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草果
1.《本草纲目》:草果,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
2.《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3.《本草正义》: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霾湿浊之蕴祟。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
4.《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5.《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6.《本草求原》:治水肿,滞下,功同草寇。
7.《本草便读》:治太阴独胜之寒,辛温入胃;破瘴疠疟邪之积,刚猛宣中。质燥气雄,味多浊恶,利痰解郁,性却瞑眩。
8.《本草从新》:辛热破气,除痰,消食化积,治瘴疠寒疟。
9.《本草分经》:辛热,破气除痰,消食化积,制太阴独胜之寒,佐常山截疟,煨熟用仁。
10.《本草蒙筌》:消宿食立除胀满,却邪气且却冷疼。同缩砂温中焦,佐常山截疫疟。辟山岚瘴气,止霍乱恶心。
11.《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
12.《药笼小品》:温脾破气,除痰消食化积疟积,治瘴疟,寒痰凝于膜原,疟久不住者,非草果不为功,但用须参培元之品。
13.《药性切用》:性味辛烈,入胃而破气除痰,消食化积。炒熟取仁用。
14.《冯氏锦囊秘录》:味辛而热,气猛而浊,故善破瘴 ,消谷食,及一切宿实停滞作胀闷及痛。佐常山截疫疟。
15.《饮膳正要》:味辛,温,无毒。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消酒毒。
16.《药性歌括四百味》:草果味辛,消食除胀。截疟逐痰,解瘟辟瘴。(去壳,取仁。)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挥发油:桉油精、2-癸烯醛、香叶醇、2-异丙基苯甲醛、柠檬醛等。《中国药典》规定: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4%,炒草果仁不得少于1.0%,姜草果仁不得少于0.7%。
2.作用:本品有调节胃肠功能、镇痛、抗病原微生物、镇咳祛痰、解热、平喘、抗炎、抗真菌、利尿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