正襟危坐,谈笑风声!
随他上二楼客厅,沙发座椅有序排开,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墙壁四周挂满艺术设计画廊物件,这场面了不起啊,像接待外宾一样的高档!
九点刚到,张运玺和他夫人开车来到,谢老师跑出去握手言欢并合影留念!
外面好像下起毛毛细雨,但来人都说没下,没下,就是下也是照常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说话间家居朱集镇殷河村的胡学秀来到了二楼接待大厅。张老师忙起身握着胡大姐的手说:“大姐,你认识我吗?我叫啥名字?”
胡学秀握着张老师的手久久不松开,仔细看看,再仔细看看脑海里外飞转:“你是不是当年那个调皮捣蛋的张运玺?”胡大姐颤微微满脸的疑惑。
“是啊!大姐!是啊大姐,几十年没有见想不到你还能认出来我,是啊大姐,我就是那个淘气鬼小捣蛋啊!哈哈哈哈”张老师拉着胡大姐忙让她坐下坐在他旁边的柔软的沙发上。
胡大姐名叫胡学秀泪眼婆娑,从衣服掏出来一张皱褶的相片说“想不到啊,想不到,我辛苦保存五十多年的相片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我做梦都在天天念叨你们啊!”胡大姐一片真情告白,说得张老师也热泪盈眶,说得在场的人老泪纵横!
这张照片和郭老师的一模一样。双胞胎啊亲姐妹!二人拿出来看看比比,比比看看说不完的想不到,道不尽的遗憾感恩有你!
秦兰增大姐也如期而至,大姐拿了很多礼物分给先来的老友们,兰增大姐风韵犹存,依然美丽漂亮,她进屋一眼认出来那是张局长!大家互道寒暄,说着几十年不尽的情丝,说着几十年无限的思念!
“大家快看,咱们的大美女苗玉珍驾到!”谢老师在门口大喊,众人寻声望去真的一个红衣女子飘飘然姗姗而来,带来了一阵温馨,带来的满屋的玫瑰飘香!“大家早上好!我苗玉珍小女子来晚了请多多关照!”“哈哈哈啊哈哈哈”众人哈哈哈大笑,笑满了屋子笑出了庭院,笑声惊飞了树上的八哥!
人真的如期而至,先后来了边几十里的老哥哥和东边的老哥哥们,大家坐满客厅大家笑语飞扬,大家畅所欲言,大家尽情握手畅谈!
快到十一点了,大家在谢老师郭老师的安排指导下来到苗店东街清德饭店聚餐再话当年往事,重续人间温暖!
饭菜上齐大家热情吃喝,张运玺老师一一给大家敬酒,祝大家天天快乐,平安幸福!刘万营老师即兴发言,预祝此会圆满成功,牢记当年风采,再搏今天夕阳更红。而后清德饭店老板苗书记也来倒酒祝贺!大家无限感恩,大家互道平安康健!酒足饭饱,大家又去了苗店镇文化站,计划好好在那里热闹热闹,能唱则唱,南腔北调想咋唱就咋唱,唱出情怀就好,唱出感情就中!张老师一片调皮捣蛋的鼓动大家又一次大笑起来,开心啊真是开心!
唱响《东方红》

乐队

苗店文化站在镇邮局后面一个十分安静的小院里,演播大厅刘万营老师早已安排好滚动字幕,使活动氛围更加热烈,
“想当年风华正茂共歌舞,助力三线建设;五十载两鬓如霜聚苗店,洋溢一片欢乐”!
舞台干净整洁,台下一排排座椅排列顺序整齐,都是全新换装!文化站是刘老师主持管理的,他每逢礼拜天下午早早来到演播大厅等待每次都义演义唱“乱弹会”。
到此聚会的一共来了二十多个人,他们是秦兰增、秦西荣、王书琴、苗玉珍、 张运玺 、郭贵明 、边长申、李自强、周宝山、谢永斌、刘万营 、豆胜兴、夏秀荣、许根友、邵顺兰、曹兴林、胡学秀等人。有的身在远的地方不能前来,但都带来了最美好的祝福。
首先大家不分男女都来到舞台上排好队唱起《东方红》这个经久不衰的红歌。
随后大家自由发挥!谢老师舞兴大发,非拉着苗玉珍跳舞不可,张局长张老师笑着跑上跑下又唱又跳,逗得人笑得前仰后合,欢乐开怀!笑出了眼泪笑出了真情实意!苗玉珍大姐年轻时不但美丽漂亮而且唱腔另类,功底深厚,所唱的小二黑赢得一片喝彩声!随后张老师又让笑声迷人的大美女秦兰增大姐上台表演!秦大姐盛情难却,走向舞台中间拿起话筒唱得满堂喝彩,掌声响起来!
后来由曹兴林老艺术家说起三弦书和河南坠子,又是掌声四起,欢乐无限热闹非凡!
外面下起了雨,但不影响屋内的欢乐情绪,大家还在尽情唱啊跳啊,兰增大姐几十年都没有上过舞台,都没有跟过弦子,这回让我过了一把瘾!好激动好激动!望着兰增大姐红扑扑的俊俏面容大家又是笑啊笑,笑出了眼泪笑弯了腰!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很多,真是欢乐恨更短,寂寞嫌夜长,大家还没彻底尽兴,时间却已到下午五点。谢老师宣布今天聚会圆满成功结束!大家慢步走出舞台,来到院子当中再说一声多多保重,常常联系。大家依依不舍大家泪眼婆娑送别!
五十年三线建设者们重聚首,半世纪一片真情夕阳红,在这里衷心祝愿这些老当益壮的大哥大姐们保重身体,平平安安,期盼再聚首还是如今的艳丽风彩!

作者简介

黄炳贵,生于1961年8月,微信名彼得,快手号“红尘聊哥”,籍贯河南省社旗县郝寨镇大石桥村,现在苗店街经营手机店。年少轻狂,行走江湖尝尽甜酸苦辣;暮年叶落归根回故乡,爱寻踪访古写传奇,闲云野鹤,自得其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