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药研究:芦根

一、典籍摘要: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甘,寒。主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唐本草》:"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

《日华子本草》:"治寒热时疾烦闷,妊孕人心热,并泻痢人渴。"

《日用本草》:"解河豚鱼毒。"

《本草蒙筌》:"解酒毒、鱼蟹中毒。"

《本草原始》:"治干呕霍乱。"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甘,性寒无毒,入肺、胃二经。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治五噎膈气,烦闷吐逆,以芦根五两,水三盏煮一盏服,甚效。

芦根主气逆,故入太阴、阳明。消渴之证,亦以气化不及州都故也。今的芦根以下太阴,而津液之生必矣。

《玉楸药解》黄元御:味甘,性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逆止呕,清热除烦。

芦根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懊之证。

《名医别录》: “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新修本草》:“疗反胃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内热,弥良。”

《本草经疏》:“芦根味甘气寒而无毒,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热降火,热解胃和,则津液流通而渴止矣。……火升胃热,逆则反胃呕不下食,及噔不止,甘寒除热安胃,亦能下气,故悉主之也。”

《本草述》:“芦根之味甘气寒,故益胃而解热;甘寒更能养阴,故治胃热呕哕,为圣药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芦根,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味甘多液,更善滋阴养肺。”

《医林纂要》:"能渗湿行水,疗肺痈。"

《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疮毒,夜梦颠倒,遗精。"

《中国药植志》:"治便秘。"

《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

《山东中药》:"治浮肿。"

《四川中药志》:"治斑疹舌燥及津少。"

芦根(粗)与白茅根(细)

二、现代研究:

1、成分:含薏苡素,以及蛋白质5%、脂肪1%、碳水化物51%、天门冬酰胺0.1%。芦苇含纤维素48~54%、木质素约18.2%、木聚糖约12.4%、灰分2.8%。多糖水解产生D-木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另含多量维生素B1、B2和C,以及苜蓿素等。

2、作用:本品有解热、镇静、保肝、降血压等作用。

3、药理:

①体外试验对β-溶血性链球菌有抗菌作用。

②本品所含的薏苡素对骨骼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及大鼠膈肌的氧摄取和无氧糖酵解,并能抑制肌动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统的反应,还有比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对大鼠及小鼠均有镇静作用,并能与咖啡因相拮抗。

③本品所含的苜蓿素对离体豚鼠肠管有松弛作用,在2×l0(-5)浓度时,能显着抑制离体兔小肠收缩。

(0)

相关推荐